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忠山∷∷∷∷,好吃,好.

[游记]忠山∷∷∷∷,好吃,好.

2008-05-22    17315.com.cn

地 址:三明沙县

[底曹源清代土堡] (至土堡 300米处)各位来宾,你们好!我是本次行程的导游,非常荣幸能与各位分享快乐的一天,祝大家旅途愉快。前方就是本次行程的第一站底曹源土堡了,各位可以看到那座椭圆形的建筑物就是土堡。它已有近 200年的历史了,由于土堡建在缓坡地段,屋顶随地势层层抬起,因此远远看去,整座土堡外部轮廓鲜明,富有变化,极具艺术的美感。(至土堡围墙边)各位可以触摸一下这堵土墙,别小看这墙,这堵用黄土和鹅卵石混合砌成的土墙已历经近两个世纪的风雨了。它墙高4米,厚0.85米。您一定注意到埋在墙体中的竹筒了吧?不知道是否有来宾能猜到这些竹筒的用途?(对/不对)这些竹筒是用来做枪孔,射击时既便于瞄准,又可保护射手的安全。大家请看,竹筒向各个方向倾斜,如果您从孔中向外看,将发现外围的一切尽在眼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枪孔呢?相传清代咸丰年间,这一带经常有土匪恶霸出没,林氏家族为了免遭骚扰,招集了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共同在短时间内建成了这座固、实用、美观的土堡。您看见枪孔上方的那些窗口了吗?它们主要起观察敌情的作用,称为观察窗,指挥者可通过观察窗,及时了解外围情况,指挥作战。(至土堡门前)这扇大门就是土堡的入口了。各位请看,这门虽然已有200年历史了,可今天看上去依然那么坚固,它是用10厘米厚的杂木板做的,门后用铁棒做栓,它当然难以抵挡现在的武器,但在 200年前,这扇门应该算是非常坚固的了。土堡后面还有一扇门,主要作用是留做后路的,一但土堡被攻破,可以撤退求生,可见当时土堡的设计者考虑之周详,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做好了准备。(至堡内观望台下)观察窗就在上面,各位来宾请跟我来。您可以试着从观察窗向外看,看看是否真的一目了然,您也可以过一把指挥官的瘾。(至堡内房前)各位请看,这些就是堡内的建筑物,因为林氏后代还有人居住在堡内,所以一切都还保持原貌。土堡里一共有五间厢房,总共50余间,还有仓库、水井,一应俱全。据说附近的村民受到土匪骚扰时,也大多到这里避难,最多时可以住三百余人,在不出堡的情况下,仍可以坚持很久。关于土堡的故事有很多,我就曾听堡内的老人说过这样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当时土堡刚建成不久,那时人们的警惕性不高, 有一天,土堡外来了许多舞狮的艺人,由于曹源比较偏僻,卖艺人很少光顾,堡内的人觉得新奇,大多都跑出去看舞狮。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那些舞狮人忽然冲进土堡,关闭了大门,原来那些舞狮人全是土匪乔装的。林氏与匪徒发生枪战,击毙了几名土匪,土匪见留在堡中不是长久之计,搜了些钱财物品,从后门溜走了。(出堡)当然了,这土堡内的秘密还有不少,它等待后人慢慢发掘了解,让古老的土堡在新世纪展示给游人最靓丽的内容。(至下站的车上)各位游客,下一站是忠山民俗村,您将看到明代船形石桥、蜈蚣路、庄氏宗祠、唐代永兴庵、蒙古包式花岗岩古墓、杨氏楚三公祠等众多景点。传说中的忠山是个出神仙的地方,此仙名叫杨道颠,我这里就给大家讲三个关于他的故事。 第一个叫“鹞婆岩修仙”,传说忠山有个杨月川,他小时候喜欢游山玩水,有一次上山割草,看见一个石崖,为了找藤捆草,爬上了石崖,看见两个老人在下棋。他看着看着入了迷,老人请他吃桃子,他礼貌的把两个大的分给两位老人,自己那个小桃子也只吃了一半,把另一半留给母亲。他回家后发现世上已过了 1年,可自己在崖上只待了一会儿。后来月川又上山找那两个老人,可早已无影无踪了。从此后,月川学会法术,成了半仙,人们都说他遇见仙人了,称他为杨道颠。 这第二个叫“揭榜救太子”,有一天,杨道颠占卜得知皇后娘娘有难,就用缩地法到了京城,揭了寻医的皇榜。明太祖朱元璋召见他后,道颠书符二道,叫太监烧成灰化在水里给皇后服用,太子顺利降生,皇上为此将延平府沙县忠山境篮坊杨梅坑紫金山赐给忠山道人杨月川。 这第三个叫“延平治水灾”,杨道颠占卜得知沙县溪河中有鳄鱼精,七日后顺流而下,会有水灾,将淹没延平城(今南平市)。他手拿戥子(注:铜器)枣核,在延平城敲了 3天,叫人们早点逃难,可是没人相信。大水终于来了,人们这才来求他治水,他让知府老爷的儿子拿着灵符和剑杀死了鳄鱼,平了水灾,为此人们在延平兴建一庙纪念他。

