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安徽黄山游记—齐云山游记—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安徽黄山游记—齐云山游记—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25 17u.com |
中国四大道教名山——齐云、三清、龙虎、麻姑,自安徽至江西,大略由北向南成一线排下。一直想做个道教名山旅游,但苦无时间,恰逢致远组织齐云二日,故选拣此山为一试足。 六月十三日晚七时三十分,准时至致远,因人员不整,小歇片刻,约九时从南京出发,开始齐云之行。车行一夜,亢奋不已,唯十一时半至次日零时四十分假寐片刻。行间因坐前排,视野开扩,常见异景,如路边之登山鞋单只。后停车小歇,方知此乃前车同事之遗物,慌忙遥指身后……十四日晨两时三十五分,车至一二层楼房边,车夫停车休息。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余与小黑等七人遂下车游荡。黑夜中隐见楼房字号,方知此地为版书乡南关村南关林场。见此林场办公楼房较其他之伟岸,余亦知何为靠山吃山也。山中夜风刺骨,幸小黑教余擒拿手数招,背人、绊交、掰腕不一而足,练之弥久,不知寒意。三时四十五分,小黑等六人入车。余孤悬车外,孑然立于寒风之中,无聊之极,遂叫嚣乎于两车之间,时而开窗讨食,时而探头要水,怡然自乐也。至四时,车夫醒来,遂再南行。行至清晨,已至黄山境内,途遇关卡,车夫勇猛闯关,不幸,被拦下。自此,余知同车皆人才,有颠倒黑白之功力,余下路程无恙矣。 七时多,终至齐云山脚下。 齐云山,古称白岳,位于黄山休宁岩前镇,与黄山、九华山并称皖南三大名山,素有“黄山白岳相对峙,绿水丹崖甲江南”之称,清乾隆皇帝亦誉之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下车整理行装,顺至山脚下登封桥边一小店寻食,闻此处馒头诱人,然余于此物素不欢喜,故未食一口。此店位于登封桥边,厨房悬置河岸之上,自厨房有一小径至岸边。余下至岸边洗漱。此时,头顶小店厨房,脚踏横江河岸,仰望齐云青山,平视横江登封,下观河中小鱼,口中洁齿膏水喷薄而出,溅起水花无数。青山含笑,碧水长流,世间洗漱之处有胜于斯者乎?唯憾之处,行程匆匆,未及细观此店字号。食毕,余等诸人上包登登封桥出发。 登封桥,横卧于齐云山北面山脚下的横江之上,为半圆形石拱桥,建于明万历十五年,清康熙五十七年重建,乾隆五十三年被大水冲毁,乾隆六十再次重建。桥长一百四十余米,共有九孔,路人履之如行大道,甚爽。 过登封桥右转,穿街过巷,顺横江河岸溯行。沿途丹峰左挽,绿水右伴,河中轻舟悠悠然顺流而下,闻及农间之味不觉欣欣然爽尔。中途略作小休,众人再整行装,余包再重一二。行之三里有余,左转入山。 登山小道筑于山谷之中,余等左临溪流,右靠石壁,踏石阶而上。沿途满山青葱翠绿,景色尚可。唯时至六月,山水已尽,溪水甚少,憾之。烈日当空,天干焐燥,众人嘻笑玩闹,莞尔已登后山。回望横江,侧观齐云,河如带,山若厉,登封已蹴之脚下矣。 至山间一亭小休,凉风袭人,尽释倦意。顺山路西行约半里,遇一水库,绕库而行,库尽处有一廊桥。桥建于两山之间,下临水库,山风穿行于桥上,余等不忍舍此良辰佳景,再次倚栏而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山路漫漫,征程又长,众人不得已,继而上路。