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黄山日记(上) |
[游记]游黄山日记(上) |
2007-07-23 sina.com.cn |
2006年12月6日 周三 阴 早5时33分,乘火车到芜湖,旋即转乘汽车奔黄山。一路上,树木、民居、田畴尚未醒来。7时许,尖于安徽泾县某餐馆。此地乃皖南事变发生地,当地人告诉我,事变的发生地云岭就在西边不远处。1941年1月,叶挺、项英率新四军9000余人,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被国民党军所围,激战7昼夜,7000多新四军将士遇难。外敌入侵,同室操戈,可付一叹。 10点30分到黄山,在景区某饭馆吃过午饭。11时30分,坐索道上山,后复登山,12时30分到迎客松。随意拍摄几张照片后,又是上山下山。 在古代的文人中,我很喜欢徐霞客。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旅行家出身于明朝耕读世家,少年时代便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远大志向。当时的文人均孜孜以求于科举功名,以为进身之道,而徐霞客却反其道而行之,22岁毅然放弃了举业,开始了“问奇于名山大川”野外考察和旅游探险活动。这不是一件多么好玩的事,没有特立独行的追求和旨趣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是很难办到的。在30多年的游历中,他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在大西南考察时,掉进江里险些淹死,最后在考察路上一病不起,可以说死生以之。其间,他的足迹遍及19个省大半个中国,以日记体写下的《徐霞客游记》煌煌60多万言,是我国历史上考察华夏地质地貌的大著作,可谓空前,也堪称绝后。在日记中,他以雄奇、奔放、明朗、优美的文笔描绘了祖国的山川风物,更重要的是,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山川的强烈感情,可见他常常把自己的心志、情感与美丽的山水互相映照,读来令人感奋不已。比如,他第二次游黄山时,登上莲花峰,激动地写道:“……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欲舞!”文字之优美,感情之饱满,我看了那么多游记,无有出其右者。 因受徐霞客的影响,我最爱登山,讨厌钻进索道上吊着的铁笼子,我以为那种“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的意境是一个旅行者应有的胸怀,否则就只是花钱劳神到野地里瞎转而已。学生时代,曾与同学一起游孟子故乡——山东邹城,登峄山,峄山不高,但怪石磷峋,我们舍石板路,专找没有路的地方上山,粗重的呼吸,淋漓的汗水,凉爽的山风,让人畅快无比。相比之下,黄山更难登,寻常山峰只是一直向上攀登,黄山是上而复下,下而复上,一路上,真像徐霞客写的,奇峰错列,众壑纵横,怪松招摇,山风野大,在这绝佳的山水中彻底放纵身心,浑身清爽极了。但莲花峰和天都峰出于环保,禁止攀登,留下不少遗憾。 下午4时,到达光明顶。在光明顶远眺,左天都,右莲花,巍然耸立,群峰俯首相依,十分壮丽。此时,山风更大,人站在一块突出的巨石上似乎摇摇欲坠,下临深渊,头晕目眩。我想,中国知名的山水画家大概都来过黄山写生,因为在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册中,都有黄山的影子,其中的奇石怪松、绝壁巉岩都可以在黄山找到。置身黄山,就宛如置身于一幅围拢起来的巨大的中国写意山水画卷中,四周随意一望,就是一幅山水画,屏风一样展现在面前,而且颜色无不调和得恰到好处,令人心旷神怡。 晚上住山顶某宾馆,8人一室,床榻湿硬,饭颇恶颇贵亦不让人吃饱。山顶上的一砖一瓦、一菜一米,俱是挑夫们负重攀登运上来的,我等空身上山尚且气喘吁吁,挑夫们的生计是何等艰难,想到此,心中也就释然了。对于那些靠眉毛上的汗水吃饭的人,我永远怀着一份尊敬与同情。 躺在床上,四周一片漆黑,松涛声如春潮如骤雨如蚕食春桑,引人遐想无限。枕松涛眠,极酣畅。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35c10b010007v718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