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游之洱海 |
[游记]云南游之洱海 |
2008-05-22 sina.com.cn |
照片可点击放大看 虽然在大理只有一天的游览时间,但安排得满满当当,上午古城和崇圣寺结束后,下午的两个景点都与水有关,一个是大理的母亲湖洱海,另一个是闻名遐尔的蝴蝶泉。 说到洱海,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它的污染治理很成功。云南有两个大湖,一个是昆明的滇池,另一个是大理的洱海,原先都污染严重,作为旅游大省,两湖都进行了污染治理,但结果是洱海变清了,但滇池却没有多大起色。虽然我们在昆明时没有去滇池,但在飞机上亲眼目睹了被污染的滇池,后来还看到报纸上发表过两张照片,很能说明问题。 大理白族姑娘在清澈的洱海里洗菜 治理后的滇池污染依旧严重 洱海的治理与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世界上,能把一个已经被污染了的湖泊治理到现在这个样子,使她衰老的容颜又焕发了青春的光彩,是不多见的。从大理提出治理污染的口号可以看出政府治理污染的决心,如“洱海清,大理兴”,“洱海之事无小事”、“洱海之水金不换”,在我们游览的船上,都有类似的标语,无时无刻都在提醒人们。 洱海处处都有醒目的提示牌 投入巨大、治理时间长,为何一直破解不了滇池污染难题?而大理却是如何“治”好了洱海,使曾经深受蓝藻之害的洱海实现了惊天逆转的呢?这一鲜明的对比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湖泊治理和保护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消除面源污染是关键。为了避免大量污水排进洱海,大理咬紧牙关建成了洱海截污工程,这一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地底下的丰碑”、“看不见的政绩”的截污工程,尽管掩盖在繁华的车水马龙之下,但地下宽敞的排污管道却足可以并排跑两辆东风大卡车。而滇池的环湖截污工程虽已提出多年,但这一昆明市民翘首盼望多年的“德政工程”至今不见大的动作。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书记顾伯平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决心、毅力和科学的态度,决定一个湖泊的命运。”我想这就是启示。 我之所以要写这些,是畅游洱海后有感而发,当我乘游船倘佯在碧波荡漾的洱海上时,我为大理人民为治理洱海付出的艰苦劳动而感动,并为他们拥有美丽的洱海而骄傲。当然对洱海的保护与治理,任何时候都不能高枕无忧。 洱海属高原淡水湖泊,是中国著名的高原湖泊,早在汉代就己名载史册。因形似人耳,又名洱海。海拔1972米,长42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平均水深约11米,是云南第二大湖。在全国淡水湖中居第七位。洱海水深清彻,透明度大,好似一面玉镜,镶嵌在苍山脚下。湖光山色,秀丽无比,宛若无暇的美玉,素有“银苍玉洱” 旅行社安排的游洱海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在船上观赏苍山洱海风光,二是分期分批观看船上的民俗歌舞表演《三道茶》,三是途中游览南诏风情岛。 游船上的歌舞表演和《三道茶》 演员敬献三道茶 我们乘坐的游船是三层舱位的“大理”号,由于人比较多,如不能抢占有利“地形”,会影响观赏效果,所以上船前金花告诉我们,船上有包间,条件很好,有沙发、可以卡拉OK,还可提供茶水和小食品。上船后,上海的四个团友想包一间房,因为费用较高,想邀请我们加入,人多自然分摊就少些,我们表示同意,但其它团友似乎都不愿意再掏钱进包间,反正在哪里都能看到洱海,只是舒适程度不同而已。 四个上海团友进了包间后,点了不少食品和茶水,但奇怪的是,他们坐了一会儿,就都躺在沙发上休息、睡觉了,既不观风景,也不唱卡拉,也不看电视。我一直觉得国人旅游时有些表现很让人看不懂,例如公司先我去越南下龙湾的一位领队回来后,我向其索要下龙湾的照片以作宣传用,她回答没有拍什么照片,我惊讶地说“怎么会呢?!”她说因为客人一直坐在船舱里打牌,她就一直陪他们打了。真是不可思议,什么时候不能打牌?要那样干吗花钱出来旅游呢?!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bb05d010009pv.html3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