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黄山游记——宏村HONGVILLAGE |
[游记]黄山游记——宏村HONGVILLAGE |
2007-11-27 live.com |
10/31/2007 HONG VILLAGE 最终还是选择了黄山作为我心灵洗礼的教堂。 行程决定的很匆忙,周一决定,周二买票,周三出发。突然有些自豪。终于不再是那个犹豫不决的我了,风风火火让我感觉到的是爽之又爽的爽快。 12个小时的火车车程在无比嘈杂的聊天声、孩子嘈杂声和车轮滚动声中不紧不慢的度过。到达黄山市大约在上午10点左右,天有点阴沉,感觉还挺舒适。车上认识了一位上海摄影师李哥,一位北京小婶唐姐,还有一位山东大妹小迟,再加上我和R同学,正好一个五人行。听从摄影师李哥的意见,决定先去宏村看看马头墙的徽州建筑。 1小时去宏村的路途,天时而小雨,时而放晴,内心不由得阵阵担心。之前就查询过黄山的天气,仿佛近五天内都是阴雨。只好默默起到这次黄山之行不要成为一个泡影。早上在火车上时和李哥聊过一会,是个酷爱旅游的摄影师,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结交了许多朋友。果然名不虚传,一路上便同车上的当地人聊了个烂熟,从而也就解决了许多在宏村游玩和食宿的问题了。 经介绍去了一家当地饭馆,名字忘了,他们的农家菜倒是让我记忆犹新。首当其冲是当地特产臭鳜鱼,绝对是味美肉嫩,闻着也不是特别臭,特别是在经历车途奔波之后,绝对能让你食欲旺盛,饭量递增的美味佳肴。别的还有当地的蕨菜和豆腐干,也是很独特。恕我的文字在美食面前显得势单力薄了,或许的确是此种美味之级别甚难描述,总之,嘴馋的看客们还是去当地嘴尝为实吧。 进宏村的门票打了个二五折,着实省了不少。来时路上已见到不少白壁马头墙,就小小兴奋了一把。而一进村门,层层叠叠的墙头令我叹为观止。立刻掏出了相机狂恰了一通。沿着正对村门的一条小巷慢慢朝里走,在稀疏的人群中穿梭,头上顶着一片黯然的天空,不由得想起了今年的朱家角之行。的确,古村,古镇,多少有那么点相似之处,古民居,深巷,池塘,流水,小桥,江南的画境就是这样构成的。只是对于宏村,或者说徽州的古村,特有的白壁马头墙,则如同绸缎上精致的刺绣,使之显得如此精致和独特。先来到了村南的书院,进门是个天井,高台上整齐摆放了几张桌椅,后墙上是朱子的治家格言,“志道堂”三个打字清晰的写在上方的牌匾上,虽然没有先生和学子,朗朗书声却仿佛在耳边萦回。小小的书院,谈不上多厚的文化底蕴,却透着浓烈的文化气息,这种感觉,强烈的如同当年在白鹿洞书院暑学之旅。 离开书院,来到了南湖。导游说村里的一切都是按照牛的形状设计的。我没有太多关注这些,只觉得美的很自然,不造作。湖里有鲤鱼,鸭禽,鸳鸯,败荷,湖面上有座小小的拱桥和一条通行两岸的小径,湖的一边是堤岸,有着来往的行人和葱郁的树木,湖的另一边是房屋,徽州特色的建筑。岸上景色的照映在水面,留下动荡的倒影;水面的景物反射于岸边,映射着闪烁的光点。突然发现自己很笨拙,只会说“美”,而此时用“美”字似乎又贬低了此刻此景,无法诠释其精致与奇妙。其实,湖水,树木,桥梁,荷叶,鱼鸭,行人,都是如此的平淡无奇,但如此精巧的结合,再加上白壁建筑的映衬,则让这一切变得神奇,神奇的像一盆充满生命的盆景,让人有想去摆弄的冲动。虽然时值秋日,却仿佛感受到了几分春天的生机。 为了不让自己继续冲动破坏了这幅盆景,我们不再继续留恋,进村。李哥曾来过宏村。于是带我们去寻找那个让他无法忘却的祠堂。只是村里的巷陌实在错落无致,几个圈子转下来后,终于在当地居民的指点下找到了祠堂。祠堂的门口有个半月形的池塘,将四周的屋子全部倒映在水上,于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都是一副活生生的水墨画。这也就导致了物及其数的学子来此写生作画了。只是他们永远的画永远也不及你亲眼所见的,这样具有生命的池塘,房屋和青石路。 李哥说,徽州的古村很多,之所以选择宏村,就是因为它的水。的确,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拥有水,才拥有生命,才孕育了这样生气的村庄。除了南湖和池塘,小巷,房屋边都不时的可以看到清晰的泉水,村民会在里面洗衣刷碗,这样的景象如今仿佛并不多见。一时兴起,拿起相机对着一位正在洗衣的老妇刚要按下快门,不料老妇顿时大嚷,见这阵势我也只好作罢。 宏村不大,但可以观赏的地方挺多,然而,白天的形成似乎并不尽兴,于是在李哥和唐姐的再三坚持下,我们选择住在村里,等天黑看看月光下的宏村的特别之处。 在吃过村民做的农家菜之后,我们依旧带着几分食欲兴冲冲的穿进了宏村的巷子。依旧先来到了南湖。印象最深的是湖面的荷叶,白天的碧绿变成夜晚的墨绿,时值九月十五,银盘似的月亮将最充足月光肆意的倾泻在每片荷叶上,恍然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顿时才明白当年朱学子欣喜之情,不由感叹自己对文字实是感冒,如此美妙的意境,竟错过了十几年。 依旧花了点功夫来到到祠堂,五个人不约而同的在水中找起了月亮,双月同现的景像,在这样的小村,显得格外耀眼。不由得痛恨自己的相机不够专业,这样的夜景无法捕捉,实是可惜至极。和祠堂边的一个小茶楼的主人攀谈了几句,原来是族长的第十九代传人了,给我们讲了许多宏村的历史,和徽州建筑的来历,只是无法一一复述了。 天有些冷了,次日预定的行程是上山,于是准备回到住处早点休息。归途中偶然回顾,墙头映衬着月光,正如一匹匹马头脱缰欲驰,心间油然而起,不得不佩服其这帮聪明的徽州生意人。
|
转自:http://haxun82621.spaces.live.com/Blog/cns!ADE7E08234834469!913.entry33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