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今为浙江省德清县县治所在地,现德清县由原武康、德清两县合并而成。历史上的武康县建置始于三国吴黄武元年(222),至唐代天授二年(691)分武康县以东17乡另置德清县,以后两县分治,直到1958年又合并,仍称德清县。 县境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的西部,地形属于浙江西部山区向东部平原的过渡地带,即以武康为中心。武康以西天目山群山逶迤,至此已是强弩之末,形成了以莫干山为主的低山丘陵地貌 ;武康以东是一望无垠的杭嘉湖、长江三角洲江南平原水乡。境内主要河流有东苕溪,自南而北穿越县境往北汇入太湖,京杭运河斜贯县之东南,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网。山川之利兼而有之,这里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武康石的产地,史称“武康石”。广义上的武康石有建筑石材与园林叠山用材两种。 一、武康石的种类 武康石建筑用材是一种属于火山喷出岩中的融结凝灰岩,它的质地硬度适中,与古代采矿技术、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自然状态多数呈淡紫色,少数呈黄褐色,但表面一经风雨侵蚀就氧化成美丽的紫色,在古代紫色象征着祥瑞,因此人们习惯把这一类石称“武康紫石”。这一类石纹理清晰,可以采伐成大型的各种建筑材料,同时也能雕琢出复杂的艺术图案。它略具吸水性,湿润的岩体常有藤蔓攀援,苔藓衍生,给人以古朴之美。武康石是一种砂岩,即使加工非常平整,表面仍具涩性,雨中踏于其上也不会滑溜,是古桥梁的优秀石材。在秀丽的杭嘉湖乃至长江三角洲水乡泽国,用武康石构筑的古桥梁如同一道道紫色的彩虹,至今已经成为当地珍贵的文物古建筑、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方水土历史的见证。它不仅是沟通津衢之枢纽,而且承载了历史的重荷。巍巍钱塘江百里石塘,武康紫石与其他地区的多种石质的条石被铁锭永固在一起,筑起抵御江潮的伟岸。甚至在千里之外的洪泽湖大堤,即古称的高家堰,同样也能找到它的踪迹。武康紫石还被广泛地用于其他古建筑,如古寺庙台基、石塔、古镇驳岸,甚至佛像。 另一类是园林叠山用石,色泽黄褐,属于地表风化岩,纹理不清,块状形态不规则。据文献记载和实物考证,均用于园林叠山,如著名的上海豫园大假山等。园艺界习惯把这一类石称作“武康黄石”。还有一种属于海相硅质岩,色泽灰黑,是园林叠山的良好材料。江苏、上海等地石材资源较少,或有石无材,或有石难材。但是,他们对石却颇有研究,在文物资料甚至文保单位碑记说明中多能见到“武康石”、“青石”、“花岗岩”等石的名字。笔者能结合文献资料、石宕遗址、水乡古桥等写成此文,从中也是得益于江苏同行的资料启示。 二、武康石名字的由来 武康石的名字较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有宋代杜绾所撰《云林石谱》,该书三卷,汇载石品达116种之多,并记其产地、采法、石状、品评高下等,其中就有“湖州武康石”的记载,并说“采石人入穴,石多卧生甚广,度奇巧处以铁錾揭取之,石性扁侧,多涮道摺叠势,浙中假山藉此”。 明代上海豫园主人潘允端在《豫园记》中云:“累武康石为山,峻秀润,颇惬观赏……” 清代道光《武康县志》著录有清初顺治间邑人潘汝奇《石山谣》一首:“宋代花石纲,志载武康石。大内艮岳高,采用或不恤。至今黄绫封,光彩被石壁。圣代重爱民,一物不轻入。四海贺宴然,山林各保摄。忽闻采过山,天子诏不及。兹土岂无灵,一任遭恶劣。”