路途维艰,LITTLE朵朵小鞋崩坏,余为之缝补一二,勉强行之,不知结果,实盼可撑至明日。再行半里,忽见山花遍地,漫花众中石路直通一阁,此阁名唤齐云。阁处左右两山交界之关隘,形若孙大圣当年变化之物,下大上小,两窗圆孔如眼大睁。众人再歇。 继行良久,现一叉路,路标右指“楼上楼”,左行半里,又见一叉路,路标左指“观音岩”,众人即左向顺路下行。此路极窄,右侧临深渊,山草漫长,甚艰。遇大树横卧道间,众刀断之不得,遂于乱枝间俯身钻行而过。又遇路穿石缝,包不得过,众人遂下包先行,再将行装由山上系绳吊下,颇费工夫。穿缝下行右转,即至观音洞,此洞较之他洞无甚殊处,唯洞上石壁书一巨字——“静”,洞内地方颇大,有观音像一,童子泉一,山中泉水不时由洞内石缝滴下,量少。 正对观音洞有一石桥,余等穿桥,见一石门,此门系巨石垒砌而成,门内显见门栓遗痕,可见时代久远,过门回看方知此门为两山交界之关隘。过石门后一路下行,穿树林,过木桥,至山谷水库,于坝上休息,众人午餐休息。此时正当中午,烈日高照,坝上无遮无拦,众人曝于阳光之下,食不甘味,唯体力已尽,不愿再动。殊不知,于此费时既长,体力不见长,空耗饮水。果然,众人于此耗尽水份,然水库之水不净,众人补水不得,愈加疲乏。丛林与余欲取水库之水净之以食,不成。 约下午二时,余等方醒,决心不再于此空待,勉力上行至观音洞寻水。至观音洞,岩壁渗水甚少,余等置水具于岩下滴水处挹水,尚不足一人所需,更何奈二十余人嗷嗷待饮。众人见此情景,无不满目怆怆,悲自心生,不知如何。幸蝴蝶老马识途,识得山前不远处有人家,或可取水就急。遂与小黑、丛林及余携众人水具前往取水。上行约两里,果见人家,水源充足,四人畅饮后即携水而归。归至观音洞,但见众人横卧洞中,见水不动,又见几人持布立于岩下,积水而饮,呼之不来,唯恐漏水一滴,其状甚惨。四人立催众人饮水以补体力,后又携众人上行至山民处补水。 山民汪姓,家中只见老妻一人,另有犬二。余饮水之时但见二犬天伦相戏,不禁喜欢之极。然汪姓山民谈及此二犬,直言曰山中粮食甚少,待寒冬之日即击杀母犬以食之,状甚自然。余愕然不知所对,叹山中生活之苦,又见两犬亲密嘻戏,不知杀身之祸、丧母之痛近在眼前,乃悲人生苦短,命运弄人。 余等于汪姓山民处又遇两采梅人,见其新采杨梅诱人,众人均讨食之一二。此等野生杨梅新鲜诱人,粒大汁满,或大而粉红,或小而紫红,咬之小块,汁水即染红白齿,酸极透骨,即而转甜,非家养或罐装所能比之,若余帝王将相,定命此地年年贡之。众人于此人家歇息良久,于午后三时出发前往楼上楼驻营。半途余念及杨梅之好,转而返之求购一二,采梅人赠而不卖,余不忍,请汪姓山民做公定价,强购两碗,飞颠上路。一路品尝不已,乐此不彼。路遇小黑扫尾,怪余太过怠慢,以致影响众人行程,余以梅贿之,小黑尝之眉开眼笑,乐而纳之。已而,至楼上楼驻营之地。 楼上楼亦系山中一洞,与他洞殊异之处在其中有岩层相隔,自然而成上下两层,故曰“楼上楼”。楼前空地杂草众生,隐没石阶。拾阶至两层之间各有石阶通上下两层。下层空荡,唯有众多原木相垒叠悬空而置。上层一半置栏杆,成半开放式,一半筑屋,成封闭式。半开放处地铺木板,外置雕栏,封闭处又内隔为两间,屋内桌椅门窗不一而足。众人至此即于木板之上、隔屋之内打扫扎篷以备休息。余人至下层拾柴烧火,忙至七时,食物俱备,众人开怀畅食,一扫昼间疲惫。做饭生火之事,蝴蝶贡献良多,另有数人为之操劳不已。晚间美食极多,亦知众人背包之艰辛,然余于晚间不喜多食,故未细品诸佳味,不甚了了,故于此略去不题。食间众人游戏,击鼓传花,小黑执鼓,然击鼓后屡次被扁,众人莞尔。LITTE朵朵晚夜开心异常,美男任选,尽入其怀,贡献乐趣无数。