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细分留住客 国庆前夕,本报记者到了成都。不论是请教当地出租车司机,还是当地朋友,询问夜成都最好耍的去处,无一例外推荐———锦里。 锦里紧邻武侯祠博物馆,为川西古镇建筑风格,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集中展现了四川民俗、民风的特色。 锦里总策划、武侯祠博物馆原馆长张丽君介绍,西蜀时,有一条古老而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叫做锦官,也叫锦里。唐宋时,一度成为成都的代名词。经历时事变迁,这里一度脏乱差,虽毗邻武侯祠,却成了一条死巷子,到晚上便空无一人。 自2004年10月31日锦里开业至今,这里不仅白天人头攒动,晚上更是打拥堂,成为夜成都的名片。 白天,穿行于锦里最多的是外地游客。在这里,灰瓦、白墙、白灯笼、蜀绣、蜀锦、剪纸、泥塑等小工艺品汇集此地。早已消失的赶庙会、唱堂会、磨刀人、打更人等再现古街。更有云集的各种川西小吃,吊起游人的胃口…… 夜晚时分,锦里的灯笼亮起来了。在这仅有350米长的锦里古街,聚集了80多家主题夜场。值得重庆借鉴的是,锦里夜场早已开始市场细分,提供不同层次的消费———无论是外来游客,还是当地市民;无论是老人小孩,抑或是时尚男女,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娱乐场所。这里有画家、建筑师、服装师聚会、交流、吹牛的场所,也有驴友、摄友、车友等主题风格酒吧,还有为喜欢热闹、清净的顾客提供不同的水吧、餐吧、风情酒吧。 莲花府邸等老板介绍,由于锦里酒吧特色鲜明,还吸引了不少老外光顾。据统计,每晚20时后,锦里酒吧上座率普遍达到80以上,其中,来此消费的老外占两成多。 张丽君介绍,平时每天有六七千人光顾锦里,如遇节假日,更是高达上万人。每年到武侯祠参观的游客多达100万人次,七成左右是外地游客。其中,以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为主的外国游客,约有10万人次。 因此,对游客来讲,锦里是旅游景点,但不收门票,白天以观光、体验传统民俗文化产品为主,侧重于体验文化;晚上休闲时段,以现代夜生活产品为主,侧重于体验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