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在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江淮丘陵北部。地处淮南、六安两市之间,南有大别山,北有淮北平原和两淮煤矿,以及淮南、阜(阳)淮(南)两条铁路,是大别山的北部门户。境内有淮河、淠河和瓦埠湖。北部多山,最高峰老庙台海拔241.2米。面积2987平方公里。人口118万(城镇15万)。
地属季风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绝对最高气温40.4℃,绝对最低气温-24℃,年平均降雨量885.9毫米。
寿县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寿县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寿县的魏郢子、谢墩、斗鸡台、八蜡庙、青莲寺和刘备城等地,多次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骨器;还在钓鱼墩发现了麦粒,以及对谷物加工的石砺。这一古人类集群,历史上习惯于称他们为“夷”或“东夷”。东夷分布甚广,散居于沿淮寿县一带的称“淮夷”。《孟子》说舜是“东夷之人”,《史记·武帝纪》又说他“耕于历山”。据《寿州志》记载:“州东北八十里有舜耕山,相传帝舜耕于此,石上有大人迹。”
寿县在唐虞时属扬州,禹因唐虞,建六国于淮南。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据《通典》记载,寿县安丰为春秋六国,系皋陶所封之地。周为州来国地。春秋楚邑。公元前529年,吴灭州来,成为吴季札的封地。公元前493年,楚昭王伐蔡,蔡昭侯求救于吴,为便于驰援,吴王建议昭侯迁都于吴地州来(今凤台县),遂为蔡侯重邑。公元前447年,楚惠王乘吴越争霸无暇助蔡之机而灭蔡,又复属楚。由于国势日强的秦国对江汉地区的咄咄进逼,迫使楚国把政治中心逐渐东移。《史记·楚世家》记载,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这是史书最早出现“寿春”名称。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划全国为三十六郡,置寿春县,属九江郡,郡治设寿春。楚汉争衡,项羽立英布(即黥布)为九江王,都六。据《史记·黥布列传·正义》载:“故六城在寿州安丰西南百三十里”(今六安县境)。英布叛楚归汉,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都寿春(《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但不久即以谋反罪将其处死。继封自己的小儿子刘长为淮南王,仍都寿春。未几,刘氏内讧,刘长死于发配途中,刘喜、刘安相继为淮南王,均都寿春。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除,属九江郡,寿春为邵治。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州刺史部,寿春属扬州部。东汉,属扬州九江郡,辖寿春、下蔡两县。扬州刺史袁术治所设寿春。后袁术称帝,亦于寿春建都。三国时,曹操击败袁术,寿春属魏之九江郡,治所设寿春。
晋时历为扬州和淮南郡、豫州之寿春郡治所。孝武帝为避郑太后(阿春)讳,改寿春为寿阳。司马睿东渡以后,南北重陷分裂,江淮地区为南北角逐场地。《宋书·武帝纪》记载,刘裕做宋王时曾以此地为王都。南朝宋,一度改寿阳县,置睢阳县,为豫州治所。这一时期,境界来去无常,诚如《旧唐书·地理志序》所说:“南北分争,何暇疆理,三百年间,废置不一。”
隋行郡县制。但隋文帝杨坚为伐陈军事需要于开皇八年(588年),在寿春置淮南行台省,翌年,平陈后撤行台省,置寿州总管府。唐时属淮南道,武德三年(620年)改为寿州,州治设寿春,初辖寿春、安丰两县,后增辖霍邱、霍山、盛唐(今六安)三县。五代十国时,吴国以寿县为忠正军,南唐以寿州为清淮军。显德四年(957年)三月,后周攻克南唐所属寿州,周世宗以其难克,遂徙城下蔡为治所,而复其军为忠正军。宋高宗南渡重又恢复旧治。
宋时历属淮南路、淮南西路。政和六年(1116年)以后,同时为寿春府治和安丰军治。金朝时属南京路。元时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后属安丰路总管府,治寿春。明初置寿春府,属江南行省,不久改为寿州,属江南行省临濠府,继之先后直隶中书省、隶中立府、隶凤阳府,均称寿州。清初依明制。康熙六年(1667年)分置凤台县,县治初设寿州城内,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县治移于下蔡镇,“城外东门以北及北门外皆以城濠为界,内属州,外属县”(清光绪《凤台县志》)。
1912年改寿州为寿县,先后属安徽省淮泗道、皖北道。1928年废道直属安徽省。1932年划属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和保安司令部均设此。1938年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同年七月被日军侵占,县政府迁往城南保义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县政府返回县城,沿袭至今。
