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包河公园游记(一) |
[游记]包河公园游记(一) |
2007-09-02 163.com |
包河公园游记(一) 今天老爸过来了,很久不见老爸,觉得老爸的皱纹又多了.他真的开始老了,为了我操心劳累一辈子,看着他脸上的皱纹,我的心里不禁一阵难过. 老爸说想看看老公墓,我就陪他去了那.(不过说真的,那票卖得还真挺黑的,一张就得50元,还没有导游!)虽然一下午跑了很多路,人累得快散架,但总算老爸还很开心,我觉得这也就值得了! 不过还是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这次旅游过程,呃,这样吧,还是先来一段介绍好了,省得我在这里说了半天的过程,到结尾人家给我来一句:哥哥,包公是什么人啊?? 好,那我先来跟大家说包公是什么人!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合肥),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九九九年),卒于宋仁宗嘉祜七年(公元一O六二年),享年六十四岁,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包拯少年家贫,二十八岁取进士,历任知县、知府、监察御史、转运使、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并出使过契丹,死后谥号为"孝肃"。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期颇有名望的官吏,在普通人心目中他是清官的代表,百姓称之为"包青天"。他的政绩和特点主要可归纳为:执法严明、铁面无私、关心民苦、为民清命、努力改革、兴利除弊、严惩贪污、廉洁清正。包拯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从根本上说是从维护和强化北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出发,企图用抑制和相对减轻剥削的方法来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其统治的。但他的某些主张和作法,在当时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有关包公的故事和传说自我国宋、元以后,就在民间流传开来,直至形成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形象的包公,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包公并不是在旧戏曲及一些小说里说包拯从小受父母遗弃,由包拯大嫂带养成人。事实上,包拯的幼少年时代,深受父母宠爱和教养。长大后,也极为孝顺父母。包拯的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在他二十九岁时,考中了进士。按照宋朝规定,考取进士之后,便可以做官了。我在广东肇庆(端州)包公祠里看到一份包拯做官的履历是: 1037年以前在家 1037年至1040年任天长县知县 1040年至 1042年任端州知州 1043年至 1046年 6月任监察御史,其中 1045年 8月至1046年 1月任正旦使 1046年 6月至1047年 4月任京东转运使 1047年 4 月至1048年 5月任陕西转运使 1048年 5月至1052年 3月任户部副使、知谏院 1052年 3月宋仁宗任命包拯为龙图阁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1052年 7月至1053年改官高阳关路都部兼安抚使,知瀛州。 1053年任杨州知州 1053年 11月至 1055年 12月任庐州知州 1055年12月至1056年 8月任池州知州 1056年 8月至 12月任刑部郎中、知江宁府。 1056年 12月至 1058年 6月知开封府。 1058年6月至 1062年 5月任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 1062年 5月 25日病逝于任上。 包拯死在开封。仁宗皇帝亲自到包拯家中向包拯最后一别,追认他为礼部尚书,赐谥“孝肃”,所以包拯死后又叫包孝肃。 包拯一生为朝庭出了力,也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包拯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康定元年(1040年),出任端州知州。端州出产一种有名的砚台,叫端砚。端砚每年要向朝廷进贡。由于当地官吏和豪绅等层层加码克扣,端砚的产量虽多,却变成了百姓的沉重负担。包拯下令官吏不得贪污,只能按规定数量,向朝廷进贡。而他自己,直到离开端州,也不曾要一方端砚。 2005年6月 4日我到肇庆,正值包公祠的包公金身开光,很是热闹,我在那里看了一幅画,画的是包公离任时在船上,把别人送给他的一方端砚丢到水里去了,说明包拯是清廉的。 包拯任监察御史期间,确实对北宋的内政外交,提出过许多批评和改进办法,并且还曾出使契丹(辽国),他在出使契丹时,契丹国刁 难他,他义正词严地据理力争,不卑不亢。回国后,他立即将在契丹的所见所闻,报告朝廷。他说,契丹在山西北部集结兵马,聚集粮草,其意图不可不防。他建议,一定要加强山西宋辽边境的代州(代县)、应州(应县)雁门关一带的战备,以前,契丹蚕食边境领土,是由于边防之臣胆小怕事,不敢对抗,如今应该下令边臣,让其严加防守,不能丢失一寸土地.另外,原来这里的守将,在军事上是外行,现在必须派懂得军事的人去领导指挥。这些意见得到朝廷的采纳从而加强了河北、山西的防卫.更重要的是,包拯对宋代的冗兵之害,提出了裁减“老病冗弱”的主张,以利于训练及加强战斗力。 包拯先后担任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转运使负责一路(相当于省)的财政、监察等行政事务。在地方,包拯十分重视体察民情,要求朝廷让百姓休养生息而安居乐业.两年之后,包拯被召回开封,提升为户部副使。在此期间,他曾前往河北解决军粮问题,又曾到陕西解决运城(今属山西)盐业问题。在河北,他奏请用作养马的田地,还给地方和农民。在运城,他改革盐税法令,以便利于商贩经营盐业。 出色的工作,取得利国利民的成效。 当时有个叫王逵的转运使,向皇帝告状,告的是陈州(今属河南省)地方官任中师苛剥农民,多收钱粮。在当时人心目中,任中师廉洁,王逵贪卑,这是否是恶人先告状?所以要派人去调查。许多人都畏惧王逵的权势,不愿前往。包拯为弄清真相,为民除害,毅然来到陈州,经过调查,并且掌握了证据,包拯回到首都,向皇帝报告了真实情况,实际上搜括农民,引起农民不满与无法生活的,正是王逵。包拯要求将王逵撤职,将多收钱粮还给农民。戏曲《陈州放粮》,就是依据包拯这一事迹,加以整理而成的剧作。 由于包拯出色地做了工作,朝庭对他也是重用的。他最大的官是三司使和枢密副使,大概相当于副宰相之职。这是包拯做官的顶峰,这时他也年老了。 包拯留有简短的家训说: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包拯的后代也多是好的,他们以包拯的后代为荣。广东徐闻县海安镇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这里有一条小村叫 “包宅”。据说住的是包公的后代。我到那里看过,这里近代似乎没有出过什么达官贵人,但民风朴实,在解放海南岛时,支援解放军渡海作战作出很大的贡献,有些人成为渡海英雄,有10多人为解放海南岛献出了生命,成为革命烈士,这些人是可敬的。现在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治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很有成绩。
|
转自:http://wzx19840820.blog.163.com/blog/static/229085822007716657372105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