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岛华严寺旅游,华严寺自助游攻略

[游记]青岛华严寺旅游,华严寺自助游攻略

2008-02-24    51766.com

在山西大同市西部。殿宇嵯峨,气势雄伟壮观,是辽金时期我国华严宗重要寺庙之一。始建于辽,辽代佛教华严宗盛行,道宗亦曾亲 撰《华严经随品赞》十卷,故云中( 即云中郡,今大同雁北一带)特 建华严禅寺。因寺内曾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当时还具有辽皇室祖庙性质。辽保大二年(1122年),寺内部分建筑毁于兵火,后重建,至元代初年仍不失为云中巨刹。明宣德、景泰年间大事重修,补塑佛像,勃然中兴。明中叶以后分上下两寺,各开山门,自成格局。清初寺院复遭摧折,几经修缮,成今日之规模。现上下二寺虽连成为一体,仍各以一主 殿为中心。上寺以金建大雄宝殿为主,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 ,高低错落,井然有序。下寺以辽建薄伽教藏殿为中心,保存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及天宫楼阁。下寺砖雕二门以东,又有天王殿、南北配殿和山门,别为一院。此寺主要殿宇皆面向东方,这与契丹族信鬼拜日、以东为上的宗教信仰和居住习俗有关。

华严寺大雄宝殿:在华严寺内北隅。始建于辽,保大之乱(1122年)毁于 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址重建。殿身东向,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 面积1,559 平方米,矗立在4米余高的台上,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 檐高9.5 米,庑殿项,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甚大,高达4.5米,北端鸱吻系金代遗物, 历经雨,至今光泽灿然。当心间及左右梢间辟门,形制古朴,为金代旧物, 门前所饰壶门,为已知较古者。殿内采用减柱法,减少内柱十二根,扩大了前 部空间面积,便于布列佛像和进行佛活动。殿内有五方佛和二十诸天等明代塑像,四 周壁面为清代罕见。顶部天花板彩面共973块,大部为清代制作,所绘圆环、龙凤、花 卉、梵文等图案,极富变化。殿内还有一座2.5米高的木构楼阁模型,是仿制明代大 同城西北角的乾楼而作,为研究明代大同城楼结构的重要实物资料。

华严宗为我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因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创建于隋代

。它的祖庭在陕西长安少陵原的华严寺,但若论现存建筑规模之大、寺内文物之精,人们则常常会提起山西大同的华严寺。

据《辽史》记载,大同西街的这座华严寺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是辽金时期我国华严宗的重要寺庙之一。辽代皇帝笃信佛教,广建寺庙,华严寺原作为皇室祖庙供奉历朝诸帝的石像、铜像。明中叶以后,分为上下两寺,各以一座主殿为中心。历朝几经修缮,终成现在的规模。1963年将两寺之间的居民搬迁,寺庙又合而为一,但仍各有院落,自成格局,各依山门出入。

华严寺的主要殿宇与一般佛寺的坐北朝南不同,都是坐西朝东。这反映了辽代契丹民族信鬼拜日、以东为上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上华严寺布局有序,按中轴线对称分布,依次排列山门、前殿、大雄宝殿,左右是祖师堂、禅堂、水云堂等,布局严整,高低错落,井然有序。

上华严寺大雄宝殿为金代重建,大梁上有天眷三年(1140)的题词。大殿矗立在四米高的台基之上,为单据庆殿式建筑。殿顶正脊两端的琉璃鸥吻高达4.5米,气势不凡。其中北吻是金代原物,仍光泽如新,南吻为明代修补过的。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总面积近16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辽金时期佛殿。设计者在木结构的大殿前部减去了十二根巨柱,故而殿内十分宽敞。殿前挂着两块匠额,一块是“大雄宝殿”,“大雄”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一块是“调御丈夫”,乃佛祖十大名号之一。

