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莲山游记 |
[游记]五莲山游记 |
2007-07-16 life-diary.cn |
五 莲 山 游 记 □ 胡德强 鲁东南有一座名山——五莲山。 五莲山算不得高,主峰五莲峰海拔只有515.7米;也够不上大,方圆也就约13平方公里。与九仙山隔壑对峙,山势峭拔,层峦叠嶂,风光旖旎,景色瑰丽。 四月末,一个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应友人之邀一起来到了山下。望着眼前这座早已向往的名山,想到真的要登山了,心理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兴奋。 我们放弃了沿着盘山公路上山,决定顺着山谷中崎岖的小路攀援而上。一路走来,路旁尽是悬崖怪石,许多松树点缀其上,倒有了几份生机。低头看去,路边谷底石缝间冒出的叮咚泉水汇成涓涓细流,欢快地流下,淙淙作响。不记得哪位作家说过:“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如今望着这流淌着的泉水,方知作家笔下的绝妙。 当我们气喘吁吁地来到巍峨耸立的牌楼式山门前时,近一个小时已经过去了。穿过山门,是铺有石块的山路,比较起刚刚走过的山间小路,已经是轻松多了。我们一路继续往上走去,路旁是蓊蓊郁郁的松树、栗树、榆树,还有的是搭起的一个又一个的小摊点。路的尽头,便是停车场。我们决定先去有着古典风格的光明寺。一路顺着石阶走去,不久就到了光明寺。光明寺有着不凡的来历。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三十年(1602年)间,蜀郡得道高僧名叫明开(字心空)的,他在云游遍全国的名山大川后,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安身之地。这一天,高僧明开云游到了五莲山,只见此山“苍壁插空,云岚出没,缭青绕白,出泉如龙湫,引风若凤鸣”,明开大喜过望,曰:“缘是此矣!”于是,他就在大悲峰下搭起一个茅草屋居住了下来。也该明开的机遇到了,这一年,明朝皇帝神宗的母亲李皇太后正患眼疾,御医用尽了办法也不见好转。经在京师兄的推荐,明开北上北京为之治病,也不知明开当时用了什么奇特的药,皇太后的眼疾还真的全愈了。神宗龙颜大悦,赐山名为五莲山,发内帑千金,敕建“护国万寿光明寺”,明开为光明寺当家和尚。当年即动工修建,谴御马监太监张思忠督工,历时五载,于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落成。该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巍峨,飞檐琉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从此,五莲山名气看涨。后经明崇祯及清顺治、康熙年间多次复修和扩建,一时光明寺名噪大江南北。只可惜此寺毁于战乱年代,眼前的光明寺是近几年依照当年的样式规模修复的。走进大殿,一如在其他山寺里的所见,一尊尊奇形怪状的菩萨和佛的塑像立在那儿,面目神态各异,不可一一描绘。 步出光明寺,我们又兴致勃勃地朝着东面的望海峰进发。望海峰巍峨高耸,峰顶有巨石相支成棚,状如洪波涌起,故前人题有“石浪飞空”四字在上面。峰顶有一清代建筑,名字叫做望海楼的,楼高三层,全部青砖灰瓦。据传,晴天的早晨,站在楼顶层,透过窗口,你可看到海上日出,点点渔帆也隐约可辨。于是想,此峰、此楼大概缘名于此了。由于我们到的时间不合适,没能看到日出时的壮观景象。 站在峰顶,人如初生,风亦吹得轻柔。放眼东眺,天际莽莽,直看到天的最空处,村舍田园尽收眼底。望着山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仿佛又闻到了当年战斗的硝烟,听到了战斗中激烈的枪炮声,看到了当年战斗的壮烈场景。 下得峰来,路过观澜亭,我们难得在此小憩一会儿。山风吹来,清凉无比。听着山上松涛阵阵,看着天上的白云时卷时舒,真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走出“象压塔”进入大自然,你立刻就少了许许多多的烦恼。在这里,你不需要看上司的眼色,你不需要考虑和同事处理关系,你不需要……只会更加感到生活的美好,更加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休息过后,饶过光明寺,穿过一片竹林,天竺峰便矗立在面前。峰的东侧,有巨石如掌,五指分明,仰首望去,天竺峰似赖此擎托,蔚为壮观。峰的脚下,有一天然石洞,美名曰“织女洞”,其实不过两峰相夹而成的一个大的石缝,从峰底直贯峰顶平台,长约70米。相传在上古的时候,洪水泛滥,天竺峰上的桑树却枝盛叶茂。勤劳的织女为养蚕抽丝,不畏惊涛骇浪,驾舟停泊到峰下,穿过山洞,登上平台,采得桑叶。从此以后,人们把它叫做“织女洞”。织女洞曲折幽深,进得洞来,一路回环盘旋,人都有些吃力。洞内潮湿、阴凉,久坐不宜。这时要有人在洞内大喊一声,洞中就会有回声响起,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消失,着实令游览的人惊叹不已。上得平台,想想当年织女沿此到峰顶采桑养蚕的不易,由不得你不钦佩她的毅力和勇敢,也体验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艰难…… 五莲山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崖涧畔,山花烂漫。每年的春天,映山红开放,一团团,一簇簇,与山景石象相映成趣,把一幅五光十色的壮丽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令前来游览的人们赞口不绝。宋代苏轼知密州时,几次登临此山,盛赞“奇秀不减雁荡”。清代文人李焕章也曾有言:“岱以崇隆显……五莲以峭削显。”把五莲山同赫赫有名的泰山、崂山相提并论,这足以看出五莲山的奇特。 闲处山间的光阴总是易逝,不知不觉间,太阳早已接近着地平线,意犹未尽的我们只得相约下山。尽管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累,却有自己的独得之乐。这就是不但充实地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妙,而且尝到了登山的苦中有甜。 |
转自:http://www.life-diary.cn/Info_139561.htm45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