这首民谣把武康石的名字追溯到了北宋时期,说的是北宋末年宋徽宗的极度腐朽糜烂,他为了在东京(今河南开封)营建“寿山艮岳”,不惜劳民伤财,使朱主持苏杭应奉局,凡民间奇石异木可用者,即劫往东京,沿大运河运送的船队号称“花石纲”。《宋史"朱传》:“民家一石一木稍甚,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识,未即取,使护之,微不谨,即被以大不恭罪及发。”又:“凿山辇石,虽在江湖不测之渊,百计取之,必出乃止。”是时,吴越困于花石之忧,人民不胜其苦。《武康县志》又引《石谱》:“(武康)铜官山石空灵多,穷人取之以垒作假山,宋宣和时押运者具牒,以为此项石虫蛀不中用,闻者笑之,然亦山之幸也。”从上述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曾被“黄绫封识”的武康石多数是受文人偏爱的园林假山用石,记载较详,而对于唐宋以来被大量开采用于建筑的武康紫石却疏于记述。 武康的石建筑用石见于记载的有明代万历《湖州府志》:“武康石大而近粗,青石出黄山桥,蛮石出乔木山。”“蛮石”是当地人对建筑石材的俗称。 清代瞿均廉撰《海塘录》:“雍正十三年秋八月命大学士嵇曾筠总理海塘事,大学士嵇曾筠言:塘工需用条石甚多,非一山所能采办,山阴、武康两县距海宁就近,苏州、洞庭(山)等处路程较远,分别给山价水脚,自七钱三厘至七钱七分三厘不等……”《海塘录》又记:“明成化十三年二月海决,佥事钱山采石临平、安吉诸山。”武康地处临平与安吉之间,明代采石当在“诸山”之中。《武康县志》著录有自明代万历至清代道光期间《禁石宕文》6篇,明万历《禁石宕文》称当时“各据山头,广招石匠,斤椎斧伐,日夕无休”,“高山之巅变成深坑,秀削之峰夷为平址”,“言公取,或以海塘为名,或以修城为目,捧檄而来……”清代康熙《禁石宕文》:“康熙五十三年,山盱县丞施宗周以修筑淮安高家堰来武邑采办。”据考证,高家堰就是位于江苏淮安、盱眙之间的今洪泽湖大堤。如此重要的水利工程,竟不远千里沿大运河来武康采石,可见武康石知名度之高。又有清代嘉庆《详止采石文略》:“从前海塘需石实因钦办要工,他若桥梁等工从未在禁山开采,今郡西横渚塘桥石料,据董事陈焯等称,非武邑无从采办……” 综上所述,武康石至迟在北宋时期已经成名,它包括园林假山石、建筑石两种。前者多见于文献著录,但罕见于实物。后者虽疏于记载,却多见于实物史迹。它们都拥有一个名字——武康石。 三、古代石宕调查 从武康镇东郊起有一片方圆约60平方公里的丘陵山地,分属武康镇新龙村、虎山村、丁墓村,三合乡石溪坞村、塔山村、二都村等。除此以外还有干山镇刘桥村连山、蠡山、西茅山等地。现已调查发现的古石宕群有:防风山石宕群、虎山、狮山、塔山石宕群和蠡山、西茅山石宕群。这些丘陵山地海拔一般从几十米到一百多米。经实地考察,先后发现记录的古石宕有50余处,其中不包括被现代石矿毁掉的古石宕。这些古石宕中除防风山石宕群以外,其余如虎山、狮山、塔山等山名及采石历史,在清代道光《武康县志》著录的历代《禁石宕文》中都有间接记载。已经发现的古石宕,其开采方式基本以露天开采为主,洞穴石宕也有发现。其中较大规模的几处古石宕在浙江省测绘局1987年航摄地形图中均有标识,被称以“坑穴”、“山洞”或“石质无滩陡岸”。 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古石宕特点主要有:(1)接近于河流,以便于运输。(2)一般位于山势陡峭处,以利于作阶梯状采伐,同时往下运输时可利用山势自然滚落,省工省力。(3)古石宕岩体均留有明显的斑斑铁锥痕,石宕的下方多见大面积的片状宕渣堆积。(4)没有规划,无论是山坡、山腰、山顶多见无规律地采伐,较大的石宕一般石质优良,被废弃的往往石质较差。(5)有些石宕多把整座山采伐完后,再往下深层采伐,形成很大很深的水塘。