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25日九龙瀑—石人山穿越游记 (图文版) 24晚8时,童心大哥带队出发,会同漯河心飞翔等5人,平顶山潇洒至尊等5人,三地共聚,一行21人。凌晨1时30分,到达南阳南召县马柿萍乡张庄村,于九龙瀑入口一农家饭店扎营。此处仅此一户人家,山溪自房屋台阶下绕过,水流声深沉。经5个多小时行车,大家均感乏累,简单饮食,便撑帐休息。片刻的喧闹,山村恢复了原有的宁静。漫天繁星下,伴着哗哗的水流声,大家很快进入了梦想。 6点多,朝阳已经揉着惺松的睡眼,在东天朦胧的薄雾中起身;它仿佛也喜欢赖床,裹着朝云,头在外面探着,身子却依然被覆,并且不断地翻转、屈伸,极尽慵懒之态。四周的群山被淡淡的晨雾笼罩,整个山谷清新而宁静。房脚下的溪流上升腾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大大小小的石头置于其中,水流从石缝中缓缓流淌。农家是一两层小楼,依势而建,上层前方是停车场;下层靠着垂直下来的石壁建造,有4个客房,一个客厅。从上层下来有一石阶,石阶口有一株桃树,枝头布满花蕾;树根处单单伸出一支,桃花已全放,粉红的花朵在晨风中轻轻摇摆,娇弱喜人;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露水,细看来,仿佛不是露珠,点点似美人泪。 天边的朝霞越来越红,天空也越来越亮,再一番挣扎,终于,朝阳从云霞中跳了出来;朝阳仿佛孩童,一旦精神起来便不可收拾,它伸展开万千条手臂,把霞光洒向大地的各个角落。山谷顿时开朗起来。大家也已起身,各自收拾着自己的东西。五颜六色的各式的帐篷整齐的排列在屋顶和山脚,阳光照在上面,显得光灿灿的。停车场上布满浅黄的衰草,新草还未长出。吃过饭的人整好装备,坐在草地上靠着背包,享受着暖暖的阳光。 8点,大家集合完毕,整装出发。 九龙瀑,故其名曰,从山顶而下九道瀑布,各有特色,是河南境内较集中的一个瀑布群。我们自山门依山壁拾阶而上,山路阴晦,阶旁遍开迎春花,新草吐露。左侧是山流,水声清越。山流两岸的石壁的多有“龙”字的雕刻,或草或隶。行不数步,一瀑布现于眼前,水流不大,落差亦不高;右侧一平坦垂直的石壁上题“九龙瀑布群”几个字样,并有小字为景区介绍。一路山势颇陡,且一直攀爬,颇有点疲惫。在一空旷明亮处,遇桃树两株,长于峭壁之中,欲飞于空谷之内,迎风招展,粉面盈盈;有蜂蝶戏于期间;天空清朗,在浅蓝色的天幕下,桃花越发娇艳。一行人于是在此休息,喜欢上镜的纷纷拍照留念。 此时,太阳已经翻过远处的山头,给群山铺上了层薄薄的金;阳光由远及近,变幻着不同的色彩;近处的空气中,能够清晰的看到游丝舞蹈;远处的山中,还残留着些许的雾气。 几番曲折,远远望见一白练从峭壁上奔泻而下,形似蛟龙,声如雷动。待走进,一圆石立于瀑前,上题三字“白龙瀑”。此瀑不宽,落差却有20多米,潭小且浅,清澈见底,鹅卵石布于其中。 歇毕,继续上路。 3月的山还是以黄色为主色调,浅黄的石,土黄的地,褐黄的叶;但有绿色的松、柳,红色的花,白色的水,虽不多,但颇集中,点缀山上,倒另有一番风趣。登阶而行,一会儿是两行柳树,新绿欲滴,弱“臂”扶风;一会儿是一片山玉珠林,微蕊轻吐,淡香沁脾。 再至一瀑,瀑无奇,然清潭却有些味道。潭中央有一柳,风姿婆娑,楚楚动人。瀑布对岸有一株山玉珠,形体巨大,根植于东面岩壁,枝干向西伸展,越过石阶,张于潭上,把其下的潭水映成金黄色。我想,不如就叫此瀑“黄潭瀑”吧。 过“黄潭瀑”,走山谷,越山脊,忽觉凉风扑面而来,夹杂着细碎的水珠,顿觉浑身清爽,疲累顿消。急转过去,这才发现深入山体处藏着一瀑。瀑前有一石桥,由人工砌成的石墩排列而成,两边用铁栏杆围护。立于瀑下,凭水临风,依栏远眺,甚是惬意。 又行数里,至一路口。路分东西两条,东路为主道,西路通往九龙瀑之最——天龙瀑。西行,溪流被茂密的芦苇遮掩,只闻水声,不见水流。又行数步,不觉水声隆隆,有万马奔腾之势。穿过芦苇林,眼前突然开阔,此处三面皆是峭壁,石壁垂直平整,只见一片巨流从峭壁中间一处破空咆哮而下,铺天盖地倾泻到深潭之中,激起惊天巨响,真个如飞龙啸天。天龙瀑两边的石壁大都呈黑褐色,由此可知,汛期的天龙瀑应是另一番气势。 由天龙瀑折回,走东路,其余四瀑各有风采,不一一详诉。 时近正午,日上中天。太阳把阳光洒在山谷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树木、岩石都显得轮廓清晰。潭溪在阳光下闪射着片片波光,仿佛满天繁星,却比星星更大、更亮。潭底布满了大小的圆石,深绿的,浅绿的,淡黄的;光线音符般不停得在水中翻动、跳跃,把潭底演奏成了光与绿的交响乐。 过了九龙瀑,皆原始山路。溯流而上,踏溪而行,无阴翳之所,在光照下午餐。午后天空一碧,随意涂抹着几处云彩,正中央悬着弯月,甚是有趣。下午一路大多溯溪,最后一段无水,路上铺满黄叶。几处山阴滞留积雪,覆草掩道,黄蒿映日,斜影斑驳。干枯的树枝在阳光下斑斑点点,仿佛挂了层冰凌。 五点半至二萍村,在一农户屋顶扎营。暮色中,烹肴置酒,乱觥交错,不多时,便醉眼迷蒙,软步如泥。夜色沉沉,众人早息。 二日,从二萍村后山东行,一路溯溪,时有积雪。至石人山揽胜台,有左右二路。右路为深雪所覆,向导言唯此路为下山之路,但路险不能行,欲返回。余轻装试路,雪酥松不滑,唯中间一处结冰难行。远处一峰为观景台,余急行而至。立高台,顾目而望,只见四面环山,错落有致;山峰俊秀,青松挺立;日光普照,远近分阳阴二极。确有黄山之灵气。此处已无雪路,于是返揽胜台,带队沿雪路进发。向导原路而返。过红枫缆车台,得下山路,然被积雪所覆,甚是难行。于是返红枫,坐缆车而下。至将军桥,距山门还有十公里,观天色将暮,便乘车下山。 天已暮,车返行,群山在暮色中淡然渐远,翘首回望,仿佛还能听到山中传来的隐约的欢笑。 许昌追风户外青竹帮 白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