殿堂正中高2.9米的莲花座上,五尊高3.1米的大佛一字排开,大小相同,结砌跌坐。中间三尊是木质金身,左右两尊是泥塑沥金,此为“五方佛”。中央毗卢遮那佛,座饰为狮子;东方阿阂佛,座饰是大象;南方宝生佛,座饰是马;西方无量光佛,座饰为孔雀;北方不空成就佛,座饰为金翅鸟。佛像的肉髻上都有凸起的宝珠,面相上宽下窄,有别于一般寺庙内佛脸丰满、大耳垂肩的形象,与藏式风格的造型相似。大殿两侧侍立的二十诸天是护卫佛教的二十位天神,每尊高2.8米。有意思的是这些泥像都前倾15度,表示对佛祖的尊敬。他们在佛前有两种排列方式,一种象征“金光明场”,一种象征“佛会礼拜”。华严寺里二十诸天的陈设样式,一直是各地雕塑的范本。

“二十诸天”的“??说。如“大梵天王”,他原是婆罗门教的创造神,与湿婆、毗湿奴并称三大神。有五个头,被毁灭之神湿婆毁去一个,剩下的四个面向四方;有四个手,分别拿着“吠陀”经典、莲花、钥匙、念珠或钵。通常坐在莲花座上,坐骑是一只天鹅或七只鹅拉的车子。再如“大自在天”,原是婆罗门教的主神湿婆,塑像为八臂三眼的菩萨,手持杆、铃和曲尺。

还有“摩利支天”,本是古印度神话里的天女,神通广大,坐骑是猪拉的车子,所以她的塑像常有与猪有关的饰物。佛教产生后,作为佛教对立面、婆罗门教的最高天神也被感化过来,可见佛法广大。随着佛教传人中国,他们的容貌衣饰都被汉化,大梵天王也不再是多头多手的怪物,而是容貌端正的中年帝王形象。二十诸天里还有几位是释迦牟尼成佛前后的护法。如菩提树神,当年王子在菩提树下修行时,他就在一旁遮风挡雨,塑像手中拿着带叶的树枝;以及龙王和韦陀天。

其他成员还有天神、天女、夜叉;男人女相呈少年帝王形象的帝释天和部下四大天王;塑成哼哈二将形象的密迹金刚、散脂大将;中年贵妇形象怀抱男孩的鬼子母;总管地狱的阎摩罗王。

大殿四周有彩绘壁画,内容多为佛经故事,比如“七地九会”说法图。相传释迦牟尼成佛后第一次讲经,说的就是《华严经》,共在七个地方讲了九次。全部壁画高6.4米,整个面积近890平方米,如此鸿篇巨制为国内少有,色彩鲜艳,保存完好。大殿顶部还有明、清时期彩绘天花板973块,以龙凤、仙鹤、花卉、梵文为图案,同样赏心悦目。

下华严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主,有山门、南北配殿和天王殿等。“薄伽”是梵语“世尊”的意思,亦即“佛”。“薄伽教藏”指佛教的经藏。该殿是专门存放佛经的地方,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属于典型的辽代殿堂建筑。殿内供奉“竖三世佛”,中间为现在佛释迦牟尼,左边为过去佛燃灯佛,右边为未来佛弥勒佛。周围环绕弟子、菩萨、侍奉童子,四角各立护法金刚一尊,气宇轩昂。

这里一共3l尊辽代泥塑彩绘像,有的跏趺,有的跪坐,有的站立,或扬手,或合十,或若有所思,或欲言又止,表情丰富,雕工精湛,气韵生动,为不可多得的珍品。其中一尊胁侍菩萨脸形丰满,体态秀美,头戴宝冠,长辫垂肩,合掌微笑,仪态万方,有“东方维纳斯”之誉。

殿内靠墙排列楼阁式壁藏38间,作藏经之用。纯为木结构,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束腰须弥座,上置经橱,内存明、清佛经。经橱上设佛龛,外有勾栏,并覆盖屋顶。勾栏上雕有镂空的几何图案37种,玲珑剔透。有各式斗拱17种,形制繁复,独具匠心。壁藏至后窗处因地制宜架设楼阁五间,两侧以拱桥与左右壁藏连接,浑然一体。全部工艺均精雕细琢,为国内唯一的辽代壁藏,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观后惊叹为“海内孤品”。

相关链接:云岗石窟

转自:http://www.51766.com/img/huays/88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