现选择较典型的古石宕并结合地方志记载概述如下。 (一)防风山古石宕遗址群 防风山,又名封山,位于武康以东约8公里处,海拔131米。唐代《元和郡县志》:“封山在(武康)县东十八里,《家语》云:封禺之山,防风氏国也。”宋《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四:“武康县防风山在县东一十八里,先名封山,唐天宝六年敕改焉,其一名风公山,一名风渚山,古防风氏之国。风公者,以其山上有风公祠。风渚者,以其下有风渚水。封山者,以其禁采樵鱼猎也。”宋代《余志英》:“古防风氏国所封之地,官禁樵采,故名。” 因防风山是先秦文献记载“禹会诸侯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诛而戮之”中防风氏、防风国所在之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今山下仍有防风庙,庙内有五代吴越王钱《风山灵德王庙记》碑石一方。唐《郡县志》称其为“封山”,宋《寰宇记》说是唐天宝琉敕改为“防风山”,至于封山之因,唐宋文献均记是“禁樵采”。这说明防风山自唐以来已多次禁止采石伐薪,原因就是此山曾为防风氏国所在。 在调查中发现,整座山几乎是“体无完肤”,此山以露天宕开采为主,也有洞穴宕,沿山坡有厚达数米的片状宕渣堆积。可能因禁采时代较早,明清地方志均无记载,清初康熙二年(1663)武康知县吴康侯已经将该山古石宕作胜景游览并作记。我们不妨沿着他的《封山记略》作一番古石宕调查:“……登而上有石穴,搓牙中积水寒,仙鼠窟之。又东上为封公洞,俗呼蝙蝠洞,岩窦轩翥,高可三四丈,如堂皇然,其中可陈百席。出洞之左又上为石,三面石壁如削,独亏其阳,水清以深,野人云龙池也。又折而上石壁壮观,如双阙对峙,其后环周如障,其中积水为池,有竹桥从池面渡,复立木缘梯而升,右岩壁罅处嵌空如屋室,可蔽风雨,宴座其中,其下游人为石嘴隐蔽弗见,使断桥抉梯,隔绝红尘。又西为泗水庵,庵后石壁突兀。西登半里许,两岑岸立,中贯一石,如梁可渡,下临绝壑,曰仙人桥。渡桥而上为百丈潭,四周皆绝壁,而启一隅高峰排云,寒泉隐日,投于小石,众然音答,日卓午,游鱼漾影可指数也。大抵泉石幽奇,独立,惟封山特异。”吴康侯所讲的封公洞、石、龙池、石屋、仙人桥、百丈潭等,经调查无非是石宕遗址罢了。因这里的山脉山脊弧线多见平缓,吴康侯惊叹“惟封山特异”,说明这里的采石史至清初时早已被人遗忘。1996年当地政府为了开发旅游,筹资去“封公洞”探险,沿斜坡向下清理宕渣近百米,后担心塌方而终止。洞内凿痕累累,洞深几许,至今存谜。另有一处称为“小蝙蝠洞”,2001年开发成旅游景点,在清理洞穴宕渣时曾出土铁锥2只,当地人称作“石蟹”,这是一种剖石工具,现藏德清县博物馆。该洞穴石宕面积约300平方米,高约5米。在百丈潭,从岩壁遗留痕迹可看出这是一处采伐大型石材的地点,一条弧弓形桥拱石长约1.5米,竟有弧形成排的铁锥痕18只,却终因采伐时失败而弃之。在防风山南麓的上渚河上,有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的寿昌桥,紫石,单孔弧拱,形制较大,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其石材应取自咫尺相隔的防风山。据清道光《武康县志》记载,仅武康一县的桥梁之中,建于两宋至元代的就多达60座,其中北宋12座,南宋35座,元代13座,这为其他地区同一时期所罕见。武康石及武康的桥因此声名远扬,苏、锡、沪等江南水乡古镇纷纷来此采办桥梁(下文论及)。综上所述,防风山采石盛于两宋至元,其开采初始可能至唐代。由于山麓防风庙“明洪武四年,而神亦载在祀典,设封守,禁樵采”(明沈缚《防风氏庙记》)的原因,至迟于明代终于被官方禁采。