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登华楼山-少波先生的网络日记本 |
[游记]登华楼山-少波先生的网络日记本 |
2007-07-18 diarybooks.com |
每年三八节,都要出一个题目为老伴庆祝一下。去年是买了游泳年卡,从三八节那天开始每天游泳。今年是买了崂山年卡,从三八节这天开始每周爬一次崂山。每年的三八节都很有纪念意义。 三八节,单位妇女休假半天,男人也跟着占了光。与老伴商议去爬山,爬华楼山。华楼山是崂山山脉延伸到西北的一座山,从我们家走松岭路只需要不到半个小时,过了北宅就是。以前去北九水,这里是必经之路,虽然没爬过,也看到了华楼山的雄姿,是个心中向往的地方。 本来华楼山是有缆车索道的,但索道已经停运多年了,我们只好爬上去。找到进山的入口费了很大的劲,在一个部队营房旁有一条很不起眼的羊肠小道,很隐蔽地通向山上。打听了部队站岗的战士,说这就是上山的唯一路。路不是修出来的,是踩出来的。除了压倒了的干草能看出是路外,就是光滑的岩石了,我甚至有些怀疑我们是不是走错了。没多久,前方出现了一处用石头垒的农宅,房子、院落都是山石砌成,烟囱冒着袅袅炊烟,门前花狗汪汪狂叫,路边有开垦的小园,房边有乖顺的母羊,一派田园之美,还真有点深山隔世之感。农宅的主人是个七八十岁的老农,跟我们说这就是上山之路,他以为我们是去华楼宫烧香的香客呢。我给老农拍了一张特写,老人脸上的皱纹很像华楼山上沧桑的山石,很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很快就发现自己穿的多了,不应该穿棉衣上山。爬了不多久,就气喘吁吁了,不停地坐下喝水。不得不承认,自己老了。很快,刚才还需仰视的群山,不知不觉地已经移到了我们脚下,千姿百态的山石开始仰视我们了。早春,枯的树还没有吐绿,眼下的景色是棕色的,灰色的,没有生气,最抢眼的倒是那些灰白色的桦树,在下午的阳光下显得层次分明。到索道的顶端,用了近一个小时,这时才感到苦尽甜来――上山的小路立刻变成了人工修整的石板路,景区里很正规的那种。石板路在山间延伸着,弯弯的,伸向山南面的华楼宫。 爬到山顶,最先进入视野的,是北面远处的崂山水库。水库弯弯的,像一勾新月,水库原来叫“月子口水库”,可能因此得名。水库是58年修的,这我印象很深,因为父母在58年都来过这里修水库改造思想。石板路在这里分了叉,一条向下,直通水库,一条向上,伸进巍峨的大山。华楼山说高,其实也不太高,地图上标的华楼山高度是409米,与我家后面的浮山相比只高了100米。但华楼山气势雄伟,清幽雅致,给人一种仙气凌人的感觉――怪不得七百年前华楼宫在此选址了。行走在大山的北面,下午两点的太阳就已经照不到了,北风中夹杂着声声鸟叫,山上显得冷清凄凉,加上诺大的山上只有我们两人,多少感到有些恐惧。老伴以前来过,说走到豁口,见着太阳就好了,华楼宫就在前面不远了。 果然,突然眼前一亮,霎时间阳光明媚,暖气袭人,只见两个直挺的石头门柱矗立在眼前。门柱上刻着粗旷的三个大字“华楼山”,落款是沈鸿烈,国民政府时的青岛市市长。此字据说题于1936年。越过豁口,就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上山以来一直没见到的绿,终于见到了――石板路的两侧突然长出一片青翠的竹林,郁郁葱葱,通向远方。出现了竹林,给我的第一直觉是,前面华楼宫不远了。 华楼宫的大门很像民宅的院门,可能刚刚装修过,大门油漆的通红,而且贴着大红的喜字。一进门,便发现庙舍端庄景色宜人,处处可圈可点。华楼宫建有老君、玉皇、关帝三殿,占地不大,但很精美,堪称庙中袖珍。站在院落南侧的栏杆前,对面就是郁郁葱葱的夕阳涧,大片的竹林在冬天的萧瑟中显示着生命的活力,把远处巍峨的山岭衬托的更加壮观。据说华楼宫是元朝所建,离现在将近700年了。建华楼宫的是一个崂山道士,名叫刘志坚,聊城人。传说一次他在山崖边背对着夕阳涧打坐,不慎跌下涧底,竟毫发未伤,被善男信女传为神仙显灵,于是建起了这座华楼宫,作为刘志坚修道的场所。华楼宫院内有两棵巨大的银杏树,与华楼宫同龄,也有700多岁了。我看到的这两棵古树,树干上系着鲜红的绸带,洋溢着喜庆。华楼宫院内只有我和老伴两人,显得香火不旺。我想春暖花开的时候,来踏青的人多了,会引来不少香客的。 原路下山。沿途的石壁上,年代不等的石刻随处可见。仔细地驻足观看。石刻以元、清两代居多,内容多是道家修炼的体会,很像一座古代书法、摩崖石刻的露天展览馆。有一首诗的开头我记下了,是这样刻的:“第一名山海上留,华峰谁到最高头?”写出了崂山的壮美和豪气。崂山上,这样的石刻比比皆是,以后爬山应该随身带笔才是。 下山,只用了半小时。此时,山风大作,满目萧瑟,普照在华楼宫上面的骄阳,突然变的没有了一点暖气,感觉穿着棉衣也不为过了。前后的爬山加上拍照游览,花了近三小时。下到山底时,老腿微微发抖,已经不听人使唤了。人老腿先老,此话妙也。开车回家,用了半小时。修通了环海公路,拉近了去崂山的距离,真好。回家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两个相机的照片下到电脑中,我的相机中是老伴,老伴的相机中是我,憨态可掬,哈哈大笑。 定好了,星期天去崂山下宫,一个不太需要出力的景点。有了年卡就不能浪费,哈哈! |
转自:http://www.diarybooks.com/article/2007/3/10/1523675.html50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