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最喜欢山清水秀的贺兰山,游记攻略

[游记]最喜欢山清水秀的贺兰山,游记攻略

2007-08-06    

贺兰山真美!她的美不同于一般山水的美,她的美让人感受到一股生命的韧劲,她的美是一种层次的升华,她的美更是来自于她深厚的文化底蕴……

“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记得孩提时候总拉着爷爷奶奶的手到戏院里看戏,那会儿就朦朦胧胧的知道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贺兰山了。贺兰山主峰3556m,当地人叫敖包疙瘩。行前得佳禾提示,自己又在网上搜刮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对贺兰山的情况略知一二。想象塞上风光难免荒凉,又闻言贺兰山是大石头堆成的,因此当我们在深山里面对山清水秀的贺兰山时颇感意外的惊喜。

我们12人8:30出发,10点左右开始进山。下车合影后提溜一下大家的背包,都够沉的,嘱咐佳禾前方带路,扎西得勒压后收尾,其余人等男女错开循序进山。

说实话,远观贺兰确实有点象一座水泥砌成的山,山路上全是碎石,可喜的是山中的水源很丰富,一路可见河水潺潺,蜿蜒流淌。队伍中,我的体力一般,Lucia和法官的较差,尤其法官,走起来相当吃力。12:30到贵(鬼)房子,一起休息吃午餐。大家纷纷把保质期稍短或者嫌沉不想背的食物拿出来共享。13:15继续整装出发。不明白贺兰山的山路上为什么有这么多大大小小的石头,推想是从前历次遭遇山洪从山上冲下来的。

从山底到山顶,一路上除了几块罕见的平地以外,所有人必须不停地在大石头上跳舞。要不是鞋底厚实,我真想哭!山中人迹罕至,沿途碰见不少动物的尸骸,岩羊居多。要命的是山上遍地长有一种叫“蝎子草”的植物,这种植物碰不得,碰一下火辣辣地疼上三五分钟,要是被拉一口子,接下来几小时够你受的。

这一天的路程上升不多,但走了一天的石头路,大家也够累的。考虑到营地的问题,佳禾建议下午4点就扎营,显然早了点。到了营地后委派水壶、门神、扎西得勒花半个小时到前面探路,徒劳返回。其实我们在登顶路上发现只要再走1个多小时还有一处平缓的土泥地可以扎营,佳禾以前没走过那一段,所以不知道。不过佳禾选择的营地风光很棒,峡谷四周一片葱绿,营地不远处是哗啦啦的流水,只是太凉了,最好不要直接饮用。

扎营的地方看似平缓,但小石头也不少,真想睡得舒舒服服的还得费一翻功夫。习惯了晚上点篝火,佳禾磨不过我,也顾不得对贺兰山管理员的承诺了,跟我们一起到处捡枯枝当柴火。晚上,所有人在篝火边上大吃大喝,腐败之极。

酒足饭饱,四下打量一下幽深的峡谷,发现周身的山峰分为两截,上半截披着银白的月色朦朦胧胧的好看极了,下半截是黑乎乎地什么也看不见。那老师又逮着机会给大家上课了:“想知道太阳和月亮的关系吗?就是这个原理……”9点多了,抬头看见迎面的山恋上露出了一丝神秘的月光,随后眼看着月亮一点一点地从山峰上爬起来,噢,难得一见的“月出”呀!大伙都发出由心的感叹。

等月挂半空时,那老师又开玩笑了:“还想看月出吗?咱们再往下走……”呵呵。考虑到次日早登顶难度比较大,10点多就纷纷入帐休息了。

第二天一律早起,大伙匆匆吃过佳禾和水壶做的早餐,简单分配一下食物。带三个稍微小点的背包统一装食物和水,还有一些必备用品,轮流背着,其余人轻装。留下Lucia和法官看营,佳禾负责把我们带到没有岔路的地方再原路返回陪她们。

