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上海人的樱桃园拉萨旅游攻略 游记

[游记]上海人的樱桃园拉萨旅游攻略 游记

2008-03-15    kuailv.com

偶理书橱,找出一本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直排本的契柯夫的《樱桃园》。讲的是为了挽救一座即将拍卖的樱桃园,女主人从巴黎赶回俄国,有商人向她建议把樱桃园改建为别墅出售牟大利,她拒绝了。樱桃园便易主了,然这位新主人偏偏就是提出建议的那个商人。女主人伤心欲绝地走了,落幕时,台上传来阵阵伐木声……一声紧似一声!

据说此剧在上世纪除战乱外,整个世纪都在世界各地连演不衰,一点也不输给百老汇的歌舞剧。

联想到日前参加证大论坛的“入世后上海的战略地位”的报告会。一位学者呼吁:里弄文化正在消失,解体和空巢化,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白领文化……如果一个城市消失她的本域文化,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

十分赞成他的高见。

一个城市的心灵节奏,是历史与感觉的互动,而那一度遍布上海沿街的曲曲直直,左穿右拐的里弄,恰巧就是上海俗文化,又称市井文化的温床。这些看似老土和残旧的里弄,是我们成长的印记,我们这一代曾填写着前三代的从没去过的籍贯的上海人的真正籍贯。我们的故园,就在这弯弯曲曲的弄堂里。这是我们的樱桃园。

弄堂,现时改称为小区,其实就是住宅,它们所承担的,不仅代表一种城市符号,还承担着蕴藏城市本土文化的土壤。

自搬离福熙路老宅,我就一直住在南京西路的花园公寓,差不多有50年了!这建于1927年的英式公寓原为外侨集居,故而由设施到布局,都沿袭了他们的文化,是他们在远东异乡为自己营造的一座樱桃园。抗战胜利欧美侨民纷纷回国,三位上海银行家合资买下了这条弄堂。无疑是最有代表的当年一条白领弄堂。诗人王辛笛,剧作家曹禺,上海芭蕾舞先驱胡蓉蓉,一代留洋海上名医吴旭丹、黄中……还有“天鹅阁”咖啡馆创办人等,都聚居这里。

对这条走了快五十年的弄堂,原已不为所动,一切的存在已视为理所当然,只是现在见识了太多的现代豪宅白领小区,才体会到这条弄堂的不平凡!

弄口对着车水马龙的南京西路,门面朴素简单,没有克隆的古罗马式的廊柱门墙,很坦白地看到内里近弄口一只公用电话亭,一只皮匠摊,邻里出入都喜欢在这里小聚闲聊一阵。弄内没有豪华会所,绿化区内却有只简易茶室,一批圣约翰老校友定时在此相聚……一切看在今日新白领眼中会觉得太老土,然对我们老住户,觉得居家生活本应随意轻松,犹如坐在家里哪需大礼服上身。

都讲公寓住户邻里较冷漠,现在回想,其实是一种礼貌的距离,有如今日银行柜台前总有一条一米外的礼宾绳。比起今日新豪宅内老死不相往来的邻里,有困难宁可打素未谋面的求助热线不肯去敲对面邻居的门,这条昔日白领弄堂仍持有一份市井的温馨和守望相助之情怀。

百多年来,上海弄堂生活不断受到作为白领文化的代表的西方挑战,上海人仍牢牢恪守着“远亲不如旧邻”的传统过日子,从中缔造着大小都市传奇。

上海弄堂藏龙卧虎,是海派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特别上海的石库门弄堂,可谓上海近代城市文化的图腾,是解不清、摸不透的海派繁荣的密码库。

上海弄堂尽然大多看似拥挤密集,视觉凌乱残旧,却因为是经年生长出来而不是规划出来天生天养,自有一股蓬勃活力,可谓是上海一笔文化资产。相对今日如手术室样卫生干净的新社区,是由大集团事先规划和由街区经济测算出来的,则属一笔经济资产。

经济资产在全球化运作的今天,是转瞬即逝的流动产,唯文化资产,才是一个城市安身立命的不动产,难怪老外来上海,有能力的都想住老区老弄堂的老房子。

该地区的相关文章:拉萨

转自:http://www.kuailv.com/info/review/2050133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