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成都武侯祠 |
[游记]游记:成都武侯祠 |
2007-07-16 pyhn.cn |
游记:成都武侯祠 在成都老南门外的武侯大街,有一座红墙环绕的古建筑群,它就是武侯祠。武侯祠始建于蜀汉末年,一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历史上十六国争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雄在四川称王时曾经重建。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搬进了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内,成为君臣合祀的祠庙。现存建筑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现在武侯祠的正门匾额上,赫然写着“汉昭烈庙”四个大字,但民间仍呼之为武侯祠,实际上是喧宾夺主了。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就悬挂在正殿门柱上,这是清朝四川盐茶使赵藩编撰的。 沿武侯祠西侧廊房前行,进入了刘备墓地,即‘惠陵’。刘备墓封土高12米,墓墙周长180米,墓前有清乾隆年间立的“汉昭烈皇帝之陵”石碑一通。 还有一付联也很有意思,工对巧妙,是按照三国演义的指导思想写的: “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主, 奸心曹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唐诗人杜甫《蜀相》诗,吸引众多游客观赏: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昭烈庙和武侯祠,是在明初始并为一个大院,所以,大门上仍书为《汉昭烈庙》,因诸葛亮高风亮节,在人的心目中享誉高,实际上不但我们,就是其他游人多数也是冲着武侯祠来的。 |
转自:http://bbs.pyhn.cn/dispbbs.asp?boardID=61&ID=367024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