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岛“旅游兴岛”纪实 自驾游攻略. |
[游记]长岛“旅游兴岛”纪实 自驾游攻略. |
2008-04-04 |
您的位置:车部落 >> 论坛 >> 自驾游攻略 >> 查看帖子 字体: 小中大 “渔家乐”唱响新渔村——长岛“旅游兴岛”纪实 飞鱼 发表于: 2007-11-25 17:44
民俗生态火渔乡,渔闲增收奔小康 还未到五月,南腔北调的游客纷至沓来,让长岛这个山东惟一的海岛县热闹得像过年。渔民们做梦也没想到,闯海为本的渔家人现在能玩着赚钱。他们按岛上渔俗建起“老渔寨”,里面有海草房、篱笆墙、碾子磨和大橹把,房檐下挂着咸干鱼、苞米棒和地瓜干,再在海边拖上老帆船,利用闲置的船网和渔楼,请游客学渔家劳作,喊渔家号子,喝渔家 老酒,睡渔家炕头,游客玩得痴迷愿掏钱,渔家豪爽待客增收入。 66岁的乐园村渔民刘守佳从事“渔家乐”旅游快5年了,说起眼前的好光景,自有一番感慨和盼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岛乡亲们靠养殖栉孔扇贝发了家,可近年扇贝接连受灾,大伙没少为如何转产增收想招式。适应城里人渴望回归自然的需求,村里鼓励渔民借助原始生态环境和传统生活习俗办家庭旅游业,330户人家有80多户建起“渔家小院”,130多户转产搞海味餐饮、海上游乐和水陆客运,户年均收入3万元左右。全村三分之二的渔民放弃传统渔养劳作改行“玩”旅游,带动全村年人均纯收入3600多元。“一点也不比从事海上生产差哪去。”刘守佳乐呵呵地说。 “开发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生态旅游,是解决渔民增收、转产和就业三难的有效途径。”鹊咀村党支部书记邵万林说,在目前渔业资源减少和市场制约加重的情况下,渔民面临着如何增收、转产和就业的新问题,渔业生态旅游的兴起给渔民带来了希望。村里的旅游业每实现1人就业,可以带动3人间接就业;旅游业每增加1元收入,可以带动相关行业5到10元的收入。非凡是像长岛这些有条件的渔村,扩大民俗生态旅游业规模,就能通过劳务投入、旅游服务和直接就业来增加渔民收入。去年旅游旺季,仅南长山镇10多个渔村就投入四分之一的劳力,接待15万游客,实现收入1200万元。 “渔家乐”成旅游名品牌 长岛地处渤海海峡,由32个岛屿组成,自然风光神奇诱人,至今沿袭着一些独特的渔俗风情。近年来,长岛围绕“旅游兴岛”战略目标,整合渔业生态旅游资源,推出“海上仙山”、“渔家海上游”和“小康渔家”三大旅游品牌,发挥自身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海豹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扇贝、海参、海带、鲍鱼之乡等生态旅游优势,先后投入2亿多元,建立了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月牙湾、九丈崖、望夫礁等10余个景区和20多个民俗文化村,设立了风光游、森林游、沙滩游、古迹游、民俗游5大生态型旅游项目,新辟了奇礁异石、海上垂钓、潜水猎捕、候鸟放飞、渔俗娱乐和祭奠妈祖等特色旅游单项,每年招来40多个城市近百万游客,每个“黄金周”有6万多游人踏岛进渔家。 县里这般为渔民铺财路,渔家人喜上眉梢!曾在央视“东方时空”栏目露过脸的“渔家形象大使”王沟村渔民张存兴说:“俺刚开始搞旅游时怪难为情的,总觉得办旅游是富裕人的闲事,但这几年县里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上扶持渔民转产生态旅游,尤其是在客源引进、行业治理和公益设施上的服务,让俺们的经营没了后顾之忧,全县有1万多人在渔闲时节找到就业新‘饭碗’,要不俺渔民咋会舍上2亿多元储蓄和资产办旅游!”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渔家乐”已成为全国知名旅游品牌,渔民办“渔家乐”尝到了甜头。目前,长岛县从事“渔家乐”旅游项目的渔户700多户,床位达8000多个,每年渔家乐接待游客占进岛客源20以上,民俗生态旅游已成为长岛经济三大支柱之一,它不仅拉动三产增值7亿元,也使渔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000多元。
|
转自:2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