寿春,为南北交通要冲。《陈书》记载:“寿春者,古之都会,襟带汝淮,控引河洛,得之则安,是称要害。”因此亘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汉以来,兴平二年(195年)曹操击败袁术之战,魏正元二年(255年)魏帝平定叛军毋丘俭、文钦之战,甘露二年(266年)因魏将诸葛诞叛魏降吴引起的魏吴之战,东晋初年,桓温北伐之战和金人犯宋的安丰之战都发生在这里。南北朝时,各方混战,更是反复争夺寿春。而史书记载得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战役,莫如东晋时以弱胜强的淝水之战。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组成九十万大军南下,妄称长江虽险,“投鞭足以断流”,企图一举灭晋。谢石、谢玄率北府兵八万迎击,大破前秦军。苻坚仓皇溃退,望见寿县城北八公山草木,疑为都是晋兵,“风声鹤唳”亦以为追兵赶至。五代十国时,后周与南唐争夺淮南,又激战于寿春。后周大将赵匡胤率兵摧毁南唐援军连珠寨而破城。
元末,红巾军领袖刘福通,拥戴韩林儿为“小明王”,建都亳州,建国曰宋,建元龙凤。1356年因大军远征,亳州被陷,遂迁寿州的安丰。不久,军威重振,于1358年5月光复汴京,翌年军事失利,再退安丰。据《明史》称:“林儿僭号凡十二年”,但这一农民政权以寿州的安丰为根据地坚持了八年之久。
无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春,张士诚命部将吕珍领兵10万围攻安丰,韩林儿告急于朱元璋,朱元璋率徐达、常遇春往救。及至安丰,城已失守,刘福通被杀,韩林儿潜逃。吕珍被常遇春战败,朱元璋于途中得韩林儿,送居滁州。后朱元璋命廖永忠迎韩林儿回应天(今南京),至瓜步覆舟,韩林儿溺死于江中。
明崇祯八年(1635年)元月,农民军在河南荥阳举行大会,决议分兵合击直捣凤阳,摧毁所谓龙兴圣地的偶像。兵分三路,张献忠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先攻占寿州,在当地农民带领下,乘夜间大雾,直薄凤阳城下。
清咸丰元年(1851年)三月,寿州程六麻子响应太平军义举,领导农民起义,震动清廷,八月清政府诏令“剿办”。咸丰三年正月,太平军越巢湖西进,败清兵于老鼠峡,寿春镇总兵恩长战死。五月,太平军攻占正阳关,东进攻寿州,遇庐凤道金光筋率团练数千人于寿州的三十铺、两河口(淝水入淮处)一带堵截,双方发生激战。此后三、四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反复争夺正阳关多次。咸丰七年五月,捻军攻克正阳。清军都统胜保命金光筋夺回正阳,金在沫河口建浮桥先渡马队,继以步兵与捻军交锋。金立船头督战,左腿中枪,时水流湍急,缆断舟覆,金坠水溺死。继任黄元吉与胜保并力攻正阳,久未得逞。九月,清军得袁三甲支援,捻军将领魏南奇阵亡,张乐行退走,清军始占正阳。
咸丰五年,凤台秀才苗沛霖办团练,受清朝官职,据地自守。因太平军和捻军声势浩大,苗沛霖混入革命阵营。但此人反复无常,时而伪装革命,时而与清将勾结。咸丰十一年苗沛霖率部攻陷寿州,残杀无辜千余人。苗退走后,死难者尸骨被集体埋葬于时公祠对面空地。安徽巡抚吴坤修立碑书“忠义冢”三字于墓前。同治元年(1862年)苗二陷寿州,知州毛维翼被俘杀,城区再遭破坏。苗战败后被陈玉成旧部所杀。
据1984年全国文物普查,寿县现存明清建筑20多处,古城遗址10处,古墓葬百余处,还有从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的古人类遗址3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安丰塘(芍陂),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报恩寺、清真寺、古城墙和淮南王刘安墓。有史可考,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之一的宓子贱,为鲁使吴,道卒于寿县瓦埠镇,葬于镇南铁佛岗,故瓦埠原名君子镇,镇上有君子祠。楚考烈王墓在城南茶庵集。春申君黄歇墓在城东赖山集。曹操谋士荀(yu),因反对曹操称魏公,操以“空器”馈食,(yu)自杀于寿春,葬于城南门外。此外楚蔡两国王侯和公卿贵族的墓葬也多在县境。由于寿县多墓葬,故有“地下博物馆”之称。
1932年开始,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连续被盗,出土文物4000多件,大部分流失海外,仅存留铜器近千件。多为战国时期的青铜礼器,有的还铸有铭文,是研究战国时代楚文化的重要资料。尤其曾姬无恤壶甚为罕见,为研究姬姓曾国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1955年和1958年蔡昭侯与蔡申侯墓先后在寿县西门城墙内侧和原属寿县境的淮南市发掘。蔡昭侯墓出土文物584件,除486件青铜器外,还有金叶、玉器、骨器、漆器等。两墓文物以蔡器为主,兼有少量吴器。
