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蓬莱水城游记之蓬莱水城怀戚公蓬莱水城游记攻略

[游记]蓬莱水城游记之蓬莱水城怀戚公蓬莱水城游记攻略

2008-06-10    

诱我来到山东蓬莱的不光是那驰名于世的海市仙境,还因为这里是你——我多年敬仰的戚公的故乡。戚公,我知道你从6岁起就在这里生活成长,经常聆听父亲的教诲;这里也是你袭职后保卫过的地方,正是在这里你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这里还是你度过凄凉晚年的地方,以你对国家和民族无与伦比的贡献,罢官后穷困潦倒甚至无钱延医治病的惨状,怎不令世人感慨万千。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至于今,遗饼纪征东,民怀切。……”我默吟着上世纪30年代郁达夫先生歌颂你的《满江红》词,信步踏上丹崖山东麓的古水城。

戚公,正是在你生活的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即日本海盗集团,因日本古代称“倭奴国”,明朝人遂称日本人为“倭”)大肆犯境,劫掠财物,焚烧房屋,平毁城镇,屠杀居民,无恶不作。“倭奴借华人为耳目,华人借倭奴为爪牙,彼此依附,出没海岛,倏忽千里,莫可踪迹。”(郑晓《今言》)此时,正是你这位世袭登州卫(今蓬莱)指挥佥事的将门之子受命平倭。我脚下的水城,便是当时在北宋刀鱼寨旧址上修筑备倭的海上防御体系,你曾驻守于此训练水师,故有“备倭城”之称。

我是从南面雄伟的振扬门进入水城的,只见水城规模宏大,设计巧妙,砖石构筑。它南接府城,北入渤海,侧依丹崖绝壁,南有振扬门与陆路相连,北有水门与大海汇通。水城中间的偌大水域叫小海,是停泊战船、操练水师之处。宽大的水门内外分别建有码头、平浪台、防波堤等。尤其巧妙的是水门内修筑的平浪台,迎水门而立,当潮水、风浪扑门而来时,它能让这只暴怒的狮子温顺下来。小海内总是波平如镜,且保持一定水位,往来船只无须候潮。

我漫步在印有你足迹的古水城,轻抚着水城的砖石草木,默问它们:还记得戚公吗?还记得他的诗吗?砖石无语,草木无声,但我似乎觉得它们已经作答:记得的——“总然用尽檐前力,应是无心为利名”、“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戚公,置身你当年置身的水城,我仿佛感受到你的气息,看到了你的身影。水城与你的名字紧密相连,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不屈不挠精神的见证。此时此地,我耳边回响着你的诗句:“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公,纵观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你是无人可以比肩的常胜将军。你可记得,在你挂帅之初率明军与倭寇战于龙山所,当敌人分三路冲入各部时,十倍于倭寇的明军竟溃不成军,四散奔逃。是你不慌不忙跳上一块巨石,张弓搭箭,一连射死三个倭寇首领,从而稳住军心,转败为胜。你也由此看到明军的无能,从而下决心招募乡勇,训练出一支战无不克的戚家军。正是你带出的这支历史上罕见的戚家军,可以空腹奔跑70里,然后参加战斗,歼灭敌人;可以以寡击众,并取得胜利;可以不畏艰难仰攻山头,打败顽寇;可以水陆密切协同,使敌人无一漏网。你做到了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下面一组战例的数字令人称奇:花街之战:擒斩敌310人,而自己阵亡3人,救出5000被掠人口;上峰岭之战:全歼倭寇二千余人,获首级349颗,而自己只阵亡3人,救出1000人;横屿之战:全歼倭寇千余人,俘斩377人,自己阵亡13人,救出800 人;牛田之战:俘斩敌698人,自己无一阵亡,救出954人;平海卫之战:斩倭2451人,自己阵亡16人,救出3000人;仙游之战:取倭首498颗,自己阵亡24人,救出3000人;林墩之战:戚家军虽阵亡69人,但俘斩倭寇达973人,“焚溺数千余徒”,救出2114人。

我不厌其详地列出这样一组数字,是想证明你已把战争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无人企及的水平,而每一仗又同民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直接救民众出水火。敌人称你为“戚老虎”,闻风丧胆;人民称你为“戚我爷”,无限感激。难怪在你取得平海卫大捷后,搬师经过前一年打仗的林墩时,百姓捧着茶果于马前唱道: “生我兮父母,长我兮疆土。生我不辰兮,疆土多故;奠我再生兮,维戚元辅。”人民已把你视为再生父母,可见你带给人民恩泽的深厚。

平定了东南沿海的倭患,你又调任镇守京师。在北方的16年间,你修长城,建敌台,练精兵,创车阵,“边备修饬,蓟门宴然”。百姓再无蒙古骑兵内犯之扰,朝廷无虏犯京师之忧。表面看来,你没有像在南方那样立下显赫战功,实际上这种和平的赢得,这种“屈人之兵而非战也”的业绩,对民众、对国家又是何等的功勋呢!孙子曾言:“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正因如此,当你受到朝廷反张居正之风的牵连,谪调广东之时,蓟镇市民罢市,百姓遮道,流着泪,攀着车,夹道为你送行,久久不忍离去。“辕门遗爱满汇燕,不见胡尘十六年。谁把旌麾移岭表?黄童百叟哭天边。”时人陈第的这首诗,或许是对当时送别情景最生动的写照。

戚公,你纵然能南抗倭、北御虏所向披靡,却无力使漫长的边防线固若金汤;你纵然能运筹帷幄,每战必胜,却无法扭转明王朝崩溃的颓势;你纵然能殚精竭虑目不转睛地盯视海面上、边墙外的浪涌草动,却无暇顾及和防备奸佞从背后射来的唇枪暗箭……

其实,政治从来就是无情的。当改革家、一代名相张居正病逝后,在反张居正之风愈刮愈烈的情况上,你被罢官回乡,而“四提将印,佩玉三十余年”的你,竟然 “野无成田,囊无宿镪,惟集书数千卷而已。”(董承诏《戚大将军孟诸公小传》)薪俸停发,病体难医,晚景凄惨。而朝廷对你的态度更令人寒心。万历十五年(1587年)九月,河南道御史傅光鉴于你战功卓著,才能超群,年纪尚不算大,上疏朝廷,建议再次起用你,不但遭到严厉拒绝,还给他以夺俸两个月的惩戒。

转自:50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