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西山之行回忆随记》 07年7月31日下午,我们一行十余人踏着夕阳的余辉,从上海随车向苏州挺进.去苏州参加”6月19日观世音菩萨的出道生日法事”.现代的高速公路拉近了两个城市的距离.一个多小时行程,转眼古苏城展现在眼前. 我们的第一站是到苏州第一古刹-北塔感恩寺.此寺建于公元247年,在后唐吴主孙权为报母恩而建寺,占地140亩.环境优美,规模宏大.年复一年地形成了”轧八字”的文化活动.八字代表:”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孝者,孝亲尊师;弟者,兄弟友爱;忠者,忠真一如;信者,诚信处世;礼者,克守人道;义者,崇尚理性;廉者,洁身自好;耻者,有过必改;这八字是决定命运的根本要素.这八字体现高尚的荣辱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精辟概括. 傍晚, 寺方丈弘法大和尚接见了我们,为我们讲述了寺院的历史和他30年来出家修佛的经过.还请我们吃了素斋.我们在临近寺院的附近投宿了一夜.在零晨5:00就起床,5:30准时与庙宇里的僧人一起为”观世音出道生日(6月19日)做了法事.在2个小时中,僧人和俗人一起在很庄重肃穆的气氛中认真虔诚的做完了法事.随之吃了早斋饭.接着又参加了”放生仪轨”,吃完了中午的斋饭后,离开…一上午我不尽目睹并参加了这些佛事,让我看到了中国佛教界”出家人”对佛教文化的终一信仰,使我看到了庙宇僧人生活起居的现状.我也看到信男信女对佛教的虔诚之心.我很尊敬和崇拜他们为善的精神. 我们下午到第二站是到西山”资庆寺”它位于苏州西山辟静深处,我们的车驶过架越在太湖上的三座白色大桥,又走过环山之中的蜿蜒曲折的小路,前的羊肠小道无法行车了.于是我们便徒步来到了”资庆寺”.此寺相传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在文化革命时被毁,近年才刚好重建.占地20亩地.正门进如,只见正方和两侧三间庙房.是一个香火很清贫的庙宇,是一个有待再创建昔日辉煌的庙宇.我们为什么在夏天炎热的日子里,不辞辛劳的到此探查呢?是因为我们共同的一个挚友在今年3月底出家在此做尼.,就是张莉, 张莉是何许人也?她是一个30多岁年轻漂亮的女人,家庭出身优越,年轻时是一美丽的空中小姐,邂逅与沈宙结为夫妻,富有和休闲的家庭生活让她无事须须,但她有一颗善良的心,经常做善事帮助有困难的人,从不求回报,她对佛教的虔诚之心使她从信徒变成了居士,她与佛很有缘,渐渐的`她又有了出家为尼的想法,佛门的宽大欢迎她这个忠实的信徒皈依.她超脱了红尘,脱离了婚姻,抛弃了繁华富有的生活,一心弘扬佛教为己毕生的事业.她来到了苏州西山那偏僻的农村山沟里,她来到了清贫得一无所有的小庙宇,她用自己有限的财力,从引进电源开始,买起了一凳一桌,她还准备拍卖她的:几万元的手表和水貂皮大衣等贵重物品,她还要争取社会上信男信女的力量来帮助她,她一心想规划重建此庙,让它恢复历史上的辉煌.她还想有朝一日办起尼姑学佛学习班,她还想为远道来的信男信女在庙宇附近建起宿舍,使她们能静心敬佛..当我们看到了这一切,被她那崇高的理想和弘扬佛教的虔诚之心所感动,我们祝福她思想和灵魂上的升华,她的行为也使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我们怀着挚诚的祝愿,愿她心想事成…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苏州,这一天特殊的经历,使我懂得了”快乐:的价值观.所谓”快乐”的价值是随人心的执着而定的. 快乐是一种心境.也会随着人的观念而变的.当你做自己愿意做的事,你的心境一定是快乐的.那种感悟会让我们永留心间,将会影响着我们今后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