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王建墓风景,王建墓旅游,王建墓游记,王建墓旅游地图,王建墓门票. |
[游记]王建墓风景,王建墓旅游,王建墓游记,王建墓旅游地图,王建墓门票. |
2008-06-10 ila571.com |
王建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市西北角三洞桥,是五代时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史称“永陵”,是我国已发掘的唯一一座地上皇陵。 王建,河南舞阳县人,早年为唐朝将领,唐末战乱时随唐僖宗逃亡四川,后任利州(今广元市)刺史。公元907年唐朝灭亡,王建占据成都称帝,国号大蜀,历史上称前蜀。 王建墓冢封土为圆形,高15米,直径80余米,且穹隆状。一直误传是司马相如的抚琴台,并因此而成为当地的地名。杜甫寓居成都时曾往凭吊,并写下《琴台》一诗。1942年发掘后,经著名考古学家冯汉骥先生考察鉴定,确认为王建的陵墓。 墓室内14道石券构成,长23.4米,分前、中、后三室,中有木门间隔。王建的棺木置于中室棺床上,棺床两侧有十二力士浮雕像作扶棺状。棺床的东、西、南三面石壁上刻有乐舞伎24人,人物造型优美,神态逼真,分别演奏琵琶、筝、鼓、笙、钹、箜篌等乐器。经研究考证,石刻所展现的是早已失传的唐代著名乐舞《霓裳羽衣曲舞》。这组石刻是目前全国发掘出唯一完整的唐朝官廷乐队形象,对研究唐及五代时期宫廷乐队的建制、音乐史、乐器史等都有很高价值。后室的御床上安放有一尊石刻王建坐像。造像头戴幞头,身着帝王服,腰系玉带,神态安详。 王建墓曾被盗墓,但墓室内仍出土有玉带、哀册、谥册、谥宝、各种银器及铁猪、铁牛等文物,对研究唐及五代时期的建筑、音乐、舞蹈、服饰、朝廷礼制等提供厂宝贵的实物资料。 王建墓曾被盗,但仅存的无法盗走的陵墓建筑和精湛的石刻艺术以及文物,仍可算得上是陵宫艺术之精品。墓封土高15米,直径80米,周长225 米。气势胜过刘备的“惠陵”。墓内有14道双重石券砌成,分前、中、后三室,全长23.6 米。中室放置王建棺椁,棺床东、南、西三面刻有图案,图案中的十二力士雕像,他们抬扶着棺座,造型奇特,无一雷同。棺座东、南、西三面的24个乐伎浮雕以不同姿态,手持汉族的笙、筝、排箫、笛和自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铜拨、琵琶等乐器,是研究隋唐五代音乐史的珍贵文物,是少见的唐代艺术珍品。颇受国内外专家关注。后室放置御床,正面有双龙戏珠浮雕,左右是狮兽浮雕。床上则是王建的坐像,神态肃穆。整个建筑气魄雄伟,装饰华丽精美。 此外,永陵博物馆(王建墓)附设的园林环境优雅、鸟语花香。陵墓墓室、文物展览每日对中外游人开放。博物馆内设有茶园,是成都最负盛名的品茶胜地。
|
转自:http://www.ila571.com/NewScence/Show-14838.html3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