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成都之行简记(武侯祠)

[游记]成都之行简记(武侯祠)

2007-07-16    sina.com.cn

很早就想去武侯祠,因为比较喜欢老诸,不对,是老诸葛,呵呵!那天就我考完了,小聂小汪还在奋战,于是我一个人去了,本来突发奇想要不要走去,研究了路线觉得以我的能力还是算了,于是打的。

不是周末年节,武侯祠公园里人很少,这样才适合这里的气氛,我最烦那些香火旺盛的寺庙楼宇,烟熏火燎的难受。这里环境很好,银杏,古樟,喜树随处可见,三国陈列馆前一株银杏黄叶满地,很有点“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历史沧桑的韵味,陈列馆里面的东西很有意思,有一些陶瓦当(1),看起来不如以前见过的精美,不过据说是三国时期的。还有一件漆虎子(2),我果然猜得没错,就是汉代夜壶,嘎嘎!还有好多木谒木刺(3),字迹斑驳不清,回来之后查了才知道写什么。我很喜欢汉陶俑,比其他时期的陶俑看着都亲切,全都是阔脸高颧骨大下巴,笑嘻嘻的对着你手舞足蹈。

从陈列馆出来之后,我又迷路了,找了半天也不知道大路在哪个方向,于是随便选了一条,走到底我发现是通往惠陵(4)的,当年叱咤风云的人物,到如今也只有土木为伴,倒真是幽静得很。诺大一个园子,我围着墙转了一整圈,居然只有我一个人在里面,汗哪!

七转八转还被我转到大路上来了,甚好,甚好!武侯祠嘛,诸葛亮还是正题。有一块很高的石碑是唐相裴度撰文的,又有书法名家书成,石刻名家刻成,号称三绝碑(5),无非是文法书法刻法三绝,呵呵!看着挺累的,没有读完。

午后词儿门前一联我很喜欢:惟德与贤可以服人三顾频烦天下计,如鱼得水昭兹来许(6)一体君臣祭祀同。抬头见二门上四个大字,老诸,不对,老诸葛还真配得起这“明良千古”四个字!这个匾额是清初所题,为了避免文字狱,特将明字的日字旁写作了目。

我感兴趣的还有二门里围廊下的前后出师表,岳飞的笔迹还真是个草哟,武人的味道浓得很。前出师表当年背过的,现在已经忘了大半,还好对着碑刻读下来问题不大。

祠内其实没什么逛头,不过又是一尊他老人家的像,香火不旺,应该不会打扰他老人家清修,呵呵!

基本上就这些了,从祠后出来是锦里,似乎有许多好吃的,我一个人也没有什么吃兴,快步走出,居然在锦里古街的最外面发现了一家星巴克,真是很晕很晕哟!

给几个小注释:

(1)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瓦件,是接近屋檐的最下一个筒瓦的瓦头,形状有半圆或圆形,表面多装饰有花纹或文字。它既有保护房屋椽子免受风雨侵蚀的实用功能,又有美化屋檐的装饰功能。
(2)虎子,是我国汉代、南北朝时期古墓葬考古发掘中常见的一种器物名称,其形状虎。关于虎子的用途,有说是便溺器,有说是洗濯器,至今尚无定论;但将虎子归属古人生活日常用品一类却是无可置疑的。

(3)我国还应算使用名片最早的国家,古时称它为“名刺”或“谒”,到了明清时期又称名帖,它像文书的发展一样,最初也是使用竹、木简,以后逐渐改用纸。至迟到了汉代,名刺已很流行,刺上一般要写明姓名爵里,故又称“爵里刺”。

(4)一处幽静的陵园,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的陵墓所在,历史上称作惠陵。现在墓前尚有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所立的“汉昭烈皇帝之陵”的石碑一通,墙后还嵌了康熙七年(1668年)石刻“汉昭烈之陵”的横额一块,表达了这两位清代的拓疆皇帝对先朝义帝的景仰。

(5)目前,我国有十大著名"三绝碑":四川成都《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岭三绝碑、湖南永州柳子庙《苏轼荔子碑》、山东《潍坊新修城隍庙碑》、福建泉州《万安桥记》大字碑、河南临颖《上尊号与受禅碑》、湖南祁阳《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开善寺《宝志公象赞诗碑》、陕西高陵《李晟墓碑》、河南郑州《苏轼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石碑》。

(6)语出《诗·大雅·下武篇》“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昭,明也;兹,此也;来,指后世;许,进也。“昭兹来许”说的是周昭王在伐反虎方的时候,到了许,并在许地大会诸侯。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0135cd0100076v44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