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雨中登黄山

[游记]雨中登黄山

2007-08-08    

五一销金周,买了两张前一天也就是30日宁波至黄山的长途车车票,临行前调研了携程网的攻略,订了望秀山庄的房间,然后一头扎入超市,买了若干食品,当然,坚决不买日资的商品,WF和我都是激进的民族主义份子。

30日上午7:15分,发车,车老板为了沿途多载几个客,车子东拐西绕,不上高速,还超载!(典型的顶风作案),仅宁波至上虞一小时的车程竟走了三个整小时!出游的心情一落千丈,只好腹诽不已:非州南部纯种黑人的心也比车老板白一点吧。
车子总算在上虞上高速,过绍兴杭州,一进入安徽境内,路边顿时显得苍翠,迤逦婉延,一律青瓦白墙的村落在一片绿意中错落有致,古意盎然。心情也随之爽快,时间好像也短了很多,,不知觉已至黄山市屯溪区,换车,又一小时至汤口镇,这段路上,大量的黄山毛峰种在两边山峦间,茶香从山边的农家用于炒制的茶舍里袅袅传来,清人心脾,心情也渐入佳境。
汤口镇下车时,正值骤雨初歇,空气很湿润,绿意盈然。走到小镇的三岔口,一座高山淡淡地出现在远处,和周围深绿的山势低缓的山体相比,它的黛青色和高兀不群显得如此超凡脱俗!就像是一巨幅的泼墨写意丹青悬挂在苍穹中!毋需循问,这一定就是我们千里奔赴的目的地------黄山。
黄山原称“黟山”,因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修炼升仙。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六月十六日改现名。
找到预订的望秀山庄,庄主程卫兵先生果然如网友所评那样,诚恳热情,古道热肠。他为我们打点好了很多细节,送了地图,登山棍,雨衣,并且因为我们是在网上慕名而来的游客而给了较低的房价,在此感谢!
入夜之时,窗外的溪水声一直在耳边,至凌晨(4:30),MORNINGCALL把我和WF叫起,外面竟然大雨倾盆,夹带着雷声和闪电!,心道不妙,但事已至此,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们洗涮完毕,匆匆吃完早餐(山庄的早餐搭配很合口胃),钻进山庄安排好来接的面包车(10元/人),过黄山大门,驶向山上,其时天还未亮,四野森然,根本看不清事物,面包车沿途左曲右拐地盘旋着,越盘越高,心里微微感觉一丝紧张,过了好久,车像是到了一个极高的所在,然后停下,风雨中有很多人声,这里正是后山索道的起点----云谷寺(海拔700米左右)。
在云谷寺已经有很多比我们还早起的人,听说还有连夜从上海方向开车过来的旅游团,他们发扬了我军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不眠不休(也可能休眠在车上),连夜上山,还在那里大声喧哗显示其充沛体力,其作风可让我等榻榻米部队汗颜,到达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看来排队上缆车需要很长时间,完全粉碎了我们赶早赶时,趁人少少排队,节省时间的企图,然而,要命的是:我们在买票时被告知:因雷电交加,安全起见,缆车不开!!!几时开,视天气而定!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不愿等候的人们开始沿山路往上爬(6:30),我们也在其间,相信和我们一样,大家都对这段路的艰苦卓绝没有充份的思想准备,在瓢泼大雨下,崎岖密林间,人人穿着雨衣,支着登山棍,有如一支特种部队,踽踽上行,大雨在山谷汇成了很多溪水,湍急着奔流在各处,有的地方还肆意漫过石阶,湿透行人的鞋,把凉意沁入脚底,同时,由于罩着雨衣雨裤,身上闷热异常,爬山更加劳累,若不是同道中人甚多,不觉孤依无靠,怕是再难坚持。天空中不时有雷声,还有闪电,我苦中作乐地想起民国草包军阀张宗昌的诗:“天上忽然一闪电,疑是玉皇在抽烟,玉皇若是不抽烟,为何又是一闪电”。哈哈,这样样的狗屁诗人,在龌祚文人的吹捧下,居然也出了一本叫《效坤诗钞》的诗集!哈哈!
石阶在上面仿佛是无穷无尽,路上不时遇到挑货上山的黄山挑夫,他们通常使用一根便担和一根差不多长的木棍,,扁担挑货在左肩,木棍挑在右肩,它的一端却垫在左肩扁担下靠近后颈的地方,挑夫的两手分别握持扁担和木棍的前端,这样,货物的重量尽可能地被分担在两肩,半路休息时,右肩上的木棍被抽出,一头支地,垂直顶在扁担中部,这样,就不用放下货物地小憩片刻,省去货物担上担下的力气。劳动创造智慧,这样的方法奇特却实用。
听说他们的劳务费是50元每90斤,估计他一次挑上山的重量也在90斤左右,我们这些赤手空拳都无力爬山的游客,面对他们,能发出怎样的感慨呢?是黄山的环保做的好,还是中国的劳动力太便宜呢?
无论如何,这山上的物资都是通过他们瘦削的体格和坚韧的意志挑上去的,是他们的劳动让黄山免受了一些人类制造业的污染,而获得的报酬,却让我最日常的开销,都较之成为一种奢侈。
