 PS 没有特意挑选的大量照片与了无浪漫词句的唠叨记事,是希望各位看倌跟着我的『眼睛』和『心』去旅游,从各种角度看此地,得到实质的收获。这,也是另一种旅行攻略。 PS 望着那头被铁链捆住的奇兽,感觉……好像是我! PS 请点击照片,放大观看。 感觉身体越来越不对劲,赶紧回旅馆找出药包吃感冒药。出门时,询问柜台文殊院要搭几路公交车,答案是301,结果我在公车站的地方发现它根本没经过文殊院,而是到新南门站,差太远了吧!而且好像也没车到文殊院。 人要学着善变,新南门汽车站附近肯定有车到文殊院,于是搭到新南门站,再找新南门汽车站吧。 下车之后,汽车站在那里?而我又在那里? 嗯,往前走看看吧!走到一座桥时,记得应该是桥的另一边,于是过桥,但一样没见到汽车站,连昨天换钱的银行也没看到。嗯,可能是在后面那座桥吧,于是兜到一条马路往后走。 不过,怎么不像是商业区呢?可能走错了吧,再兜回河边好了。发现一间公厕,就顺便好了,干净又免费,这点值得鼓掌,不过我还是不晓得身在何方,于是走进河边公园,走呀走,走到看不见几个人! 唉,现在该怎么办? 问人吗?我没那么笨好吗? 拿出指南针吗?厚,知道东南西北有啥用! 那么该怎么办呢?所以……我是leon,昨天到成都了,但是我现在到底在那里啦?55555……快帮我哭一下! 这是我拿出手机,拨给F君求助的话语。目的,一、她在成都,可以问路。二、来到人家的地盘旅游,知会一下正是应该的。三、说不一定可以敲她一顿,有空的话或许也可以带我逛。 同样是问路,大家认为问当地的朋友,还是问陌生人好呢?嘿嘿嘿……奸笑ing! 她紧张地……你怎么走到那里啦! 我怎么知道!然后经过她的指引,外加询问无聊地站在路边发呆的大厦保安,我找到了新南门汽车站,又走了一段路才寻到公车站牌。 但是……只有回程、去程没经过文殊院的车---55路,看地图又差距不远,还是坐吧。只是我不晓得在那一站下车,站牌上没有『文殊院』三个字,只能算大约在第几站下车。 这辆公交车有售票员,于是我问她文殊院在那里下车,忙得不可开交的她抽空回答了,只是我听不懂!公交车开了一段路之后,我见她的旁边座位没人坐,于是凑了过去,麻烦她到站时叫我。也不知晃了多久,她忙地搡了搡我,在这里下车。 千道万谢之后赶忙下车,过了马路(北大街),张开地图,嗯……文殊院就在这一带,往前走吧,同时也打电话给F君。 此地若大的寺庙与仿古街颇多,什么招牌都有,就是没看到文殊院三个字。发现前方有一大群人,走过去一瞧,有人舞龙舞狮,我以为这里就是了,再仔细一瞧,旁边的舞台写着某某公司,嗯,是造势活动。 问人吧,路人说了一大串四川话之后,甲说往右走、乙说往左,唉……干脆两边都走吧。最后看到一间门面不大,挂着一块什么佛教协会的牌子,重要的是有个『售票口』方向的标示。明白告诉观光客『要进来、请付钱』,可见应该是了,于是到售票口瞧瞧,果然是文殊院。    等了一会儿,住在附近的F君来了,才聊几句,她就知道我感冒很严重了,忍不住摇着头,一到成都就感冒! 已是中午时分了,她带我到文殊院大门斜对面之巷角的一家叫洞子口的餐馆吃饭,这是家老店,也是国营店,虽然毫不起眼,但是大爆满,来此的大都是当地人。她为我叫了两种不同的凉粉、一凉一热,挺好吃的,价格又实在,因此虽然店里阴暗更没装潢,生意会那么火热。 然后我们往回走,越过北大街,来到一家她认为不错的华阳餐厅吃这里著名的稀饭。她认为凉粉只是点心,正餐还是要吃饭。这家的稀饭相当多样化,也再叫了锅盔和回锅肉,也就是把回锅肉挟在锅盔里吃,要是不吃早餐、刚才不吃那么多凉粉就好了,害我美食当前,却无法一扫而空,吃到撑歪了。 