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白云洞庙岭石嶂庵引点滑溜口蔚竹庵休闲穿越 |
[游记]白云洞庙岭石嶂庵引点滑溜口蔚竹庵休闲穿越 |
2007-10-11 bingtuan.com |
9-11白云洞-庙岭-石嶂庵-引点-滑溜口-蔚竹庵休闲穿越 9-11白云洞-庙岭-石嶂庵-引点-滑溜口-蔚竹庵休闲穿越 原计划今天和攀登网一起探索崂山红旗渠,不想单位加班,知道乱乱的这次行动,就贸然参加。白云洞今年走过几趟,村里的老乡认识了很多,在这里发现抗战石刻和碾炸药的碾,并访问85岁的老人李月圆,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落实了日本杀害4老道和两香客的情节,所有资料博物馆收藏,也算对抗战60周年的一点纪念。 下车走村后,不小心进了村里的庄稼地,转了很长一段红旗渠,心里念叨,攀登网的驴下午也要走到此地了,祝他们考察成功,探索崂山的新发现。转正道,过山梁,老远就看到白云洞的两棵老白果树在向我们呼唤,顺登石梯很快艰难的来到幽静的白云洞前。在白云为家的石刻边,给大家指李先良的石刻,有的字不清楚了,乱乱猿猴般上去把杂草去掉,纷纷拍照留念,石刻大意是“余在崂山抗战时,移市政府于华岩寺,以白云洞为迎宾馆,遇敌谈 颇猖獗 以洞为掩蔽之所,白云山 昔空悵□□□□□□□□□□□□□年二月。”由于是国民党抗日的事,有关人员还没跟上形式,使抗战在崂山形成空白。应该解放思想,树碑立篆,有志青年下次带红油漆把石刻粉刷一遍,不忘国耻不忘家仇。这里人迹稀少,只有三三两两高大的赤松点缀其间,还有就是一望无际的竹林。印象最深的当是白云洞中那两棵老白果树,一雌一雄,比肩而立相伴而生,从树身悬挂的标牌得知,此树树龄已1000多年,雌株树高16、5米,胸径0、85米株。雄树高15米,胸径1、32米,并有子株2株.两棵老白果树,各显芳华,整个树形,状如伞盖。默默注视着这棵沐浴了1000年风雨、历尽沧桑的老树,它经历了从唐代至今的历史,仍傲然挺立,枝繁叶茂,显示了它蓬勃的生命力。地上落满了白果,我说是好东西可以吃,立马有人拣起送口里,然后都作呕吐状。咳,是里面的果仁好吃,街上有卖的。去掉果肉,剥去外壳,吃里面的果仁,和核桃相似。乱乱一阵拣了一大包,我是边剥果肉边拣。回家一称,一斤多把车资挣了回来。白果树1000年来,它见证了多少人间冷暖、世事沧桑,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见证了历代多少香客的虔诚,静静地守护着这方圣土。绕过青龙阁和卧风窟,沿着的白云洞曲径,七拐八弯地来到了白云洞的24间房前,当年日本侵略者的罪证尤在,烧毁的屋顶和矗立的石墙在诉说着痛苦的过去,在一间没顶的屋子里,还残存着一碾一磨被杂草埋没着。当年就是在这里用简陋的工具碾炸药做枪支,使日本鬼子闻风丧胆。领略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出西门下去,小径两侧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浓密的竹林,葱郁挺拔,随风摇曳。小鸟在竹林中轻吟低唱,使这静谧的崂山愈发显得肃穆安然。上路是到仰口的,不用2小时可达海水浴场,7-17就是在这条路上碰到拳头大的杏,据老乡讲,是以前有人在山上住时种的。下路是到石嶂庵的,在门外30米处有井,老道饮用水。走一小时左右就到了石嶂庵。石嶂庵是崂山最小的庵,石制屋.门上扁额是石嶂庵.右边条幅是坤元默启一轮月.左边是圣德常统五斗星,张三丰曾在此修炼过。老牛童要抄字我连忙拉住,这不是现成的吗。前番还是白雪飘地,今天却是秋高气爽,逝者流斯夫!一路乱乱组织,老渡把舵,吃野果,(拾山渣2斤余)林场大桃很甜的就是树高不好摘。快到滑溜口,找地方腐败,这里山高水源没有,驴们在林场前一定加足水,林场有井可洗不能喝水不流动!吃完饭匆匆赶路,有4青年赶上是从仰口过来的。到滑溜口,与大家恋恋不舍的告别,开始急行军,不然上班要迟到的。下300米遇流水猛灌一气,跑一路汗一路,上走蔚竹庵,避开北九上的人流。到3水1小时25分,赶上小公共要价5元,跑的快到李村25分钟,赶快上班踏着钟点到岗,见晚报,登《崂山引上渠》算是对攀登网的补尝吧。
|
转自:http://www.bingtuan.com/mybbs1/viewthread.php?tid=135371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