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沂水地下大峡谷游记

[游记]沂水地下大峡谷游记

2007-08-05    sina.com.cn

沂水地下大峡谷游记

张宗达

霜降的前一天,去沂水旅游,看山东大峡谷。

早晨7点半多出发,车出市区,上高速公路,直奔目的地而去。工作的疲惫与沉重,像浓重的市区烟雾一样,被飞驰的车轮甩在后面。车外山川旷野,秋意深邃;车内有说有笑,春意盎然。心情也好起来。

人,在旅途。路,在前方。目光延伸。透过车窗,最先入眼入画的,竟然是爬山虎。路,劈山而过。灰色高大的石壁、岩石,被从路边泥土中攀缘而上的一道道爬山虎切割、描绘、点缀,那些爬山虎,互不纠缠,一根一根如同攀缘城墙的一个一个的士兵,各自负责地为匆匆过客勾勒着一幅幅写意的国画。灰色的基调,红色的生机,灿烂的阳光,蔚蓝的天空。虽是疾驰而过,但是一眼过后,让你急于去寻找下一处。

去的地方,是山东地下大峡谷。车已跑了近4个小时。过蒙阴,进沂水,11点多钟,到龙泉镇,忙前忙后的韩老师说,快到了,大伙先吃点饭吧,吃了再去。小店生意不是很兴隆,但在一个小乡镇上,看来是属于排场、雅静的。围桌而坐,菜上来了,酒倒上。推杯换盏,你来我往,乐趣横生。路程就是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哈,有道理。

重新上路。路,变得窄了。往前开,宣传的招牌和路标已是随处可见。感觉到进入了一个群山的包围圈,大小山丘或连,或断,或有树,或光秃,平平淡淡,在阳光下默默地睡着。忽然,看到一座小山上出现了几座建筑,停着十几辆车,走动着几十号人。山,不高。建筑,是仿古式的,无奇。眨眼间,车就到了,山叫龙岗山,不高,不奇。进了“山门”,以为到了峡谷入口,原来不是,介绍说是出口。车继续往山上开,往山里开。杂七杂八的野草和庄稼覆盖着山体。转过几个山头,下车,到了入口。

入口很简陋,一人造瀑布从两三米高的上方向下宣泄着,水流不大不急、不紧不慢。一个仅能容一人进出的洞口简单地敞着,右上的石头上几个红色毛笔字:山东大峡谷。虽然有先前的广告,但是怀疑还是不由得有了:从这里钻进去能看到什么?名不副实吧!

缩身进洞,潮湿。路是往下的,据说最深处在地下124米。走了几十步,虽然已经装了指示灯和电灯,但幽暗已经彻底地笼罩了你。越走越深,路曲曲折折,崎岖不平。洞或宽或窄,或高或低,人的身形已经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这个神奇的洞——随着洞的宽窄高低而变化。先前的失落、怀疑早就没了踪迹,代之以惊奇与赞叹。游人成为这个风貌奇特、充满想像和幻想的溶洞王国的臣民。洞,实际上应改口叫峡谷,天然形成,有6100米左右长,我们游览的是开发出的3100米,还有3000余米尚待开发。峡谷内里面各种石头造型奇特,大小不一,神奇怪特:有的半悬空中,有的直直而上,有的纤毫细微,有的魁伟庞大,有的如观音静穆般坐定,有的如壮士猛然拔剑而起,有的像凝重沉思的巨人鲁迅,有的像月下幽会的才子佳人……在像与不像之间,在神似与写意之中,境由心造,境由“石”造,妙不可言。这时,人的想像力出奇地好,堪称登峰造极,那么尽情,那么流畅,那么富有魅力。滴水啪啪叮咚,灯光下,流水潺潺,波光荡漾,水随灯光的明灭,一会晶莹,一会黯然。目光被洞中的石、水、光、影粘住了,搅在一起,魔幻一般,仿佛行走在一个神话之中。走得时间越来越长,峡谷丝毫望不到尽头,神秘感是越来越强,神秘得甚至使你有些恐慌。

