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心情游记]访孔子故里

[游记][心情游记]访孔子故里

2008-01-02    tianya.cn

6—5世纪的著名人物,现在留给人们的实际印象已十分淡薄了。经汉以来历代人士的解说涂染,其形象可因历史的需要随意而迁、依人而异。此时给他鼻端抹上白粉,当作小丑戏弄。彼时又将他披上冕旒华衮,捧作神道崇拜。夫子何辜,遭此荼毒!
其实孔子既非小丑,亦非神道,据史记载,他是一位和蔼可亲,待人诚恳,身边有无数学生的教书先生,是一位有深邃思想的哲人,首开私人教育之先河的民办教育家。
来到孔府,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孔氏故居,早已不是司马迁所见的三间旧舍。而是清代进行过较大规模重修的占地七平方米的圣府。“圣府”二字是明朝丞相严嵩手书。大门两旁悬挂一幅对联,上联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下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弟。这幅对联中有两字的书写与现代字不同,一是上联中的“章”字下面部分写成“早”,另是下联中“富”字无头上一点写成“冨”。这幅对联对孔家赞誉颇高,说孔家的道德文章是天下第一家,可同天地日月相比,孔家的富贵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修戚相关。据说此联出自清代乾隆皇帝的大学士之手。
走近圣人之门,见四个大字是明代李东阳所书。两边几株数百年古槐参天。该门平日紧闭,到皇帝祭典孔子时才打开,文官走东门,武官走西门,中间门是皇帝老儿走的。据导游讲近十年来此门只开过三次,两次为外国元首参观时所开,一次是中国领导人参观孔府时从圣人之门中间走进去的。
孔府中有两张大红色的长条凳十分引人注目。据说是明朝丞相严嵩在任职期间作恶多端,被海瑞大人等多次参奏皇上后受到查办。严嵩来到孔府求助于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贤请他向皇上求情,他坐在红色长条凳上等候多时,孔府主人也不见他,因而后人称这长条凳为阁老凳又叫冷板凳,去孔府参观的游人都不愿意去座一座冷板凳,因为坐冷板凳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内宅中有一扇门,上面画着一幅几不象的动物,取名为贪,又叫贪婪之兽。该兽的周围拥有世间的各种宝物,但是它还不满足,张开血盆大嘴去追吞太阳,真是贪婪之极,其下场十分可悲,太阳没有吞着,反而掉进海里被淹死了。这是孔府主人,警示在官衙里做事的人不要贪赃枉法,否则,会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我想,如果这幅贪婪之兽,可以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制成精美的旅游产品摆放在每位公仆的办公桌上,让他们时刻望着它,警示自己,做一位廉洁奉公的人,这样,社会风气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变。
孔府后花园从明代李东阳,严嵩到清代乾隆皇帝前后三次大修和数十次的中、小修,越修越大,现占地十于亩。园内有一株四百多年的五君子柏:一树五枝中间还长着一株槐树。有诗云:五干同枝叶,凌凌可耐冬。声疑喧虎豹,形欲化虬龙。曲径阴遮暑,高槐翠减浓。天然君子质,合傲岱岩松。
孔庙,称为天下第一庙。是我国历代皇朝祭拜孔子的地方。它具有东方建筑的特色,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群。历史上孔庙进行过十五次大修、三十次中修和数百次的小修。现在的孔庙是明清两代修建完成的,占地十四万平方米,南北长达一公里多。其面积之广大,气魄之宏伟,时间之久远,保持之完整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同称三大古建筑群。
在孔庙中随处可见宣扬孔子思想的光辉。有两处门扁使我过目不忘,一是“万仞宫墙”,一是“金声玉振”坊。这都是对孔子思想的赞美。孔子思想如“万仞宫墙”博大精深,尤如一曲悠扬的弦律,完美无缺,有始有终。他的思想德侔天地,道冠古今,他的贡献如同天地一样广大,他的主张从古今来说都是对的。真是金声玉振,无限崇拜。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祭孔子的中心场所。历史上几遭大火,修建多次、现存的是清朝所建,其风格而是明朝建筑,内有我国第一部以孔子生活经历为主的连环画,还有十根用巨石打造的龙柱和许多书扁,其中有雍正题书的“生民未有”,康熙的“万世师表”和光绪的“斯文在兹”历朝历代的皇上都尊崇孔子,他的“礼—仁—中庸”的思想,在孔庙中熠熠生辉。
孔林,是天下第一氏族墓地。自汉以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提高,增修过十三次,增加植林五次,扩充林地三次,其规模越来越大。春秋时的孔林有墓无坟,到秦汉以后,二千多年以来埋葬从未间断,这对研究我国丧葬历史的演变极为宝贵,从中可考春秋之葬,秦汉之坟。
孔子晚年归鲁(回到故乡),其生活是非常凄苦的。继夫人丌官氏去世之后,他唯一的儿子孔鲤也先于他死去。不久,他最亲密的两位学生颜回和子路也不幸亡故。这几人相继去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对七旬的孔子打击实在太大了。特别是四十一岁的颜回溘然病故,使孔子感到自己的学说失去了最优秀的继承人,一种失落的感情一直在心中弥漫,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对这位已故门生的怀恋比对任何人都多。病魔和惆怅终于使孔子在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周历四月十一日(夏历二月十一日)溘然长逝,享年七十三岁。去世的前一天,他自我感觉好多了,要求把典册拿到他面前。但第二天一早人们进去时,发现他已经停止了呼吸。已经打开的简册从他手上散落身旁,伴随他安静地无声无息地入睡了。
孔子墓前的到路两旁有两柱华表,墓旁有石雕的守墓人和吉祥之兽相对而立。孔子墓碑上写着“大成自圣问宣王”该碑为明代所立,碑文是姓黄的大学士所书。从唐代到清代孔子的地位一代比一代高,唐玄宗封孔子为文玄王,到宋代、明代、清代就有大成、天师等称谓。孔子墓附近还有他的儿子孔鲤,宋徽宗追封的泗水候墓,他的孙子沂国述圣公墓,是明朝嘉靖皇帝时所立。
孔林,这座氏族墓地,还规定了六种人不得在此安葬。他们是:⒈义子承祧者;⒉以赘婿讽祀者;⒊妇女带子再嫁入孔门者;⒋流入僧道者;⒌干犯名义者;⒍流入下流者。千百年来,孔子的后代严格遵循着这些规定,决不让一个异类葬入林中而败坏孔氏的门风。(据有关学者撰文说,孔氏家族在历史上还有断代的情况。)
万木掩林,绿荫罩地,两千多年来不断堆起的一座座孔氏家族的坟墓,留下了无数达观显贵的碑文墓志,这里堪称我国碑林中的瑰宝,使游人惊叹不已,流连往返。
离开孔林我得到一种满足,作为四川省孔子研究会的会员,能够亲临曲阜探访孔子故居,寻觅圣人高山景行的足迹,吸取儒学精华,这是我多年的愿望。
下马观花圣人故居之后,我才真正的认识了历史上的孔子,或许同时这哺育过他的青山流水和大地土石一样朴实而久存。他无需人为的粉饰,也经得起强加给他的恣意污染。这位给中国历史文化乃至世界东方文化以深刻影响的卓越智者,又同普通人一样平凡。他也同我们今人一样,为面临的社会难题而困惑,而探索,而奋斗。在坎坷的人生之途,他有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痛苦和欢乐。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后生们把他当作维护统治权威的工具,借他而起的儒法斗争之残酷。因此,我们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余,就不禁有孔子不生之叹了!

转自: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travel/1/142017.shtml44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