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都江堰游记

[游记]都江堰游记

2007-07-16    17u.com

都江堰游记
4月21日下午2:00,我们一行16人在成都乘坐旅行社的小中巴车,由成都出发前往都江堰方向前行。我侧身向窗外望去,一行行电杆、一排排树木、一块块稻田、一片片菜地、一丛丛竹林、一个个村庄,星罗棋布般地撒在成都平原上,仿佛是一张美丽的油画展显在人们眼前。柏油马路上汽车来去匆匆,满载着货物与客车并肩而行。小中巴车一路急驶,车子在经过郫县时,导游向我们介绍说郫县豆瓣全国闻名,是家庭生活烹饪佐餐之佳品。车子快到都江堰市时,在一处公路大桥转弯处,导游提醒大家观看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并说到在城雕的下方有李冰父子治理岷江、兴建都江堰的浮雕。我抬头看去,噢,好一座大型雕塑像,好一张都江堰的名片。
下午4:20 ,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驶,我们很快便到了世界自然遗产---都江堰景区,车子刚好停在了景区广场,经过短短步行,我们来到了“二王庙”门前,大家急忙在此拍照留念。在购好门票之后,导游引导我们登上了秦堰楼。秦堰楼隔江而立,气势不凡,六层楼阁建筑,隐身在古树浓荫之中,这是一座依山旁水而建造的层叠式楼阁,更是俯瞰都江堰水利工程全景的最佳观景台,楼内陈列着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父子的塑像。李冰父子从宋代起便被朝庭封立为王,也被四川人民尊为“川祖”,四川人民并在都江堰建造了“二王庙”,以纪念他创建都江堰工程,好让子孙后代敬仰他的功绩。
我随着蚂蚁般地参观人流,听着导游地热情介绍,我边走边看,亲眼目睹了清代绘制的李冰父子治理岷江流域图,依栏俯瞰了岷江水流和都江堰工程的雄姿,心中顿生丝丝敬仰先贤之情,为李冰父子为民所计、治理岷江、发展农业、造福后代的精神而感动,也为古人在当时哪种条件下,坚忍不拔征服岷江的毅力而骄傲。
沿着秦堰楼的台阶拾级而下,穿过江边林荫小道,大约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安澜桥。安澜桥坐落在岷江江中,是一座以钢丝缆绳为主搭建而成的高空索道,桥墩由混凝土构筑,桥栏使用钢丝绳维系,桥面上铺木板,桥头和桥墩上均有高亭,成为都江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游客行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天性胆小的人更是胆战心惊。我们一行16 人中,有几个年轻小伙子倒有些孩童顽气,疾步而行,抢先手抓桥栏钢丝,双脚用力重踩桥面,有意将索桥摇个不停,趁机开个玩笑吓唬人。望着桥下波涛汹涌的江水,看着摇摇欲坠的索桥,几位女同志心惊肉跳,大声叫出声来,不敢向前迈步,她们这种狼狈像,倒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构成了第二道“风景”。经过同志们的一番齐心协力,大家最终过了安澜桥。
沿江前行五、六百米,我们来到了被人们称为“鱼嘴”的分水堤。听导游说:分水堤是都江堰工程的中心工程,它因大堤前端形如鱼头而得名“鱼嘴”,正是这个大鱼的“鱼嘴”,抬头迎向岷江上游,将汹涌的江水一分为二,分东西两股江水,西股叫外江,是岷江的主流, 主要用于排洪、排沙和防洪;东股叫内江,是灌溉渠道系统的总干渠,渠首就是形如宝瓶的“宝瓶口”, 内江经“宝瓶口”再分为大大小小的河道沟渠,组成了纵横交错的巨形扇形水系网,灌溉着岷江下游的成都平原。都江堰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岷江水患,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据说 都江堰工程直到今天仍在起作用,目前灌溉面积超过1000万亩。
站在“鱼嘴”处,看江水奔腾、银光如练;听导游讲解、娓娓动听;凭栏远眺,江面辽阔,远山青翠,风景如画,心中好不惬意。当导游在“鱼嘴”处,讲到李冰为使江水断流,方便淘沙,创造制做一种名叫“杩槎”、并且装有石头竹笼卡住的三角架时,有人忽然提意在此照像留念,大家便在此集体合影,借以纪念李冰修堰治水成功、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
大约在下午7:00,在都江堰分水堤的步行参观之后,我们又换乘单程旅游车观光了“宝瓶口”制水闸、伏龙观和离堆公园等景点,结束了当天的旅程。通过导游讲解和实地参观,今年“五一节”前的都江堰之行,使我加深了对依靠科技、艰苦创业重要意义的理解,更多地了解了李冰父子带领劳动人民治水的感人事迹,真切地感受了李冰父子总结的“深淘滩、低作堰”等治水经验,又再次认识到劳动创造奇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意义。伟大啊,李冰父子!奇迹啊,都江堰工程!让千年历史和现实工程作证吧!

转自:http://www.17u.com/bbs/showb5t13131p.html25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