回想起来,峡谷一路都有奇石,若依主要特色而不恰当地划分一下,在峡谷中是先观石,再玩水,最后主要感受石与水的集成——三峡。

玩水,不是峡谷内走动时水珠的悄然滴落,冰凉冷飕;也不是水流如帘,你像顽童一般掀动它欲看究竟,而是——漂流,在地下漂流。在地下河内,漂流500米什么滋味?看我们的吧!买过票,两人一组,橡皮筏子被工作人员熟练地摆好,拽住,随着一声“上吧”,一前一后坐好,两个人就心怀新奇,顺水而下了。河道不宽,两臂一伸就可触及。水载筏而下,不猛,但也不缓,你想,能把200多斤的两个大活人漂起来,水的力气小了可不行。河道弯曲,淙淙哗哗的水流,推筏而进,人在筏中,筏在水中,水在峡中,峡在山腹中。惬意啊惬意。人故意地左右摇摆,在自己不费力的条件下,人是会让水费点力的,好为漂流增添几分情趣,但不想水也会生气。漂着漂着,筏子突然停止不动,搁浅——水罢工了!调皮地它堵在你的后面,看着你笑。人可慌了,喊:走呀,走呀。抓住筏子前后左右的缆绳,提来提去,又是调头又是掉尾,两人忙得手脚并用,不亦乐乎。水,终于看不下去了,柔情似还水呢,何况水自身呢?考验完了你,攒够了劲,猛地一冲,筏子快速向前,直冲出去,又引出欢呼雀跃。前行,前行,一瀑布就挂在眼前,急流飞下,声音轰鸣,让人不寒而栗,而河道恰恰就瀑布的偏下方,遭遇战难以避免。两人说好要快冲过去,但是空喊没有用,筏子不急不缓,优哉游哉,水的凉气扑面而来,近了近了,人自然而本能地用手去捂头、去拎脖领子,疾风暴雨般的瀑布长了眼睛般往你身上钻,往你身上扑,往你身上缠,衣服和头发就一大片一大片地成了它的俘虏,而你的心却愉快地跳起了舞。一潭深水,围着半圈人,到码头了。上岸,一句话:回去我去漂黄河!

着一袭湿衫,继续前行。峰回路转,进入真正的峡谷地段。峡谷,被称为“地下三峡”。凌空的栈道,刀削的石壁,湍急的流水,变幻的奇石,简直就是三峡的孪生姐妹。只不过一个在地上,一个山中;一个阳光可以照耀,一个连见一丁点儿日光的机会都没有。在峡内走,在栈道上行,在巨石边树立,你总想去找哪里是巫山,那里是夔门。也许,李白的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由此而发,也许诸葛丞相正挥舞鹅毛大扇在岸边排兵布阵……哎呀,你看,郦道元考察的身影突然闪现。此三峡就是彼三峡,彼三峡就是此三峡。好山好水看不足,不知不觉中,到了“十里长穴第一锅”,在感慨取名“第一锅”所内含的地方温饱特色之际,脚步一转,外面的日光忽然夺门而入,噫,恍然间到了人间。美景,竟在地下!

出洞,阳光格外夺目刺眼,再看相貌平平的龙岗山,换了一副眼光。

再次集合好,按旅游计划,看四门洞。前后对比,大有小巫见大巫之感,而南洞门前一千年银杏树,倒灵气十足,金黄色的叶子在阳光下风采卓然。为树拍了一张照片,一厢情愿地结为忘年交。

下午5点,返程,方向济南。到家,华灯已上,而眼前依然是那山、那水、那石、那峡谷、那树。沂水,留在了记忆深处。

原始链接:http://blog.sina.com.cn/u/5805bf1a010002fx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805bf1a010002fx93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