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崂山返岭后,华严寺 |
[游记]崂山返岭后,华严寺 |
2008-06-27 sina.com.cn |
这几张照片,是05年夏天去崂山返岭后和华严寺时拍的。那时,母亲去世不久,老在家呆着心烦的很,于是与老伴驱车崂山散心。这是我们第一次自己驾车去崂山,感受很深,回家写了游记,贴在这里。今年有了进崂山的年卡,可以每周爬崂山了。把以前写的重新贴一次,加上照片,成个系列吧! 《崂山·返岭后·华严寺》 在青岛生活了50多年,竟没有玩遍崂山。也难怪,崂山太大了,方圆446平方公里,数十个景区,就是住在崂山里也要玩上几个月的时间。我去崂山,一般都是陪外地朋友应景而已,最多看看太清宫,北九水,仰口。人们都说,玩崂山要深入大山,最好找个小山村住下,那样才能真正领略大山的雄伟,大海的壮丽。于是,与老伴策划了个崂山自助游——双休日自己开车到深山老林,自由自在地去享受大山、享受大海、享受大自然! 今天是周六,早上6点多我们就出发了。路线选择了走北路,北路是双向6车道的一马平川,经惜福镇一直到王哥庄,直接进入仰口景区。天气很好,万里无云。初夏的太阳刚刚升起,射进车窗的光线竟有些刺眼了,我怀疑今天旅游的心情会被毒暑所破坏。然而一下车,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清凉的带着腥味的海风,在海风中竟有些感觉凉了。 找到返岭后村完全是下意识的。车子下了大路驶入景区有两条道,一条指示“仰口景区”,一条指示“华严寺”。老伴毫不犹豫地说,去华严寺!华严寺的位置在太清宫与仰口中间,来旅游的人很难走到这个地方,看看华严寺也好。沿着崂山东侧的旅游公路向南行进,右边是陡峭险峻的山崖,左边是波光粼粼的大海,公路在薄雾中蜿蜒盘绕,真像行进在仙境中。老伴在不断提醒我慢开,其实我也为左侧是大海而担心,毕竟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开车进崂山。华严寺没有明显的标志,跑了好长一段路竟没有发现华严寺的一点踪影。我怀疑开过了,在一个叫“返岭后”的小村子停了下来问路。没想到,一停车竟发现了一个非常靓丽的去处,一个神仙般的地方。小村子建在山和海的中间,嶙峋的山石中,绰约着没有规则沿山摆布的红瓦绿树,极像南非开普敦沿海山上的别墅群。沿山公路徜徉在村子的南侧,公路向下的十几米是一处极精致的白色海滩,有四、五百米宽,正值涨潮时间,不知疲倦的大浪一次次、一层层地扑向海岸的沙滩,发出阵阵雷鸣般的咆哮。沿着山石铺的陡峭台阶拾级而下,便是海滩。我们发现,海滩竟是我们两个人的,诺大的沙滩只有我们留下的脚印。浪很高,撒着欢,有些野性。大浪先是昂着头高高地掀起,然后猛地狠狠地摔在沙滩上,雪白色的浪沫抨出串串银色的珍珠,在沙滩上聚集着,既而又消散了,形成倒退的水流,吸噬着细腻的白沙。大浪始而复始地拍打着岸边,发出的轰鸣尤如一曲壮丽无比的交响乐,震撼着崂山脚下的小山村。我们被大海陶醉了,我们被大山陶醉了。我们躺在沙滩上,躺成一个“大”字,沐浴着海浪带来的雾雨一般的湿气,沐浴着初夏腥湿的海风,沐浴着清晨八、九点中的太阳。回首望去,就是崂山典型的奇石组成的一座座山峰。崂山的山峰很奇怪,它没有黄山、华山那样垂直的线条,它的线条是圆的,像一个个巨大的鹅卵石粘贴在一起,奇形怪状,各具形态。怪不得学山水画的人写生要首选崂山。崂山是中国海上第一山,自古被称作“神仙窟宅”、“灵异之府”,《齐记》中亦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历代文人名士如李白、苏东坡、高凤翰、康有为等都曾在此留下游踪。 我感慨大海的浩瀚和神秘,我感慨大山的威武和壮美,我更感慨此山此水如此巧妙的结合,大海给山增添了灵气,而大山更给海揉进了阳气和霸气。我想300多年来,这里成了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与这灵气、阳气、霸气有一定的关系吧。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显得是那样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听着大海的奔腾呼啸,看着大山的挺拔俊美,我真想把自己融入大山大海中去,去寻找永远的安宁,去创造完美的永恒。 海边沙滩上有一艘小木船,歪斜着,旁边是一具绿色的半新鱼网。老伴坐在船上摆了个POSE,要我给她照个像。阳光下,老伴笑的很灿烂,把我的心也融化了。真的,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看来快乐还要自己找,快乐是不会自动跑到你身边的。问路时,我顺便问了问当地有没有闲着房子可以租。我突然想,可以在这里租间房子,有时间可以常到这里住上几天,真正享受一下大自然的美,享受人间原始的清醇。村里人说,有个12米长的院子,四间平房,年租金3000元。我考虑可以找几个朋友合租,这就是我们度假的根据地嘛! 在“返岭后”的惬意,竟把“华严寺”这个主题冲淡了,没有名气的小村成了我们今天旅行的主角。离开“返岭后”,向北1公里就是华严寺。华严寺是崂山最大的佛刹,分寺院和塔院两部分,建于清顺治九年,经30多年才完全建成。寺院沿山而建,使我想起了今年三月去过的镇江金山寺。金山寺是寺裹山,华严寺是山裹寺,如果说返岭村是海中奇观的话,那么华严寺就是山中的胜境了。前后左右都是奇形怪状的大石头山峰,松柏掩映的寺庙就在怪石丛中,透出了些许灵气。十几年前我曾到过华严寺,那时的华严寺还不是旅游景点,寺院里可以当招待所,我们就是联系在这里举办了一个学习班。那时的寺院似乎比现在更有灵气,因为那时没有一点现在这样的商业味道。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7207c010009ax.html58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