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姑娘山游记

[游记]四姑娘山游记

2008-06-27    sina.com.cn

车辆在浓雾中继续前进,拐过一个山坡后,忽然面前豁然起来,终于出了雾区。而此时的大雨又在给我们的旅行制造困难。坡陡弯急的山路上,雨水路滑更让人揪心。如果在这段
路上碰到塌方。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呐!在雨区里又行进了半个小时后,太阳出来了。又是一个拐弯后,一座巍峨的雪山出现在面前,在云雾里,趁着雨后的骄阳和蔚蓝蔚蓝的天空,我们各自都惊呼起来。“雪山!!雪山!!”车停在一个叫猫鼻梁的地方后,车停了下来。几位鱼贯而出后,对着雪山赞叹不已。猫鼻梁立碑说明: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从未被人类征服)。拿着DC和DV的我们一通狂拍后,对四姑娘山的向往更加急切起来。

日隆镇,坐落在四姑娘山脚下的一个小镇,依山势而建,可以看出来,旅游业对他的发展有多大的推动力。小镇上酒店林立,商铺密布。酒店各种档次的都有,四星直至青年旅社。入住后,心情稍微平静一番,上街游荡起来。路边小店一顿不是很好吃的便饭后,各自休息了。毕竟我们从成都出发,整整9个多小时的车程,已经足以让这些“腐败分子”们疲惫不堪了!

7月17日 - 长坪沟

又是一个大早,又是一个睡眼惺忪的早晨。万里有云!天气不赖。长坪沟喇嘛寺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游客和马夫。真正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可以看得出,这里的马比游客多不少。在这里马夫和游客被严格的管理着。买了马票后,按编号找马,没有讨价还价,更不用担心马夫宰客,一切可以说井井有条。这么好的管理实在让人意外。150块到两河口,地图上看来,已经是比较深的地方了。木骡子这个地方,当时我们还觉得有点深不可测,关于木骡子,后话再说。这一行五人,各自上马后,上路了。马上坐定后,回头一看,不禁互相看着笑了起来。原来有一位身材伟岸之士骑了匹身材娇小,少显瘦弱的似马似驴之物。本人胯下那匹也不算高的“川马”顿时显得高大神武了不少。走着说笑着,大部队慢慢的走入了绿树茂密的山间小路中。。。。。。

开始的路尚可,还算平坦,马匹走的不紧不慢,我们在马上也悠哉悠哉。一转头便是一幅画,一望眼就是一个风景。DC,DV齐招呼,拍的不亦乐乎。到了二道坪给马买点蚕豆喂马也是一个乐趣。骑马的一个个忙着和坐骑培养感情,马夫们慵懒的倚在路边的树上看着一个个衣着光鲜,少见多怪的大呼小叫。正对雪山拍的兴起,一个马夫冷冷的说,这里的景色很一般。激动个什么劲呀!很快就催促着上路了。

本人的马夫是个正宗的“嘉绒藏族”小伙子,名叫扎西,18岁,高二学生,暑假出来,算是社会实践也好,勤工俭学也罢,这个暑假2-3000的进帐是有了.想想俺18岁那会穷的钻录像厅都没钱,扎西可是地道的“富翁”了,差点流出几点老泪来,眼红至此,再不多说。(关于嘉绒藏族的渊源,下面会有专题)

因为是雨季,这条顺着山间溪流而行的小路非常泥泞。虽然当日天气不错,最深处的泥也足能过膝盖。这些马夫们在如此难行的路上如履平地一般,最重要的是人家大气都不喘,更有甚者,还高歌一曲,隐约间听到有布达拉和雅鲁藏布江的词句。此情此景倒也配合。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上,我们是断然做不到这点的。越深入,真的景色越美,离四姑娘山也越近了。可惜本人骑术不精,在马上不怎么敢轻举妄动,纵然风景千万般的精彩,也要下马方能拍摄。这样一来二去的,马夫烦,自己也不好意思下马了。枯树滩,红石阵就这样走过去了。路上偶遇一牦牛小屋,内有新鲜牦牛奶出售,下得马来,歇息一下也是不错,内有“康师傅”8块一桶,一看吃的人竟然不少,看来“冤大头”和饿了得人们真是不少。马夫扎西小声说,我要是饿了,5,6桶也挡不住。不过,那两块一小杯的牦牛奶值得品尝一下。毕竟来一次不容易,况且价格还算公道,来一次纯天然的体会也还好。屋内有好事者的不少信笔涂鸦,屋内主人倒也不很介意。抒发情怀者有之,对追求者大呼关爱者有之,留QQ号寻觅同好者有之。。。。。。看来QQ这个东西已经无处不在了。腾讯上市也就大大的应该了。

