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成都四姑娘山自助宝典 |
[游记]成都四姑娘山自助宝典 |
2008-06-27 sina.com.cn |
D1:成都--日隆(HB3200M)到达后找向导、马匹、旅店、适应海拔高度(建议去猫鼻梁采风,此地为观赏和拍摄四姑娘山全景的最佳位置,距离日隆镇7点5公里盘山公路;对于刚上高原的山友来说,拿半天时间来适应和休整绝对是有必要的,请不要急于求成); D2:日隆--1号营地(HB4500M) D3:登顶(HB5035M)后下撤回日隆。(正常速度:冲顶时间大至为2个半小时,下撤回1号营地1个半小时左右,再下撤回日隆为4小时左右) 行程事项:附上我们的无负重徒步行程时间表仅供参考 11点由峰顶下撤回1号营地用时1小时15分钟,下午13:45分由1号营地下撤至日隆为18:05分,用时4小时20分钟。当天三人状态尚可,所以用上了拉练的快速行进速度,没想到把向导杨大哥累出了高原反映,所以请不要用这个速度作常规速度,之所以写出来仅仅是为山友行进中计时作参考。 鸡棚子分为上、下鸡棚子,这里指得是上鸡棚子,距离大峰较近的一个;此处有水源和放牧搭起的小木屋,是行进中进行短途休整的好场所。其余地点由于没有遮风场所,轻易不要停留时间过长,避免由于高原烈日或风雨的袭击而引起身体不适。 五、长坪沟至毕棚沟穿越行程 严格得讲:穿越路线的起点是长坪村口,而终点是毕棚沟口309林场,全程大至为111公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长坪村口至长坪沟尾36KM(其中村口至喇嘛寺5KM,喇嘛寺至叉子沟口29KM,叉子沟口至长坪沟尾的山脚下2KM)第二阶段:长坪沟尾至毕棚沟尾30KM(其中长坪沟尾上山口5KM,上山口后至垭口8KM,垭口下到毕棚沟小路9KM,毕棚沟小路至沟内通车主路处8KM)第三阶段:毕棚沟主路至毕棚沟口309林场45KM。这段路为沙石路,(为方便旅游,明年将修成水泥路)由于最关键的穿越已经过去,最后这段徒步走的意义并不大,如果可以联络到车辆,建议乘车出沟。全程穿越的难点是第二阶段,如果在无积雪期间走,山间小路非常明显,只是一般的体力型登山,级别属于标准+,相信大部分具备一定体能的山友可以顺利完成全线。但是如果在3至5月下雪期间走,上下山两端的山路均被积雪覆盖,普通地带雪深1米3左右,如果没有熟悉地形的向导,不能引导你走在正确的山路上,那么很容易走向雪深达数米的山坳中去,而垭口HB4668米一带道路更加陡峭,许多锋利的岩石都埋没在雪中,非常容易引发大的事故,所以这时的路线级别已经不能用普通的体能和难度系数去衡量了,因为风险成分非常大。由于是由南向北穿越,所以下山路上的雪比上山路的雪还要深很多。与大峰登山路线类似,这条路线沿途水源补给充足,无手机电讯讯号。 要去的山友要做充足的准备,首先应该提前邀请到最优秀的当地向导,这是当务之急,其次是露营系列和着装系列的防雨雪性能一定要强,可以肯定的讲:你最少会在雪堆里过一夜并极有可能遭遇暴风雪,这时恶劣的自然气候会对你装备的防水、防风性能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在我们到达四姑娘山的时间里,不下百人有穿越的计划,但是绝大部分都失败了,我们的全部三名队员与成都丛林户外的山友通力合作,是第一支在2002年五一期间完成穿越的队伍,应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邀请到了当地最优秀的向导杨光明大哥(感谢山友别人的引荐),他曾在大雪期间背负百斤猎物穿行此路,因此心中有底,在他一马当先引路下,我们才紧随其后顺利而过;其次是我们的准备很充分,鞋子衣裤都是雪山装备,三人5只睡袋(湿了就换,保证了睡眠质量),2只高山炉(抓空就烧开水喝,保证了状态),其余前期资料的收集和体能上高强度的拉练(两月内负重25公斤走20公里的拉练不下6次)都基本做到比较完善。奉劝有计划在积雪期间去穿越的山友把前期准备工作做扎实。 D1:长坪村口--叉子沟口(HB4000M,行程34KM,道路没有难度,基本处于缓慢的上升路线中,应充分利用这段行程进行热身和状态的调整,我们自木骡子起开始了全程负重;营地的选择随意性很大,靠近水源而平整的地段较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地扎营)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71484a01008w4m.html2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