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岛的天后宫和海云庵

[游记]青岛的天后宫和海云庵

2008-05-22    sina.com.cn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旧时称“天妃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据资料记载,明朝成化年间,青岛村(当时的名字)乡绅胡氏因受妈祖庇佑,捐献土地,建成圣母殿三间,还有两配殿。正殿供奉天后(又称“海神娘娘”),配殿供奉“龙王”、“财神”。崇祯十七年(1644)建造戏楼一座,是青岛市区最早出现的戏楼。后来经明、清至民国数朝七次修葺,其中雍正十一年(1733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两次较大规模的修扩,已有琉璃瓦饰顶的大小殿宇16栋,成为了较大规模的建筑群。后来,神像被毁,但庙堂保护完好。1996年,青岛市政府对其进行了全面修复,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

座落在市区太平路上的天后宫,二进庭院结构造型,建有正殿、配殿、前后两厢房,另外还有戏楼、钟、鼓楼等附属建筑。除戏楼为琉璃瓦盖顶装饰外,其余的全部为清水墙、小灰瓦,且经苏州式彩绘点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在整个青岛地区的古代建筑中,青岛天后宫的建筑艺术和彩绘艺术都是首屈一指的。

天后宫的大戏楼为两层楼阁,金碧辉煌,门前一把大旗杆和两只大石狮,二楼中间悬挂“天后宫”巨匾,巨匾下面为波浪式的房檐,意为“进得门来,应无戏檐(戏言)”,也就是说拜妈祖不能当儿戏。戏楼内装饰有文房四宝、稀世古董以及各种用具,戏楼大梁的包袱画绘有金陵十二钗等红楼人物,以及春秋故事“吹箫引凤图”、“敦煌飞天图”等苏式彩绘。

过戏楼,左右两边为传统的寺庙建筑钟楼和鼓楼。过钟鼓楼为东西厢房,中间大场院有棵大桂花树,因其花为朱红色,亦称“朱砂桂”,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满树桂花香飘四溢。过两厢房就是山门,进山门为二进院落,院内雌雄二银杏已有500多年历史,据说与天后宫同年龄。

山门内立有两块石碑,记载了清同治四年(1865年)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天后宫的情景。

与山门对应的是天后宫正殿,殿内供奉天后——妈祖,这尊妈祖神像是由整条樟木雕刻而成的,并且在妈祖故里莆田开光分灵,高2.8米,是目前世上最大的木雕神像之一。两边还雕塑有妈祖的护将“千里眼”和“顺风耳”。整个大殿显得庄严肃穆。

正殿两边分别为财神殿和龙王殿,正殿两边庑房现为民俗博物馆,展出民俗文物100多件。

天后宫是一处集天后文化、海洋民俗文化于一体的著名人文景观,历五百余年风雨淘洗而幸存至今,弥足珍贵,堪称青岛历史变迁的一个生动缩影。

天后宫内

青岛海云庵

海云庵坐落在青岛四方区海云街1号,始建于明代,迄今已有500余年历史,为道教庙宇。庙内有南北殿堂两座,正堂供奉观音老母,南殿供奉比干、关羽,左右配殿供奉龙王、老君。古时,海云庵属崂山太清宫下院,长年住道士3人。

相传500多年前的一天,海中漂来一根巨大的圆木,上面载着一家老少。把他们救上岸后,始知是渔船在海里出了事,多亏漂来这根圆木,才使全家幸免于难。于是百姓认为这是神的庇佑,遂用这根圆木建起了一座庙宇。海云庵初建时北庙屋3间为正殿,称“大士庵”,供奉观世音菩萨铜像(当地民众称“老姆”);南庙屋2间,称“关帝庙”,供奉关羽、周仓、关平神像。因为庙宇附近是大鹤鸟群居栖息的地方,又长年云雾缭绕,就根据"海为龙天地,云是鹤家乡"之意,命庙名为“海云庵”,庙前一条街为“海云街”。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b3fa8010009f5.html47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