登顶队伍7:15出发,直奔贺兰山厥。登顶路上很艰难,因为上升几乎集中在登顶路段,而且尽是大石头坡,一个没踩稳,就听见大大小小的碎石轰隆隆地滚下山去。有些大石头其实是空的,一脚踏上去就碎了。可见上山难,下山更难。休息时大伙统一了意见,如果走到中午1点半至2点还不能登顶的话,坚决放弃登顶,原路返回,否则没法赶夜路。苦苦地往上走,可望不可及的贺山兰厥似乎永远在前方。

三个背包一路上由扎西得勒、艳阳天、清风白云、水壶、门神、水手等轮流背着,真是好同志!11点多,我们终于登上了贺兰山厥,大伙这才松了一口气,找一个背风的地方开始吃午餐。放眼望巍峨连绵的贺兰山脊积雪点点甚是壮观,山颠处的的灯塔已经遥遥可见了,就是说,胜利就在眼前!

想起佳禾分手时让我在有信号的地方打手机联系火车票事宜,开机后发现手机虽然信号很足,荧幕上却大大地显示“限制服务”,郁闷。12:00,各自瞄准山颠上的灯塔前进。越是快到目标了感觉越累,一步一步地终于在13:00攀上了灯塔。眼前已经有四个人了,按登顶次序分别是清风白云(12:35)、艳阳天、孜墨革涅和那什罕。最后一个登顶的是蓝色水手(13:10)。在灯塔上一人咬一口苹果,好爽呀。

山颠上残雪片片,在这里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线,大伙各自留影。13:20开始下撤。下山不过半小时,收尾的扎西得勒告诉大家,蓝色水手的腿部旧伤复发,下山很困难。

回到贺兰山厥时,听从大伙的建议,临时决定分两队下山。艳阳天、清风白云、门神、孜墨革涅四人先回营地报到,我和其他队员轮翻护送蓝色水手下山。原来估计要走夜路,就让先头部队把少量食品和头灯留下,各人揣兜里。

下山途中,蓝色水手表现得很顽强,路上耽搁的时间比原计划少多了,加上每到岔口都能看见前面的队友给留下的巨形路标,就更省功夫了。护送“水手”一队,历尽艰辛终于在夜幕降临时(19:00)回到了营地,比先头部队慢了一个半小时。快到营地时,艳阳天跑上来接我们,佳禾、法官、Lucia看见全体队员平安归来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是夜,继续篝火取暖,大家累了一天,九点前就纷纷入帐休息了,留下侯侯、水壶、门神、孜墨革涅四个夜猫子聊侃至10点多才睡。

第三天8:15开始下山。下山时轻车熟路,走得稍微轻松点,这才腾出点功夫留意贺兰山上的岩画。因为贺兰山自古以来,先后有匈奴、突厥、党项、吐蕃、蒙古等少数民族在这里放牧、打猎。贺兰山上的岩画数以千记,主要分布在峡谷两岸,内容大多为人头像,还有马、驴、牛、羊等,这些岩画线条简单,风格朴实,是贺兰山独有的历史遗产。

边走边留心观看,感觉有些岩画画得实在是太抽象了,咋一看得琢磨一会儿才能领会其大意。一路踩着碎石下山,且歌且行,悠游自在。13:00出山口,听见贺兰山的管理员们在感叹:“哇,看你们出来的时候还挺精神……”当时觉得挺得意,也觉得挺纳闷。再一打听,原来是大约1个月前,有一支队伍从内蒙古穿越贺兰山没成功,个别队员还走疯了,最后拨打卫星电话求救才得以生还。

据说这支队伍里没几个人具备登山常识的,所带装备跟轻装差不多,要是这样的话不出事才怪呢。稍作休息后,全体返回银川,准备晚上回北京。

旅程完毕问及大家的感受,都说最喜欢的地方是贺兰山。

收藏到网摘: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天极网摘POCO网摘 亿友响享 delicious igooi-it

原始链接:http://www.ss0951.com/youji/youji_show.asp?youjiID=8860
转自:35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