其间,美女东施帅哥丑男尽为其点。饭毕已尽九时,余已疲惫,至帐中休息。唯天气炎炎,蝴蝶与余遂坦胸露背而眠。不想半夜小黑无处歇息,杀入帐内,将余挤至两人之间,虽筋骨不舒,然疲倦已极,又熟睡尔。 十五日晨五时,余与蝴蝶深恐睡姿有碍观瞻,遂早起为众人升火做饭。早餐者煮食居多,亦有肉食。七时,汪姓山民携妻、唢呐、石鸡为余等送行。众人感谢不已,合影留念。约八时,余等于楼上楼合影后即行开拔沿原路返回往前山奔去。 余行路甚慢,路遇LITTLE朵朵及其MUMMY朵朵,遂伴其同行,至齐云阁与众人汇合。至阁,MUMMY朵朵训LITTLE朵朵曰,选男不可观其貌而应考其心,并以余此等丑男做比。众人莞尔,余亦愕然不知哭笑何选。 出阁再行至昨日之廊桥,众人欣喜,又歇。沿山循路而上,至山顶入口处,购票入内。购票之时,又见众人本事,军官证、士兵证、导游证花样百出,其他诸人无法,只得以钞票为证。 再上,至玉虚宫。此宫在紫霄崖下,由太乙真庆宫、五虚阙、治世仁威宫三石坊组成,石坊之上雕有神鸟异兽,宫内便是石洞,洞内供奉道家仙人。众人于此下包登紫霄岩。先西行至山顶一亭,横江登封遥遥在目。再北行至紫霄岩下,岩壁甚陡,上钉一腕粗铁铰供人攀爬。溯链而上,南观横江封登,北望五老比肩,景色悦人。同行之众佳人,巾帼不让须眉,亦循链而上,行状虽令人捧腹,精神亦让余钦佩。尤其LITTLE朵朵,年少心高,胆色不输MUMMY朵朵,众男士为之击掌。下紫霄崖,又至玉虚宫,众人于此休息进食,权当午餐。其间嘻闹不已,作戏无数。 约十二时,下紫霄,直至月华街。此时,方至人烟鼎沸处,众人狂饮,一消两日暑气。街中有一太素宫,亦为道观,无甚可观之处。然宫前有一香炉峰,山峰独立挺拔,形似香炉,故得其名。此峰座小稳健,炉身粗壮,顶端与底座大小相同,传有一铁香炉为朱元璋所赐,可惜香炉与其上铁亭于大炼钢铁时被毁,现存铁亭系1983年重建。每当雨后初晴,云雾飘渺之时,香炉峰或隐或现,有诗赞其妙曰:“山作香炉云作烟,嵯峨玉观隐千年。”余等未见。于月华街一友人为其祖母选购黄铜拐杖一,不想,出店方知此杖系一凶器,诧然。 出月华,下至真仙洞府。此处原系崖壁,多洞穴,遂为众道人所选,以供各路神仙,依顺为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雨群洞、文昌洞。八仙洞供道教八仙;圆通洞供佛教南海观音;罗汉洞供真武帝君,其两旁亦供十八罗汉;雨君洞供龙王;文昌洞供文曲星。佛、儒、道并在,又杂之龙王、文曲,真不知此为何处。崖璧之上多摩崖石刻,最大者为“天井神秀”。 下真仙洞府,至洞天福地。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三景。传栖真岩乃齐云山开道者栖霞真人修行之所在,忠烈岩系祭奠关公之处。而寿字岩的寿字为清慈禧太后之手笔,字宽两米有余。 真仙洞府与洞天福地系一山之两面,间有石洞可供通行,此洞天工巧夺,状似象鼻,名唤“一天门”。门内摩崖石刻碑铭良多,琳琅满目,是为白岳碑林。 下洞天福地,穿桃花涧,出望仙亭,一路下山,路边绿树掩映,无景。下山,再过登封桥,于午后三时登车回宁。 车上众人游意盎然,过黄山时亦兴奋不已。后,同车众人自分两拨,前后对歌,不亦乐乎。对歌之时,跳跳、兵器表现尤佳,歌声甜美,曲调丰富。唱至黄昏,歌声方息。晚十时,余等安然回宁。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4543.html31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