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采石矶之行

[游记]采石矶之行

2007-07-16    blogcn.com

采石矶之行

朋友上班的地方就是马鞍山风景区,采石矶这边.一日闲来没事,就一个人游玩采石矶去了.

采石矶原名牛渚矶,位于翠螺山西麓临江处,高约50米,突兀江流,峭壁嶙峋,有“千古一秀”之美称,被誉为江南著名的风景胜地。1987年被列为省级第一批风景名胜区。

采石矶与岳阳的城陵矶、南京的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而采石矶尤以山势险峻,风光旖旎而名闻遐迩。早在1400年前,南朝萧梁诗人王僧孺就赞誉采石矶危岛耸峙,枫林如画”。唐代大诗人李白誉为“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乱石流江间回波自成浪”。

采石矶,不仅以得天独厚的山水而驰名中外,而且以其雄踞长江南北之险,扼守东西咽喉之冲而为古今重要津梁渡口。采石矶又地扼长江天险,为历代兵家争夺之地,历史上许多战争都与采石矶有关。《后汉书》云:“丹阳疆域独称,南有牛渚,东吴每宿重兵其地。”东汉末年,孙策曾于此大破刘繇的牛渚 营,奠定了东吴立国之基。东吴名将周瑜、陆逊都曾屯兵于此。东晋镇西将军谢尚镇守采石,曾于此筑城设防。隋大将韩擒虎渡江拔牛渚灭陈朝,北宋大将曹彬攻克采石灭南唐,南宋虞允文在采石大败金兵,元末朱元璋、常遇春三打采石矶,破陈友谅之兵,群雄纷争,战事连绵,为采石矶增添了无数神奇色彩。

采石矶风姿绰约,名震四方,千百年来声誉不衰,还因为与唐代大诗人李白名安紧密惠连。李白曾多次登矶游览,写下《横江词》、《牛渚矶》、《夜泊牛渚怀古》等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一带还流传着李白身着宫锦袍泛舟赏月及跳江捉月、骑鲸上天的动人传说。历代文人白居易、刘禹锡、沈括、梅尧臣、陆游、文天祥等也曾到此温游,留下许多诗赋题咏。

太白楼
位于古镇采石矶西南一公里处,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浓荫蔟拥是一座金壁辉煌,宏伟壮丽的古建筑。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腾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太白楼原名谪仙楼。

旧志载,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因记载过简,不得其详。目前能够确认兴建较早的时间为明正统五年。是年,工部右侍郎周枕命广济寺僧修惠于寺前建清风亭的同时,在寺前建谪仙楼,肖太白像祭祀于楼上。清康熙元年,太平知府胡季瀛重建,易名为“太白楼”,又将神霄宫旁的李白祠移建于此,形成楼阁和璧的格局。咸丰年间,毁于战火。现存太白楼系光绪三年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捐资重建。新中国成立后,几经周折修葺,面貌一新。1956年, 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白楼高十八米,长三十四米,宽十七米,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主楼底层为青石垒砌,二、三层系木质结构,飞檐镶以金色剪边,歇山屋面铺设黄色琉璃瓦,简瓦滴水饰物有鳌鱼走兽,造型古补典雅,挺拔壮观,给人以肃穆庄重之感。太白楼大门门额上蓝底金书“唐李公青莲祠”,门两侧蹲一对石狮,雕刻精细,形态活泼。进门两壁回廊嵌有清代重建纪事及李白生平碑刻。三楼檐下高悬“太白楼”匾额,字体遒劲,为郭沫若手笔。缘楼内木梯而上三楼推窗远眺,但见长江如练,白帆点点。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祠顺应地势,就坡而建,借回廊与前楼二层相连

loading...

转自:http://www.blogcn.com/u/72/65/bluestone20/blog/32856796.html42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