天色渐渐放亮,雨势减小,已经爬了非常长的路,登山者的体力也不支,我们已是三步一歇了,这时,缆车已经启运,从云谷寺到山顶仅需8分钟,望着从头上驶过的缆车,能看到里面兴奋得四处张望的脸,正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善趁时者后发而先至,叹只叹自己人算不如天算,登不逢时,至今还在不知何处是尽头的雨中山道上挣扎。感慨时,迎面而来的下山客问我们是不是下山的路已很短了,笑话,回答当然不是,他们很惊讶,这种惊讶也让我们很吃惊———难道他们刚经历了很长的下坡路!!!?
到达山顶鹅毛岭时(9:30),已累得不成人形,总计爬行垂直高度1000米左右,耗时3小时整。自已都在佩服自己竟是这般的神勇。接着从鹅毛岭至始信峰,散花精舍,北海,几乎均是坦途,其间有很多珍贵的黄山松,表面釉黑,硬如铁,可能也只有在这样的海拔高度上,才能长出这样这样的质地这样的挺拔的树,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闻所未闻的植物:木莲、天女花、黄山杜鹃、黄山木兰、灵芝草、石耳、等等,不胜枚数。
接下来,去光明顶又是垂直高度百米左右的上坡路,路边又很多灰黄色的鸟,极似麻雀,但体形较之麻雀大得多,发出很奇特的叫声,观赏间,一只憨态可鞠的松鼠跳了出来,和我们不期而遇,相互凝视半分钟,继续自顾自觅它的果壳去了,可能来黄山的游客大多善待动物,它们极少怕人,在游人旁边显得很从容,令人不禁羡慕它们的无忧无滤悠然自得。
上光明顶时(11:30),游人如麻,且人人都是一般装扮,雨衣,登山棍,整个一个黄山丐帮大会,细雨还在下,我的左膝盖此时酸痛得难以弯曲,只好在走阶梯时尽量用右脚去跨上跨下,走路的姿势很像中枪瘸腿的小马哥。
光明顶上,才真正感受到原来已经站在如此高的地方,视野很开阔,一边,西海的山体清晰,像国画高手笔下的秃笔山石皱法——大、小斧劈皱、披麻皱、荷叶皱,显得十分峻峭,另一边,则是一大片飞白,空空濛濛之间俯看到万倾云海远在脚下缱绻,远处的山的山顶隐约着,在云海间冒出一个个小黑头,显得非常的小,伫立在崖边,能感觉大地广阔,天空浩渺,身处绝顶如同身处天地的中心,令我心胸豁达,荣辱俱忘,的确,此时此景,还有什么事情放不开的呢?恍惚间,一大团云雾升上来,厚厚的,绵绵的,变着各种不同的形状,树木,建筑,游人,都洇漶其间,迷离得像是幻境。还有几百只体形极小的云雀 ,哪儿都不去,就盘旋迂回在光明顶宾观上,如同山的精灵,飞舞着,尽情地吸取着这里的钟灵毓秀。
相隔不远的是莲花峰,也就是华东第一高峰,海拔一千八百多米,山体一片片的,像含苞初绽的莲花花瓣,俏立在云雾中,形态婆娑,风姿绰约,尤如一位盛装来迎的莲花仙子,让人忍不住要抛却尘世间的种种烦恼,随她羽化而去。
翻过鳌鱼背,下一线天,上百步梯,石阶仅两人宽,窄处仅一人可走,婉延在一块块裸露的,巨大光滑的山岩边上,一侧是万丈不见底的深壑。十分陡峭。我的左膝状况更差,每走上一个台阶都忍受巨大的酸痛,幸亏有望秀山庄送的登山棍,一直支撑着我正常速度向上爬行,不至于缓下来挡住后人的道。可是,我的右大腿就在这时发硬,像抽筋一样,再也跨不出去,两条腿都不行了,进也不能,后退更是万万不能,有长长的毛蟹般的一串的游人顶在屁股后面,不容许我缓下,上去的石阶似乎还没有尽头,而每登上一步都痛得我咬紧牙齿。黄山之旅最艰难的一刻就在此时吧。
不知道是怎样上来了,总之,就这样过来了,像生活中很多无法回避的困难,近乎麻木地死撑,总会随着时间过去。
过莲蕊峰,仰望一眼迎客松(不敢奢望登玉屏楼俯视),至玉瓶索道,乘缆车破云而下,到紫光阁,乘车下山,返镇上,购毛峰3两,徽墨酥两盒,食臭桂鱼一条。仍住望秀山庄,次日返甬,结束旅程,历时56小时。
回家后心潮未平,遗撼的是,五一期间,山上标间1200元,住不起,6人拼房又住不惯,所以匆匆忙忙只在山上赶了一白天,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没有领略莲花峰顶,西海峡谷的风光,和黄山的暮景日出。以后,我想还会再来的,在山上的仙景里住上一晚,必定可抵十年尘梦吧。
总的感觉是:黄山的环保做得极好,没有烟火的污染,没人人为的乱刻乱画,每一棵路边的树都做了精心保护。黄山的人,包括风景区的工作人员,大巴车的车的司机售票员,镇上和你讨价还价的商家,望秀山庄热情周到的庄主以及服务员,都给游人良好的感觉,同时,黄山也有一些令人不快的地方,像屯溪区长途车站公厕竟然还在收费3角/人次(都什么年头了),汤溪镇上个别饭馆外的招牌上赫然写着:松鼠肉,猴子肉!!!
我不禁想到了邂逅在山顶的那只松鼠,是那样的娇憨,那样的惹人怜爱!

原始链接: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39204
转自:23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