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过亳州花戏楼里的商贾今古梦 |
[游记]走过亳州花戏楼里的商贾今古梦 |
2008-05-22 baidu.com |
亳州是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和申遗”考察团在安徽考察的第一站。大运河的通济渠在流出河南之后,向南流入安徽境内,首先流经亳州。 在到达亳州之前,就被告知,大运河亳州段的河道勘查工作还没有结果。考察团成员、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方兆麟告诉记者,事实上,很多文物的勘查工作都是随着各地的经济建设进行的,多数是当地在进行修路、建楼等基础建设时,发现文物,进而由考古工作者介入进行勘查考证。 虽然运河故道无从考证,可是隋唐运河的开凿却给当时的亳州带来了发展契机,繁忙的漕运带来了走南闯北的商贾,也繁荣了亳州。美仑美奂的花戏楼就曾见证这一切。 修建于明清时期的花戏楼,又称山陕会馆,大关帝庙。会馆,也称公所,是中国旧时都市中同乡火同业的封建性团体,起源很早。汉代京师已有外地同郡人的阺舍。商人们建馆初衷,原本就是要找一个歇脚、娱乐兼议事的所在。与官府不能抗衡,比起平民百姓来还是要阔绰讲究的。财大气粗的商人们,年复一年地卸下滔滔运河水带给他们的巨额利润,游刃有余地遣人搬石运木,煞费苦心地构建他们的歇息之地,务求华丽精致,不同凡响,为后人留下了一处处绝笔。也许当时的他们,还想用会馆的精美向社会抗争,赢得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和认可;又也许在他们心里,会馆就是他们的“名片”。 亳州的花戏楼有“三绝”:正门前两根旗杆,高16余米,直插云霄,是为花戏楼一绝。旗杆分五节,每节分铸八卦蟠龙,顶端铸丹凤一只,旗杆上还有三层方斗风铃24只,迎风叮当作响,清脆悦耳。 第二绝是木雕,上雕有三国戏文18出,人物数百个,神态各异、呼之欲出。
|
转自:http://hi.baidu.com/%CB%DE%C7%A8%BE%AD%BC%C3%D1%A7/blog/item/90149f2b641ecdf9e6cd404d.html6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