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雪山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因为山腰常有云雾,远远望去,宛如一条玉龙腾空而起,玉龙雪山因此而得名。玉龙雪山是由十三峰组成的,海拔均在5000米以上,4500米是雪线,所以玉龙13峰终年积雪不化,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象13把银剑直插云霄。雪山的主峰名为扇子陡,远远望去正如一把展开的扇子,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扇骨折叠之处,冰河四面汇聚,宇宙清寥无哗,白雪坚实晶莹,自洪荒太古以来,从无人类触摸过”,因此,丽江人又称其为“太古雪峰”。因玉龙雪山都是石灰岩,岩石光滑并附有细碎砂石,无法打进岩椎,虽然先后曾有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探险队或登山爱好者试图攀顶,但均告失败,所以玉龙雪山至今还是一座处女峰,这也就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 玉龙雪山以它的险、奇、美、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尽管自以为聪明的导游一改往日的出游习惯,在下午带我们去乘坐上山的大索道,但“英雄所见略同”的老话不幸应验,在我们前后到达的团队还是不少,我们也是在无奈地等候了近三个小时后才得以坐上我国海拔最高的旅游客运索道。虽然已经给女儿穿上了毛衣、外套,我自己也在短袖外又加了件运动服,但想到终年不化的积雪和导游的善意提醒“冻出来的病很难治好”,还是花了40块钱租了两件不知道多少人穿过的防寒服。原没打算买氧气的,因为女儿的身体很棒,在同龄人中无论骑单车、跑步还是跳远,她不输于男孩子,但还是因为导游的举例“有没高原反应和身体好坏无关,运动员也有反应强烈的”,我又用30元买了瓶后来还真的派上用场的氧气带着。 听说玉龙雪山有三条索道,由于头的善解人意和慷慨大方,我们乘坐的是最贵的大索道,所以看到的也是最美的雪山。索道的下部站海拔已经达3356米,可能是因为等待的时间太久,适应了那里的气压,所以没看到有谁有不适的反应。上部站直至雪山主峰扇子陡的正下方,那里立有海拔4506米的石碑,供有成就感和自豪感的游人们拍照留念。索道全长2914米,垂直高差1150米。坐在安全舒适的6人座豪华脱抱式全封闭吊箱内,耳边是优美的音乐和详尽的解说,眼里是由于冷暖的差异而不断转换的景物,内心只有对造物主的感慨。玉龙雪山不但具有重要的风景旅游价值,还具有重要的自然科学考察研究价值,特别是在气象、地质、动物、植物方面,玉龙雪山是一座植物宝库,很多植物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有“植物仓库”的美誉,并以“花的世界”闻名。从海拔3000米的草甸出发,我们穿越了高大挺拨的各种松林杉树,再往上攀升,森林渐渐远去,接着就是灌木丛生,还有丛丛杜鹃林,到海拔4000米以上就只能见到附着在山岩上的苔藓植物了,最后就是茫茫白雪。虽然只有半小时,但却有经历四季之感,强烈的季节变化,叫人惊叹不已。 高原地区有“十里不同天”的说法,我也有幸领略到了雪域这一特殊的天气。当索道运行到目的地时,正巧笼罩在扇子陡的云雾散去,太阳露出了笑脸,白皑皑的雪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于是一帮人忙着以雪为背景在石碑处拍照留念,由于游人太多,当轮到我和女儿拍的时候雾又重新聚集,只能隐约看到主峰扇子陡上的白色了。不一会就有细雨飞落,但还是有不少人沿着栈道在继续往上走,他们是想近距离欣赏现代冰川,可惜因为女儿老在打呵欠,虽然不停给她吸氧,但看她似乎已经没有兴趣实际上也是没有力气再继续攀高,我只有拉着她排在等待下山的长长队伍后。也就是海拔50米的差距,景色大不一样,尽管后来也看到了同事拍摄的冰川,但没有他们在现场的感受深。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再登雪山,能亲眼看一看悬崖冰川,感受一下那悬挂天际的、晶莹透绿的冰瀑布带来的震撼。 下山的半个小时里雨一直在下,但导游还是尽责地把我们带到玉龙雪山的另两个景区——白水河和甘海子。白水河是雪山积雪融化后又经岩层过滤,再泉涌而出最终汇成的河,因水质未受任何污染,河水冲涮的卵石,清澈明晰,河底多是白色的石头,所以水流其上,水的颜色就显得更加明净,看上去水也似乎变成了白色,白水河也因此得名。 甘海子是一个雪山草甸,海拔在3000米以上,那里是仰视玉龙雪山全貌最近、最佳的地方,晴天时可以在此清晰看到白雪覆盖的山顶,听导游说有些旅游团为了省钱,就是在甘海子拍照留念的,也算到玉龙雪山一游了。听她这么一说,相信不少人都会在内心感谢我们的好领导,是他让我们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在甘海子有个旅行社定点的商店,在同事们又盲目大采购时,我走了出来,被雨冲刷后的雪山更绿了,山顶的云雾也变少变淡了,于是我狠狠地补拍了许多照片,以弥补早下山的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