武康石的开采中心因此转移到了狮山、塔山、虎山等地。 (二)狮、虎、塔山古石宕群 至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武康县东一带被称为“石山”,并无狮山、虎山之名。狮山、虎山之名是因采石后的山体形似狮虎而得名。 清康熙十五年(1676),武康知县冯圣泽《禁石宕文略》载:“开采之山近县五里,前知县周宗建为地方申请勒禁,而卑职于开采之始亦请宪台禁止者也,夫前朝自麓而及腰,今且自腰及顶,前朝犹自皮而及骨,今且白骨及心。” 清代康熙五十三年(1714),武康知县史秉直《详止采石文略》载:“狮虎诸山,确系县署龙沙,坟墓稠密,为东南二乡万有余户生齿所自出,一经锥凿,不特断县治龙脉,且断东南万户之吭,去冬淮安修砌高家堰,委山盱县丞采办。今采取诸人倏去倏来,随采随卖……” 清乾隆十四年(1749),知县庄纶渭《禁石宕碑文略》:“……今特约为四禁,一曰居山诸民无得贪利租赁。二曰游民无得串合潜窝。三曰毋得借海塘工料影射。四曰毋得借桥梁等修造煽诱。” 清嘉庆十六年(1811),武康知县龚《详止采石文略》:“今郡西建横渚塘桥,乌程董事呈府批准采石。悉从前海塘需石先后开采三次,实因钦办要工,他若桥梁等工从未在禁山开采……既有修桥驰禁,狮塔二山终无封禁之日。” 清道光二年(1822),武康知县庆辰《详止采石文》:“……乾隆二十五年(1760)钦奉谕旨,海宁柴工改建鱼鳞石塘,奉檄采取,开凿之际疾疫众生,奸盗四起,四十七年(1782)仍即封禁,民气稍苏。嘉庆五年(1800)海盐修塘移知采石,上海、海盐修塘奸匠声串嘉(兴)府门丁,蒙蔽宪聪,私自来武檄派前知县徐押令宕户开采,领四百丈塘石价银……” 狮、虎、塔诸山均为海拔百米上下的丘陵,尤其是狮山,现突兀于山脊中段的一块巨石,高20余米,是采石所遗留的,它忠实地记录着该山在未开采前的等高,可见其开采量是十分巨大的。狮山沿山坡另发现的古石宕有:山宕里石宕群,方家坞、叶家坞、草帽坞、大箬坞、琪王坞石宕群,德正寺周围的石宕群等。在虎山发现有蔡家宕等6处。塔山又名云岫山,发现有石门洞宕、外石门宕、杀牛宕、丁家宕、吴家宕、石溪坞宕、扇子叶宕等。这些古石宕均为露天采伐,其下方均有堆积如山的片状宕渣。沿山坡的石宕坑往往已积水成潭,其深度以及是否有洞穴宕一时难以调查清楚。根据古石宕遗留的痕迹,可见大多是用开采小型块状石材的,一般可用于堤塘驳岸、桥梁金刚墙及房屋基石等。而石门洞宕是一处采伐大型条石的古宕,现遗留的一大型条石长7.6米、宽0.74米。外石门宕有采伐拱形桥拱石的遗迹,里石门有一绝壁,溪水自高处跌落约十余米,形成瀑布。这里是通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云岫禅寺的必经之路,这些石宕遗址早已与古刹一起成为古迹。清康熙武康知县吴康侯《云岫山纪略》中就有描述:“策杖而登,冈峦始峻,一里余至石壁下,两壁相向如门,直劈如仞。过石门盘磴而上,远见飞泉如练泻出崖上,直坠石井,瀑声如雷……又里许,始至云岫山寺。”又说,“闻形家言:云岫石门向系连山高岭,壁立如屏,为寺右臂回抱,唐宋以来入寺北从左方入山门,明万历凿石门,寺一度遂残废。”石溪坞宕已被现代石矿破坏,至今尚在开采,石质纹理清晰,色泽淡紫色,即使爆破开采,仍见大量巨石,近年来上海文物部门在维修金泽镇宋代普济桥文物古桥梁时,为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还来此矿采购武康石。近来湖州市文物部门也来此矿采办武康石,用于维修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潮音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