小屋外的雪山,小溪,草甸自然是吸引的诸位又是一顿猛拍。悠然中上马去,鄙人便。。。。。。惭愧的被马耍了一道,它轻轻的挪动了一下以后,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马夫牵马过来,我忽然脑海里浮现出关羽,赵云,秦琼,杨家将,佘赛花,指环王里的精灵。。。。。。反正都是骑马帅的。俺便也来了个“旱地拔葱”,一个起,一个落。。。。。。我就四脚朝天的掉在泥地里了,不说掉在地上的感觉,在空中的一霎那,忽然找不到马了,正寻思马的方位,忽然觉得整个世界掉了个个儿,整个世界就革命性的被颠覆了。仰面看到了蓝天,白云,雪山,只是比平时显得更加高大;和大地,绿草也亲近了许多,其实感觉不是那么差劲。再说掉在泥里的感觉,不疼,一点也不疼,就是在各位观众面前有点臊的慌,尤其是竟然有好事者拿DV拍我虎落平阳,想我平日英明神武,嘴大吃四方,竟然在此时此地威风扫地.......真正是“海拔四千米,掉在泥地里”。“马挪动的一小步,我就可以狠狠的摔上一大跤”。起来后再次上马便小心了许多,典型的地主老财上马式,马夫牵好马,找个小山坡,借着地势,扭腰上马,手还要抱着马夫的脖子,帅不帅已经顾不上了,只要别再摔了,如果再摔那就真是“衰”了。自此后,本人上马,下马基本参照这个姿势了,只是有点苦了“扎西”的脖子了。

继续前进了,路越发的难走,除了手紧紧的抓着马鞍,缰绳,一路行来还要四顾着平日难得一见的美景,天空蔚蓝,不是在城市里能够看到的那种蓝,纯净透明,空中不多的几朵云彩,洁白如羽,飘浮在巍峨的雪山旁,壮丽中便添加了几分秀美。除了马蹄声,鸟鸣声,耳边不时传来的流水声越发的显得丛林的清幽。正陶醉,扎西便说:“你们运气真是格外的好,这里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场雨了。”马在不时过膝的泥里艰难行走,泥总被甩起来。一行人等的身上,鞋上,甚至脸上也难免遭殃,虽然一路脚不沾地,但鞋也很快就污秽不堪了。因为众马匹实在是无所顾忌的大小便,泥里浓浓的马粪味也就让诸位旅人自行消受了。其实这正是旅行的一部分,我更愿意视其为一种“财富”。“卫生球”型旅游还是留给腐败分子们去吧。

说是路,其实也就是牧民和马顺着一条山间小河踩出来的一条小路,正逢雨季,泥泞不堪不说,坡上坡下,有些路段还非常陡峭,马居然也能驮人行走自如,不过还是很让人紧张。有些累了,两个膝盖,一个屁股都开始酸疼了。前后左右一起出发的大队人马也忽然少了。看来很多人都回头了。毕竟三个小时过去了。前方忽然停了下来,两河口到了。我们150块钱马票的终点。下了马,就此返回实在心有不甘,但前路难行,又让人颇多几分犹豫。几个马夫倒是鼓励大家继续走,继续走对他们来说可以额外的得到一笔收入。打听完,再看看地图,木骡子似乎已经没有多远了。只是山路更加崎岖,陡峭。终于在一番简单的讨价还价后,开始向木骡子进发了。

看文章有“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看山同样是“山似看文不喜平”,轻易得到的风景总欠缺点什么。就好比坐缆车的人和走路的人站在山顶上会有“同景不同心”的感受一样。过了两河口的山路,除了考验我们,对马匹也是考验。几匹同行的马,有的已经开始打起了响鼻,这是马匹疲劳的一个征兆。坐在马上大家对木骡子的盼望更加急切起来。又是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行程,又是一个拐弯后,前面的人开始惊呼:“看呀!木骡子!看呀!雪山!”眼前的景象已经不是宣传画上的了,它真真切切的就在我们眼前。似乎那厚厚的冰川便触手可及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d91eb010008q2.html22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