[明代船形石桥] 我们面前这座桥就是明代船形石桥。这座桥为三墩四孔石结构的平梁桥,宽39米,长37米,全部由石条建成的。您可以看到桥身的一侧有 3个巨石雕成的船头,整座桥就像被 3艘巨船托浮在水面上一样。石桥至今已有4个世纪的历史了,桥头刻有“大明隆庆丙戍年”的字样。大家都知道清兵入关后,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前朝的事物尽数毁坏,石桥在这种政治背景下,能保存到今天实属难得。古人说滴水穿石,在这里也得到了最好的证明,桥头下的洗衣石历时400多年风雨后出现了两个深水坑,由此可见石桥的古老。为保护这座石桥,后人在桥尾放置了两块大石以禁止大型车辆通过石桥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相信在人们的细心保护下,石桥将被完整的保存下去。

[蜈蚣路] 我们现在到了蜈蚣路。因为它的路面是由长形石条铺成的,它的形状像一只蜈蚣,所以人们称它为蜈蚣路。蜈蚣路之所以出名,不仅在于它路面有特点,还在于它是三元老街的缩影,不知道您是否感受到古老的木屋散发出来的历史文化气息呢? 像这样由大面积的木屋所构成的老街已极其罕见了。木屋不仅古老,它的建筑结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您由大门看进去,里面可住三户人家,俗语称为“深三进”。除了木屋,蜈蚣路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小巷多,狭窄的小巷至多只能通过一个人。古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这里没有酒香,可小巷的深邃同样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游人 。

[蒙古包式花岗石古墓] 这座古墓因其外部轮廓与蒙古包相似,且古墓是由坚硬的花岗石砌 成,所以我们称它为蒙古包式花岗石古墓。大家注意一下古墓的顶部,这是由一整块完整的 花岗石雕刻而成的,伞形的石雕顶与八片条石共同构筑了这座八角形的古墓。据考证,古墓建于元朝,关于这座古墓,有个美丽的传说:成吉思汗统一中国建立了元朝之后,为了保持蒙古人纯正血统,严禁蒙汉通婚,而命运却把一位汉族姑娘与一位蒙古青年联系在了一起。蒙古青年是一位开国大臣的公子,才华横溢,非常受成吉思汗的赏识,现实使他们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为了真挚的爱情,蒙古青年勇敢的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放弃了功名利禄,带着 女孩逃到忠山过起了隐居的生活。然而他们幸福的生活只持续了一个月零七天,在一次战乱中,蒙古青年不幸遇难,女孩为他建造了这座具有蒙古文化气息的墓室,也就是我们所 看到的这座石墓。由于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女孩悲伤过度,仅半年也无声无息的离开了这个给过她幸福,也带给她无限痛苦的世界。

转自:http://www.17315.com.cn/xfzn.asp?id=1161342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