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闲与仙人扫落花-崂山游记 |
[游记]闲与仙人扫落花-崂山游记 |
2007-07-16 |
来到青岛,好友安排去游崂山。说来惭愧,自小地理不合格的我根本不知道崂山就在青岛界内,而对崂山的印象也大多来自动画片《崂山道士》中那个总想不劳而获的王生。及至少年,因喜李白的诗,就找了全集来读,才发现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太白也为此山写过“闲与仙人扫落花”的诗句,自此才对崂山有了向往之心,而此次青岛行,得以全了这个心愿,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呢。 崂山,东南临黄海之滨,在中国的名山中,是唯一一座傍海而立,山海相连的高山。当地有句古话:“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未见此景,不知景色之美妙,坐在进山的车中,右侧望去,透过树影,是一片海水蔚蓝,水面上停靠着几只渔船,可惜没有夕照,否则就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渔舟唱晚图,不过此时也是好的,朝阳下的大海将周边衬的如此明媚。左侧望去青松怪石,一片巍然。车从崂山入口处到垭口,大约走了十分钟,我们以后已经到了山脚下,入垭口入口处往里走,路边的面包车就跟着游客,游说大家坐车走,这才知道,从垭口到真正的山脚下,还有九至十五公里的路,自己走的话要好长的时间,如果坐车的话,一个人两个景区玩下来要80元钱,这么长的进山路没有专车接送,不知是崂山管理局的疏忽,还是为了给当地人创造就业机会。无奈,只好与好友包了一辆车,再往里走,好在租车的司机是个很实在的人,一路上给我们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坐着车往里开,据说要经过十二个小渔村,当地的渔民以养殖海物、种茶为生,生活过的很好,家家盖的二层小楼,青砖红瓦,喝的是崂山上的矿泉水,吃的是山中的野菜,海里的鱼贝。房子旁边就是大海,前边则是一片茶田。听司机师父介绍,这里的人如果家有男孩子的话,待男孩长到十六岁,家里就要张罗着盖房,要是前几年,几千元钱就可以盖起来,近些年,因土地收租用费,物价上涨,盖个二层小楼的话也要十几万呢,话语间带着对物价飞涨的感叹,却让我这在城市中习惯了动辄几十万一蜗居的人羡慕不已。我指着海中的一处小岛问司机师父是否有人居住,他说岛上是有人住的,有三十几户呢。我又问,那他们通水通电么,司机师父告诉我们,他们家家用的是风力发电机,家里条件好的,买个大马力的发电机还能带得起冰箱,日子过的也是很舒服的。这里的人都是习惯早起的,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远离城市的尘嚣与喧闹,当我们连声赞叹这里的美好时,司机师父无不得意地和我们说“也就比你们多活个几年吧!” 由于我们晚上就要回北京,所以崂山只选择了仰口风景区,车到了仰口后,司机师父又指点了我们如果游玩,我们就开始向山上出发了。说是爬山,可同行的好友是个懒家伙(哈哈,我也不勤快),上山的路我们还是坐索道上去的。这儿的索道很平缓,让我这有轻微恐高的人也不很害怕,慢慢往上走时,可以东张西望,欣赏一下四周的美景。下了索道,拾阶而上,就是觅仙洞了,若再想往上爬,就得经过觅仙洞,好友不喜欢黑暗封闭的地方,所以留在原处看风景,而我则跟着一大堆的游客一起爬觅仙洞。说是洞,其实是石与石之间的缝隙,胖一些的人还真过不去,刚进里面时很黑,一不小心就会碰到头,一路七拐八拐的,还有点曲径探幽的滋味,及至到了洞外,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大海,山海之间有人间香火几缕,将大海染的几分濛濛,这就是李太白大嚼紫霞的地方么?以海为汤,以霞为粟,依山而立。恍惚中似忽眼前有人青衫峨冠,朝时,于此背手而立,仰面大嚼;午后,或而与山中仙人博弈,或而垂钓海上;傍晚,把酒邀月,且歌且舞,真个是举舞弄轻影,不似在人间。 若论山的气势与巍峨,崂山是没有办法和泰山比的,只是胜在山海相连,山依海而立,海因山而生,让人一眼望去,人在山海间,有多少苦闷倾不尽呢?而在这片山青水蓝间,又演绎了人间多少活色生香?我吸着山风,嚼着花香,见石岩中的杜鹃竟也开的如此明媚,自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稼轩居士语出之时是有些口不对心的,而我却是心口如一的。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如此说来,比起古人,我是运气极了,得意极了! 下得崂山峰,可恨时间匆匆,留了许多未尽的美景,只有等下次再游崂山时一一领略了。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李白 我昔东海上, 亲见安期公, 食枣大如瓜。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angel0413.bokee.com/tb.b?diaryId=15815343 2007.5.1017:00作者:兰芷汀洲 |
原始链接:http://angel0413.bokee.com/viewdiary.15815343.html |
转自:25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