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攻略行空]长岛小吃

[游记][攻略行空]长岛小吃

2007-10-30    


长岛人辈辈世世靠海吃海,凭着吃的勇气和吃的艺术,创造出了许许多多吃“海”的高招。不必说名堂颇多的海珍名肴,单是渔家那日常便餐和风俗小吃,就足以使人折服。
1.鱼馅水饺
鱼馅水饺并不是长岛人的“独家经营”,但如长岛人的一般吃法、做法却不多见。每年开春鲜鱼上市,岛上人总要先吃顿鱼饺子,而且啥鱼都可入馅。比如:“牙偏鱼水饺”、“鲅鱼水饺”、“鲐鱼水饺”、“鲳鱼水饺”等等,就连多刺的鲫鱼、针良鱼甚至小杂鱼都可用来包饺子吃。岛上人用小鱼入馅,也要去骨,那方法很简单,只要把鱼平放在案板上,用刀面上下平拍几下,将鱼头提起来一抖,鱼骨就脱落了。鱼肉剁成后,和馅时要兑适量的水搅匀,这样饺子煮出来才鲜嫩。岛上人的包法也特别,皮儿擀得精薄,馅儿放的海多,饺子包的老大。饺子煮出来,通常一碗只能盛5、6个,大者仅3、4个,就是名震京津的“苟不理”包子怕也自拂不如。那鱼饺子,也可说是一只裹皮的大鱼丸,咬一口尽汤,鲜极、嫩极、美极、煞是得味。
2.鲜鱼面
爆锅后将切好的鱼块放入锅中爆炒,然后加水煮开,将擀好的面条入水即可。吃鲜鱼面也要带骨,鱼头鱼尾都要下到面条里。岛上人吃鱼面什么鱼都成,有时索性将捉来的螃蟹,一剁两块下面,更有一番滋味。这样的面条盛出来,鲜鱼块、滑溜溜的面条和新鲜的青菜混在一起,白汁浓汤,色味俱佳。长岛人吃鱼面大有技艺高超者,简直就是一边嘴角进面,一边嘴角吐刺,即使是一些无牙老叟、缺齿老妪吃鱼吐刺儿也极利索。
3.鱼味糊糊汤
鱼味糊糊汤是类似疙瘩汤的一种加佐料的玉米面粥饭。海岛人因玉米面对鱼腥有一种特殊风味而特别喜食。其做法是在鱼汤烧开后,将掺水搅匀的玉米面下入锅内。鱼味玉米汤做出来呈浓稠状,配之以嫩绿的新鲜蔬菜,加之鱼味的鲜气,颇能增人食欲。
4.鱼米
鱼米是指一些形似块状或丝状的鱼肉干。大海市季节(一般秋季鱼多时节),岛上渔家总要户户晒鱼米。晒鱼米的鱼最好是鲅鱼、针良鱼、马面鱼、安康鱼和大头宝等小杂鱼。把鱼清洗干净后,平铺在锅内的箅子上,撒一层盐,然后烧火蒸。蒸熟后的鱼儿拎着尾巴一抖,那肉便纷纷脱落下来,掰碎晒干后即成鱼米。晒干后的鱼米,或金黄、或玉白,易存放,用来烧汤、炒菜、下面、包包子都极有咬劲,味道是鲜鱼不能比拟的。
5.海菜夹子
以海菜做包子,长岛人称之为海菜夹子。海菜夹子多以海青菜、海紫菜、绿菜等做馅,而最好的莫过于一种叫“骆驼毛”的海菜。“骆驼毛”菜呈土褐色,纤细、柔嫩、光滑。每年春天2、3月份,逢上落潮,带把剪刀到海边的礁石上即可剪下来。
由于海菜一般都喜大油和蒜,所以岛上人包海菜夹子时,多用肥肉丁和大蒜片配馅。包海菜夹子以烫面为好,个头不宜大,蒸熟后,咬一口稀溜溜、滑润润的,伴着海菜独有的鲜劲儿,使人越吃越想吃,常有肚子饱眼不饱的之感。
6.海菜汤
岛上人用来做汤菜的海菜多是牛毛菜、海青菜、海滑菜和海紫菜等,尤以海紫菜较好,用来配汤的最好莫过于牡蛎,既便是鲜度极佳的海胆、鲍鱼和扇贝等海珍品,也不及牡蛎开味。做汤时先用蒜瓣爆锅,加水烧开,再将剐好的新鲜牡蛎和洗净的海菜加入,一开即好。不管是那种海菜,做出来都是墨绿色,由于菜放的多,汤显得浓糊糊的,喝起来滑溜柔润,鲜美可意。海菜汤营养成份极高,一碗海菜汤不仅可抵得上两个鸡蛋的营养,并且还有醒酒、顺气、祛胀和滋润皮肤的功能。
7.海胆汤
海胆是长岛的一种名贵特产,当地人自古就有用其卵黄烧汤的习惯。海胆汤色洁白,浓浓的如同奶汁一般,橘黄色的海胆卵埋在白汁里,随着腾起的热气,鲜味儿直往人鼻里钻,喝入口中,那浓烈的奇鲜夹着一缕缕的酸甜,会鲜的人晕乎乎的。不常吃的人连喝几口,甚至会产生微醉的感觉,让人怀疑这鲜劲儿怕是也有“度数”。
8.海兔酱