寿县古城墙保存完整。该城可能重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为御敌防洪,门的朝向特殊,北门朝西,西门朝北。人们称誉寿县在治水方面有两宝:一是兴水利的安丰塘,另一个是防水害的古城墙。
古城寿春,历来被称为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被封于此,后被王舅李园“伏死士”刺杀于寿春棘门之内。为纪念黄歇,后人在城内建春申坊、春申台。淮南王刘安在寿春和“八公”完成了继《吕氏春秋》之后,我国古代第二部集体编写的巨著《淮南子》。它论述的炼丹术,在化学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书中提出二十八宿、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年法对天文学有重大贡献。兴起于南北朝中晚期,而兴盛于隋至唐的“寿州窑”,烧制的瓷器以釉面滑润,光泽透明,玻璃质感强而闻名全国。陆羽在《茶经》里说:“寿州瓷黄,茶色紫。”韩愈在《嗟哉董生行》和《送董邵南序》两篇名作中寄予十分同情和惋惜的贤士董邵南是寿州安丰人,隐居于寿县百炉镇,因董子隐居于此,唐以后改百炉镇为隐贤镇。现有董子墓、董子读书台和董子祠。
苏轼在《送吕希道知和州》一诗中盛赞的“君家联翩三将相”的吕氏,为北宋豪族,都是寿州人。不仅吕夷简、吕公著、吕公弼相继为相,而且北宋显宦如文彦博、富弼都出于吕氏之门。吕公著的曾孙吕本中自言其诗传江西诗派衣钵,著有《江西诗社宗派图》、《东莱先生诗集》。吕公著的玄孙吕祖谦,为南宋哲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张式齐名。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参与重修《徽宗实录》,奉命编纂《皇朝文鉴》。著有《吕氏家塾读书记》、《东莱左传博议》、《东莱集》等。元末群雄并起,寿州人曹良臣聚众练兵,筑堡自固,后归朱元璋,为江淮行省参政。因战功卓著,封宣宁侯,北伐和林战死,追封安国公,谥“忠壮”其墓冢在城南井亭铺。明武宗时寿州人钟秀之善琵琶成为国手,入内廷任乐师教习宫人,名噪一时。清咸丰状元、文渊阁大学士孙家鼐是光绪帝老师,1909年病逝,谥“文正”葬城南孙祠附近,城内有状元府、太傅第。寿州书法名家辈出,除梁献(亳州人)长期寓居于寿州,名书法家尚有张树侯、汪以道、薛鸿,他们都留下了丰富多采的精湛墨迹和碑刻。古代的文人学士如宋之问、李白、韦应物、韩愈、刘禹锡、李绅、王安石、苏轼、徐贲、汤鼐、邓石如都曾来此寻幽觅胜,写过名篇佳作。
寿县又是安徽文化教育发达的地区之一。早在明天启二年(1622年)就创办了闻名全省的循理书院,与此同时创办的还有淮南书院、淮淝书院、安丰书院、涌泉书院,清代增建了寿阳书院。戊戌变法以后,具有进步思想的有识之士,积极提倡西学。曾任光绪老师、吏部尚书、大学士的孙家鼐,身体力行在北京创办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旋即命其侄孙、上海阜丰面粉厂创始人孙多森回家乡创办了阜财学堂。1899年孙毓筠创办了蒙养学堂。1900年孙传鼎在原循理书院旧址创办了寿州公学。在孙氏家族带动下,羹美学堂、芍西学堂、瀹智学堂以及务本小学、民生求是小学、育稚小学、言雅小学……相继成立,遍及城乡。一时名流毕至,共产党员高语罕,同盟会员孙毓筠、吴春阳、张树侯都在此地以学校为阵地宣传革命思想。
寿县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清末,这里是太平天国和捻军的革命根据地。英王陈玉成在此被叛徒苗沛霖诱捕,就义于河南延津。辛亥革命时,寿县人民组织了“淮上革命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2年就有了共产党的小组。1923年建立了直属中央的小甸特支。1931年,爆发了著名的“瓦埠暴动”。在革命的洪流里,涌现出大批革命志士,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石德宽,安徽讨袁军总司令柏文蔚(烈武),谋刺清廷两江总督端方的孙毓筠、段云、权道涵(养之),淮上起义军司令、1912年被孙中山任命为副参军长的张汇滔,抗日爱国将领方振武,以及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中共早期党员高语罕,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方运炽,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政治部副主任薛卓汉,叶挺独立团一营营长,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曹渊,历任红六军、红二军军长的孙一中(德清),1928年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的孙津川都是寿县人。
古城寿春几经沧桑,1949年1月17日获得解放。星转斗移,岁月更新,她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