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雁塔在左,历博在右 |
[游记]雁塔在左,历博在右 |
2008-05-22 sina.com.cn |
我以前任职的一家杂志社在翠华北路的一座高层,从十楼办公室想南望去,左侧是近在咫尺的气势磅礴、巍然屹立的大雁塔,右侧是肃穆庄严、神秘莫测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两者遥相呼应,相互对称。这个绝佳的地理位置,使我在那上班的日子里每天抬头便可与之对望。如此文化气息浓厚、历史感超重的景况,可能是在我居住西安习以为常的,但我却始终没有将它们读透过。独有的文化韵味,时光所给予的积累,都印证在黄天厚土般苍老的印象中。 西安曾以英雄老大而气粗,当时光轮回若干年后,漫步所谓的后现代的西安街头,古朴的生命气息仍清晰可闻。地下深藏的揭示了古老文明的秘密,触手可及的城墙有着冰冷缜密的质感,即便融进了时代的浪潮,依然隐含着高贵而纯粹的元素。岁月的磨砺和冲刷,西安这个年老的长者的脸庞积满皱纹,却纹络分明。漫步城墙根下,只有我的手指与目光同时划过时,那种凝重的黯淡和生命的原色便会迎面而来 去落成不久的大雁塔北广场,极目远眺,煌煌然之气象直输胸襟。古今结合的广场,罗列有序的仿古建筑,仿佛回到盛世大唐时代。闭上眼,雁塔巍巍,击鼓长鸣,熏香缭绕,游人如织,像极了有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再几分钟的步行,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末世遗留下来的物品,安静淡然的躺在清冷的玻璃窗内,几乎一眼便能穿透周秦汉唐各领的风骚,巨大的历史冲击力,随时都有可能蓄势待发。 西安的味道,大雁塔和历博才是其中的一部分,也绝不是仅这二者就能完全代表西安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作为堪可与古罗马、希腊、雅典相媲美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能到此一游几乎是很多游人的梦想,而若能定居于此,无疑幸哉。因为解读它靠短暂的旅行是无法读懂了,要读得透彻,就要生活和不断地深入。时间是加深了解的最好途径,更何况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它的灵魂和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所以,当你去市中心的碑林探访,去亲自聆听晨钟暮鼓在耳边激荡,去大清真寺拜遏,曾经的喧嚣和繁华在今天依然变成了现实。熙熙攘攘的大街,奔跑着的,永远是时光的车轮所能够承载的一切。它博大的胸怀,包容着古往和今朝。 在西安周遍,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陵寝,号称“中国的金字塔”。走近这里,萧瑟的风在呜咽,战马嘶鸣,战车卷起千年沙尘,刀光剑影中可见斑斑血迹,苍茫的原野书展开一幅悲壮的画卷。一带枭雄就此消失,一段或屈辱或辉煌的业绩也在刹那间随火光化为灰烬。于是,阿房宫成了空中楼阁,大明宫不复存在,兵马佣成了冰冷的记忆,华清池畔也成了寻古幽思之地……西安啊,当后人把惊异的目光投过来,你是否感受得到震撼人心的力量? 去年夏天,我曾在半坡驻留了半个晌午。那天,烈日当头,无比炎热,在我踏进人类最初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上时,我的呼吸屏住了,我的认知竟然如此肤浅。我住在城西,半坡遗址就在城东,相距不过几十里路,可我对纵横交错的历史沟壑和那个时代的文明一点点如何进步却一知半解。用仰视或俯视已不大重要,重要的是我仿佛贴近苍穹的一幅表情。我显得有些落寞而自卑了。我坐在博物馆的后院,听着蝉鸣,让风轻轻吹着,千年的风霜,怎奈我一尘世的沙粒能斥耳不闻。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0438b010009n3.html29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