海兔酱,顾名思义,是用海兔腌制成的酱制品。它与臭豆腐一样,都是经过发酵处理的。渔民们打到了海兔,一般在海里就进行加工,他们将大堆的海兔铺放在甲板上,一边冲水,一边穿着水靴踩碾,直到把海兔体内的随意脏物全部冲净为止。制作时通常每百斤海兔放盐7-8斤,拌匀后放入大缸或其他器皿里密封好,5、6天时间即变成紫红色,蒸熟后即可食用。
海兔酱一般是在做馒头时顺便蒸一些的。一旦蒸熟,就是锅盖再严实,也会鲜香四溢。岛上人都喜欢以鲜生蔬菜蘸海兔酱,而生菜中最得意的则是大葱。葱的辛辣味儿与酱的鲜美味儿相得益彰,使人越吃越想吃,越吃越爱吃,故岛上人有着“海兔酱,蘸大葱,撑的肚子圆绷绷”的说道。不少远居异乡的长岛人要亲人前往时,不一定提到名贵海货,而惟独忘不了嘱咐一句:“千万要捎瓶海兔酱来尝尝”。
9.廷巴冻
长岛人吃河豚鱼名堂颇多,不仅有河豚饺、河豚面、河豚清炖和红烧等,还用河豚鱼制冻,即廷巴冻。
制廷巴冻,需要除去五脏,洗净血迹的干品,因其有毒。爆锅后,把鱼、大块的葱姜放入锅内略加翻炒,加水,大火煮,开锅后,小火慢慢熬,1个小时左右出锅。河豚的皮、尾、鳍等均很有粘性,凝聚力极强,所以是猪皮冻、鸡冻等难匹敌的。
岛上人制作的廷巴冻清亮透明,色泽鲜艳,肉块肥大,佐料丰富,吃起来清爽耐品,鲜明可口,并全无腥腻,可谓冻中佳品。
入冬,海岛人家必备有廷巴冻,平时,作为桌上常菜,有朋自远方来,又不失为别具特色的海味佳肴。特别是用廷巴冻下酒,更是妙不可言。
牛毛菜冻 因为牛毛菜含有一种胶质,所以粘性很强。岛上人根据这一特点,每逢春冬季节总要到海滩上采回一些熬冻。熬时菜要洗净泥沙,并在锅内加适量清水,当熬制牛毛菜化了以后,再加入必要的佐料。冷却后,冻体晶莹透亮,滑润爽口,或咸或淡,或辣或甜。
10.“哈”海蛰
海蛰皮凉拌是一般人都熟悉的吃法,但在长岛还有一种独特的风味小吃,名曰:“哈”海蛰。
岛上人管“喝”叫“哈”。秋汛初至,正是海蛰的旺汛,岛上人把打上来的鲜海蛰除去头爪,用水浸好,想“哈”时,先用刀将鲜海蛰削成片状,再如切面条般的将其切匀切细,然后用清水冲洗5、6次去其咸腥,再适量加入精盐、香油、味精、醋、香菜、辣椒、芝麻或麻汁等调料。将调料配好拌匀,即可开怀“哈”了。那鲜蛰清凉如水,滑溜溜、凉清请、辣酥酥的,咀嚼起来还咯崩崩的、脆生生的,直撩拨人的胃口,逗着你喝完一碗还想喝,总也喝不够。
“哈”海蛰所用的调料因人的喜好而异,岛上还有一种甜拌的“哈”法,则又是一番滋味。
11.饼子咸鱼
吃山珍海味难,吃长岛正宗的饼子咸鱼也并非易事。玉米面里要掺和适量的黄豆面,加稍热的水调和的不软不硬,锅热时,把和好的饼子面团,在手中反复弹拍,摔拍在锅边近水处(叫“糊饼子”),草火快烧,糊出来蛋黄色的饼子,香喷喷的,用手掂掂,轻生生的,拍一拍,砰砰有声,吃在嘴里,喧噗噗的,香中略带一丝甜味。吃起来,比饼子又强几分。上讲究的咸鱼有三种:春鲐、秋鲅、夏瓜板(高眼鲽又叫“长脖”)。春天进湾繁殖的鲐鱼体肥个大。整鱼洗净后,从头顺脊背剖开,只摘除内脏,冲洗鱼腹中的血污。在坛子里,撒一层底盐,将鲐鱼的剖面朝上摆平,再撒一层盐,再放一层鱼,最后再盖一层盐,然后用干净的扁石压住。汁流盐化,汤浸过鱼,待鱼和汤发蒸过来,捞出蒸熟。原汁原味,吃在嘴里越咂摸越有味。难怪有“一筷子九咂摸,一条鱼吃短了三双筷子”的说法。
深秋的鲅鱼,最肥鲜,皮下和骨缝都长了油脂。选个大的,从脊背剖开,剔除内脏,横切数段,撒大盐腌渍。要吃时,放在凉水中,浸泡的稍有咸味,切成条状,加葱花、姜末蒸熟。吃起来,鲜味不减,咸度不大,香味特别。
初夏盐淡晒干瓜板鱼,捂放一段时间。蒸熟后,鱼肉回脱骨离刺,散成微干面软的鱼片,就着热饼子,那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连鱼的骨刺都酥软,吃嚼起来,特有味道。
QQ344987793 http://sdcdxz.blog.sohu.com

转自:31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