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木门寺游记

[游记]木门寺游记

2008-04-11    cn0832.com

今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安岳木门寺名列其中。近日,记者怀着猎奇和虔诚的心情,踏访了安岳木门寺……

奇特建筑叹为观止,民间传说引人如胜,高僧开示耐人寻味……走进安岳县石鼓乡清凉山麓,只见重峦叠嶂,岩石峭立,郁郁葱葱的树阴将骄阳的热浪割得四分五裂。木门寺就雄踞于清凉山上。老远便可望见寺前百米处一座高大的、已显班驳石牌坊。据载,该牌坊系明成化五年(1469),寺附近汪氏兄弟6人为瞻仰无际禅师而立。石坊正面横书“东普禅林”,背面书“觉梦成真”,为邑人明进士张升所题。其字迹工整古朴,刚健遒劲。坊上雕刻的神话故事、亭台楼阁、花草竹木等图案保存完好。

听随行的朋友介绍说,木门寺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构建十分奇特,匠心独具,它为亭内修塔、亭外建殿的一种罕见的建筑形式。因其亭仅两扇大门用木料制作,其它部位均为石料仿木建造,故名木门寺。寺院正中雄峙一座三叠重檐大殿,殿内立着无际禅师石塔亭,明代高僧无际禅师肉身便葬于塔内。据载,该亭始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于1956年被四川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听得这个简单明了的介绍,仰视着寺内美轮美奂的建筑物,拥着一种猎奇、敬仰的心情进入木门寺内,一种说不出的清与静,穿过几百年的时空拂在我身上,渗入心灵深处,使人顿感凉爽。而这种凉爽与空调下、凉风里的感觉完全不同,这是一种从心底升起的凉爽,然后通过血液和灵魂流淌在身体的每一条血管、每一个细胞。蝉儿此起彼伏的声音,若绵绵不绝的梵音一般深入每个人心扉,令人忘掉烦热和苦闷,进入一片空灵之中——如佛家的内窥五蕴,照见四大皆空;若道家的清虚无为,扶摇直上九千里……不由细细的品味着先祖给我们留下的精美建筑来。

建筑奇葩

无际禅师石塔亭座北朝南,外观如介字形,长7.8米,宽6.8米,高12米。亭盖及柱、枋、椽、角、鳌头、滴水全用巨石雕刻而成,严丝合缝,乍看之下与木质无异。亭盖系单檐四角攒尖式,飞檐挑角,四周以斗拱撑托,空隙处用镂空卷叶花图案装饰。脊上饰以异兽仙人,顶尖如待放莲荷,既象征佛家圣洁无瑕之义,又展示出活泼生机。塔亭内顶为穹窿形,中心刻有莲瓣团花,墙壁四周四角卷草斗拱12朵,除四朵转外角辅作外,每面各置3朵,每朵圆雕菩萨像各一尊,高1米,象征无际禅师12弟子(现存11尊)。各像皆身着袒肩袈裟,双手合十,神态各异,面向禅师墓塔,面容悲戚凝重。整个塔亭结构严谨,构思巧妙,气势轩昂,雕刻精湛,别具匠心。

亭内正中有一座五级八方石塔,高4.8米,石宽70公分。内葬立棺一具,无际禅师的肉身就安葬其中。塔基为须弥座,高1.2米,边长1米,塔身光华如镜,正面阴刻高1.4米的禅师像面目慈祥,神形兼备。塔刹高80公分,形如莲蕾,四周雕刻精美的云纹花草图案,格外清晰。

塔亭两侧还保存有相同规格的明碑2处,各高3.4米,宽1.2米,厚30公分,碑正面两边洞刻卷叶图案,碑正中雕祖师坐像一尊,碑文直行楷书约5000余字。一为《道林无际禅师语录记》,二为《西蜀东普无际禅师塔铭》,记述无际禅师生平及塔亭始建概况,是研究禅师和佛教临济宗的重要实物史料。

整个无际禅师亭又被三叠重檐木结构斗拱大殿覆盖,形成塔于亭中,亭于殿中的奇特造型。其殿为重檐歇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四周用四柱。梁上书“雍正九年”题记,门额饰二龙戏珠图案,楷书“无际禅师塔亭”六字。

这殿中一亭、亭中一塔、塔中一棺的三件套已令人称奇。更绝的是,无际禅师塔亭系仿木建筑的无梁石殿,结构奇特,雕工精美。这种仿木结构的石建筑,不仅省内独一无二,在全国亦属罕见,是现代建筑学者和雕刻艺术家研究、鉴赏的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

木门寺实为明朝著名木工蒯祥(明朝北京城的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者)亲手所建。

据史料记载,木门寺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前称“佛胜寺”,明天顺元年(1457)更名为“木门寺”。

明永乐年间,无际禅师重修道林寺时,在佛胜寺修建了一座八方石塔,以待其终安葬。明正统十一年(1446)无际在北京圆寂后,明英宗下诏礼部尚书黄顺主癸,派官船护送灵柩回蜀,安葬在清凉山佛胜寺八方石塔内。为使舍利塔不受风吹雨打,明英宗命蒯祥建一亭覆盖于石塔之上。为使亭塔结构统一协调,形成一个整体,蒯祥采用了仿木石雕的方式建筑“介”字塔亭,成就了这一建筑奇观。不知是出于何种原因,整个石亭仅有两扇门为木质,因此佛胜寺又称为木门寺。

到明万历壬午(1582)年,经过135年风雨剥蚀,无际禅师舍利塔亭开始石椽脱落。在木门寺第六世徒孙德永、十世徒孙如爱、如试和比丘尼海音主持下,重修祖师殿三叠斗拱塔楼、木牌坊、塑装大佛、佛堂,将石塔亭修葺一新。

据传,木门寺原有庙产2028亩良田,山坡数座,地跨东西二沟和性朝院。香火极盛。全寺有殿7重:天王殿、千手观音殿、药王殿、祖师殿、宽阔月台、大雄殿、观音殿。

乾隆四十三年(1778)到乾隆五十年(1785),对大雄殿进行了整修。

1951年川北土改时,木门寺僧徒已分为三大房,后动员僧徒还俗回原籍,全部庙产被分给贫下中农。1953年—1957年,通贤、石鼓粮站将大雄殿作为临时粮仓。1958年以后,石鼓乡中心小学迁驻木门寺。1960年,古戏楼千手观音殿、天王殿、真武祖师殿和送子殿被拆除,改建为木门村小学和石鼓、胜利乡政府。“文革”期间,又遭受严重破坏。时至今日,木门寺已仅余无际禅师石塔亭和大雄殿。

【字体:小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转自:http://www.cn0832.com/fashion/HTML/20071025183425.html80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