找当地人的好处是可以吃当地人去的餐馆,点当地特色的菜,而非攻略和书上介绍那些观光客常去的餐厅。 她特地叫了一杯热开水让我吃药,感冒越来越严重了!她蹙着眉要我将九寨的行程延后,感冒到高山里很危险,而且九寨又是走路居多。但我觉得体力还行,顶多买红景天来预防就行了,还是依照原来的行程。 原本她计划下旬跟她先生开车到丹巴一带旅游,而丹巴也是我的计划之一,可以的话就跟她们一起走,但她发现自己有高山症反应,可能不去了,而我又重感冒,丹巴可能必须忍痛割舍,一切就等九寨回来再决定吧。 她不想我的四川行太过泡汤,于是建议我回来之后可以到青城山的后山玩,比前山还美,而且门票便宜,可以在此住一晚,隔天在到都江堰的老街逛。嗯,很值得考虑。 饭毕,她带我回文殊院『区』。这一带原本都是低矮的小房子,大都贩卖香火与殡葬有关之物,尔后被某集团买下改造为仿古街,也带动了商机,成为观光客必到之处。 她带我走进一间游客鲜少知道的文物馆,说是当时改造时,集团搜集了当地住户的老古董,在此成立文物馆,算是保存古物。没想到一进去却是大整修,文物早已搬走,只能怅然离开。 她领我到文殊院之后,便离开去荷花池找商机。 PS 喜欢逛小商品批发者,可以到荷花池走走。  文殊院的门票为五块钱,书上却写两块,涨价的速度还真快。 一踏入狭小的门,才发现别有洞天,果然是『便宜又大碗』,比那些炒作出来的『高贵』景点还相当值得来,难怪成都人都推荐此地,书上却只给两颗星! 文殊院为禅宗的四大丛林之一,古名『信相』,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尔后毁于战火,康熙三十六年由慈笃禅师发愿重修,因其德行而远播,众谓其文殊菩萨的化身,故官民捐资重修。文革期间更没遭到破坏,因此怎可不来观看清朝之建物呢? 其内香火鼎盛,除了虔诚香客、衣着光鲜的美眉诚心祈祷之外,更有不少藏族妇女前来向佛顶礼膜拜,而后者最让我感到惊愕,藏民怎么会来禅宗佛寺祈福呢?而且虔诚之程度不亚于我在喇嘛庙所见! 没有人给我答案,不过在往后的成都佛寺中,见过不少喇嘛和藏民前来礼佛,也就见怪不怪了,反正都是佛嘛,只是派别不同,不是吗? 只是所见的藏民衣衫沾满风尘、头发灰白,而来此礼佛的美眉各个年轻娇媚、衣衫亮丽,形成强烈的对比,不过其虔诚之心却相同。        走过一幢幢雕梁画栋之亭台殿宇,抬头一望,屋檐之上更有栩栩如生之雕像精品,只可惜此时都是散客,没有观光团,无法听地陪的讲解,不然肯定有许多故事可聆听,加深对文殊院的感受。 忽地,见一位藏族妇女虔诚地抚摸一块铜铸福字,游客也好奇地跟着摸,我当然也不放过。因感冒已很严重了,便默默祈祷如果能顺利从九寨沟回来,会来此还愿…… 迷信吗?别忘了本帮主乃是半仙也,对『衰事』有着要死不死的第六感。     朝右边走去,有一座高塔,底下挂着不少藏族的旌幡,前方的两只石狮雕工精致雄伟。我也学着香客,双手合十,绕着石塔顺时针绕三圈。  再过去是碑林,走过高僧正给信徒开悟、建筑雅致的六也亭,即是茶园。除了当地人闲坐聊天打牌之外,也有不少游客在此叫杯茶歇脚,只可惜没发现老外喝茶打麻将的有趣画面。       往后走去,是建筑宏伟的佛教博物馆,树荫蔽天、翠绿欲低、鲜花娇艳、身姿璀柔,几位僧侣幽幽走过,飘散出恬静祥和的气息。散步其间,令人神清气爽、倦气全消,只有鼻水流不停! 所以,不要以为大众『常去』的地方就没看头,到寺庙就是迷信!建筑、雕刻、历史、氛围等等,都可以试着一一品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