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留给我印象,斑驳褪色的墙壁,甚至有大火焚烧过的妖娆身姿;远山近水,云蒸霞蔚,古徽州式民居建筑错落有致,一座画桥直通村落。站在桥上,一切清新水墨尽收眼底,谁是谁的风景,谁是谁的画?我迷惑了~~ 宏村,在我看来,文化的沉淀比风景更让我感动。 宏村,是一铲挖下去就能溢出文化的地方,它卧虎藏龙!家家户户,老弱妇孺仿佛都十身怀绝技!竹雕,这门民间艺术在这里很盛行,正是宏村这种特殊的民族文化氛围,才得以保留了中华民族的众多传统技艺。作为一个对中国民俗文化有着深沉感情的人来说,我很感谢宏村,很感谢这些手拿刻刀的技师!即使,我知道我没有这种资格,可笑的心态! 可是,宁静的宏村,开始喧闹,开始绚烂,淳朴村民歇斯底里的叫卖声,所谓徽派竹雕传人的呼喊声,让我无法同这淡泊的山水民居联系在一起。曾经,我观赏店铺里的竹雕,很精致很细密,让人啧啧称赞。梅兰竹菊,圣人飞天~~~等等的等等,让我心升感动。可是,老板的炫耀,老板的劝说,老板满身的铜臭味道骤然间掩去了竹子那翠绿闲适淡漠一切的香味。我伤心了,失落了。 踏着步子,继续行走,我觉得自己在寻觅,寻找什么!?他!一个小小的技师,坐在窄小的破落的房门口,戴着厚厚的眼镜,由于板凳很小,他坐在那里,身体蜷缩的正合适,腿上搭盖着一块厚厚的深蓝色麻布,脏脏的,也布满了竹屑,他右手拿着一个小小的刻刀,,左手拿着一段需要雕刻的竹子,好像在刻宏村山水,他缄默的,沉寂的,窄窄的巷子口,游人熙熙攘攘,他却从来没有抬过头,除非有游客询问~~ 他没有富丽堂皇的店铺,或许也没有那个老板嘴里炫耀的百十人的家族作坊,但是他有一种叫做淡薄名利的东西,最起码,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对文化的执着,对民族文化的坚守!他不愧手拿刻刀,不愧身在宏村! 在宏村,还有一种时尚的风景--写生!由于宏村特别的建筑构造,奇特的错落水系设计,清新淡雅的山水风景,这里成了许多学生、老师、绘画爱好者写生的好地方!艺术系的学生,永远都是那样的跟随着时尚的潮流,个性的发型,夸张的配饰,混搭出的让人耳目一新的穿衣风格,让人觉得这是宏村本身不能具有的青春气息。看到他们时,他们要么低头调色,要么抬头看风景建筑,要么就是平视着往画板上着色,寥寥几笔,宏村的景色便跃然纸上,画里没有人,只有景,也许是老师的要求,也许是对喧闹宏村的一种有力讽刺,更也许是对宁静宏村的另一种意义上的祝福!他们也是静静的,做着写生该做的步骤,游客的嬉戏喧闹,他们充耳不闻,年轻的气息如此淡定,让我为宏村感动!他们画着宏村的风景,他们却也成了宏村的风景!留住宏村的美,和那一湾淡薄的湖水,还有一种悠久到墙壁斑驳,床木腐朽但却仍然绚烂的徽州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