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蹇先艾在1936年7月看到的千佛山

[游记]蹇先艾在1936年7月看到的千佛山

2008-06-27    sina.com.cn

现代作家笔下的老济南风情之十五

—— 蹇先艾在1936年7月看到的千佛山

下面摘录的这段文字是现代一位不太出名的作家蹇先艾(当然,这里所说的不出名只是相对于老舍、沈从文等大家而言)在1936年7月底游千佛山后所写的一篇游记散文中的一个片段,这篇文章是笔者在“现代作家笔下的老济南风情”系列中的一篇,大约在9月份会全文呈现给诸位感兴趣的博友。

蹇先艾(1906-1994),现代作家,贵州省遵义人,笔名罗辉、赵休宁、陈艾利、蔼生等。幼年在遵义读私塾。1921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附中,毕业后,入北平大学经济系学习。1926年与李健吾、朱大楠组织曦社,自筹经费,出版不定期刊《爝火》,并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任北平松坡图书馆编纂主任,并在弘达学院教授国文。出版小说、散文多本,被鲁迅先生称为“乡土文学作者”。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贵州,与谢六逸等创办《每周文艺》社,后主编《贵州日报》副刊《新垒》。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贵州分会成立后,当选为理事。从抗日战争开始至1949年,靠教书为生,担任遵义师范学校校长、贵州大学和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文化艺术家联合会常委,作家协会重庆分会副主席,贵州省文联副主席,省文化局局长、作协贵州分会主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至四届贵州省人大代表,第三、四届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六届贵州省政协副主席。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10月26日在贵阳逝世。著有《朝雾》、《一位英雄》、《还乡集》、《踌躇集》、《酒家》、《乡间的悲剧》、《盐的故事》、《城下集》、《幸福》、《离散集》、《乡谈集》、《古城儿女》、《山城集》、《倔强的女人》、《新芽集》、《苗岭集》等。

由于最近一直比较关注老残和泉之魂两位先生关于千佛山“历山院”西门和“兴国禅寺”西门的相关讨论,今天忽生一念,先将这位作家的这篇题为《千佛山》的游记中和寺庙有关的部分文字敲一些上来,权当为二位的讨论助兴吧!老残和泉之魂两位如果有兴趣,不妨根据自己的记忆或手头所掌握的书刊资料对文中所说的一些内容(比如说齐烟九点牌坊后的红墙小殿当时只有三、九月才开门,题着“云径禅关”“峰回路转”门额的牌坊及牌坊后嵌着乾隆御笔的石碑的红壁,兴国禅寺中的龙泉、寺内的七八个大殿、千佛山的最高处——这位作家这里所说的“最高处”应该不是指山顶吧——圣宗殿等等)再做一番考证。

千佛山(节选)

……

在那篇朱红色牌坊(指齐烟九点牌坊——客居济南注)后面,立着一座红墙小殿,殿门却深深的关闭着,只有麻雀在屋瓦上飞鸣,我向我的向导问道:

“这座殿里供的是什么菩萨呢?怎么门是关着的呢?”

“先生,这儿供的是弥陀佛,殿门要到三九月间和尚才打开。”老年轿夫一面喘气,一面回答。

“因为什么呢?”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65395d0100099z.html45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