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老龙湾游记 作者:抽刀断水水更流 日期:09-17 20:22 类别:游记 来自:舞文弄墨 人气:7 今年教师节,我们全体教师到山东临朐的老龙湾去玩。驱车三个小时,终于到了,下了车一看,什么啊!看到的只是一个公园而已,我们议论纷纷,辛苦了3个小时难道就是为了逛公园嘛?失望顿时写满每个人的脸。 进了公园,没想到还有导游,导游小姐告诉我们,这是明代著名教育家、散曲家冯惟敏的私家公园,占地 300亩,水域面积100亩。跟着导游向南登上了雪化桥,她指着桥下的池水谁让我们看:哇!旅途的疲劳、刚才的失望顿时一扫而光。这里到处泉水喷涌,一串串水泡自水底滚浮而上,犹如万颗珍珠熠熠生光。泉水清澈透明,一眼便可望穿秋水,一棵棵亭亭玉立的水草站在水底,犹如一片秀丽的水下森林。导游说,传说春秋时期欧冶子曾于此铸剑淬火,故名铸剑池。这里的水温常年18摄氏度,雪化桥桥身触及水面,纵然是三九隆冬,水温亦能暖透桥面,每逢冬天降雪,雪花落到桥面就被溶化,故名雪化桥,古人曾留下“冶源烟霭三冬暖”的诗句。 雪化桥对面就是梅花山,可惜我们来的太早了,没能一睹清丽脱俗的梅花仙子的倩影。小路一拐,就看到一眼小小的泉,汩汩的泉水从海浮山脚卧牛石下喷涌而出,犹如珍珠万串,导游告诉我们这是珍珠泉,2米左右的泉水竟然清澈见底,我不禁趴在栏杆上看呆了,导游小姐说,他们园里的饮用水就是从这里汲取的,可以直接引用,有老师转到泉眼旁边,我们马上倒掉自己杯子里的水,取了一杯,喝一口,啊!好爽啊!真是矿泉水呢! 珍珠泉的北面就是当年冯惟敏的书房,书房三面环水,一面临山,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心里想着,如果自己在这里读书,不知道会不会写出优美的文章来,呵呵~~~~~ 沿着小路往前走,就到了濯马潭,传说战国末期,齐宣王的妻子钟离春曾在此洗马,故名濯马潭。导游告诉我们,传说,钟离春奇丑无比,很大了还没有嫁出去,但是她很有才,于是,她到齐宣王那里自荐,当了妃子,辅佐齐宣王功成名就。(看来男人找老婆还是丑的好啊!) 濯马潭出口处横一拱形石桥,名云桥。濯马潭水尚未汇过云桥,即与外水相遇,水面上横有两水分界线,静如震裂玻璃纹之分明,动似风送游丝虚无中。若击破水面,又瞬息复原,是为奇观。数九寒冬,这里雾气蒸腾,人走在桥上,远远看去,如腾云驾雾一般,故名“云桥”。 过了云桥,迎面是一片浓密的竹林,沿着曲折回转的林间小路走,感觉清爽无比,地上是密密麻麻的白色的鸟粪,虽然现在没看见一只鸟,但是导游说,一到傍晚,竹林上空黑压压的一片,全是鸟儿,正是有了这么多的鸟粪,这片竹林才得以长的这么茂盛。 竹林的北面便是清澈无比的湖面,导游把水底白白的像圆盘一样的指给我们看,突然,白盘的中间鼓了起来,不断的向上吐着白白的细沙,几条小黑鱼游过来,静静的趴在上面,仿佛在回味无限的乐趣,太美妙了!导游小姐说,传说,老龙湾内有泉眼直通东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龙眼,这里的泉眼数以万计,最深的地方有十多米深。奇怪的是,有一年,这里的水干了,水里的鱼也随着不见了,但是等泉水重新喷涌起来后,鱼也重新出来了。人们说水下是一片地下溶洞,溶洞究竟有多大,谁也不知道。无水的时候,鱼儿就是藏在溶洞里面的。看着清澈的水面被阳光照的波光粼粼,油油的水草在水底招摇,我恨不得马上变作一条鱼儿游到这仙境般的水晶宫,不知是否能见到东海龙王? 沿着湖边小路,转到了湖的南岸,来到了放生池。传说冯惟敏曾经在这里救了一条将死的鲤鱼,在他死的时候,曾经有一个美妙绝伦的红衣女子为他送葬, 左耳戴一耳环,有好事者想看个究竟,便一直跟着她,她走到这里忽然就不见了,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鲤鱼报恩来了。而现在每年都有好多年轻的小伙子怀着美好的愿望来这里放生,希望能求得像传说中那样美丽的姑娘。我们一行人经过万寿桥来到湖中的凉亭上休息,久久不见男老师们过来,于是有人开玩笑说他们还在放生池呢!我们便哈哈大笑起来。 夜里,我作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老龙湾的一条鱼……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相关评论。点击这里参与讨论/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