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岗石窟 我的三晋行的最后一站云岗石窟就坐落在晋北的大同,印入你眼帘的是一座座石窟竟镶嵌在一小座贫瘠的山壁上。我曾去过洛阳的龙门石窟,端庄俊美的卢舍那大佛的塑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当我走进云岗时,发现它和龙门石窟有着明显的差异。 龙门石窟雕刻在洛阳龙门山裸露的山体上,而云岗石窟的大部分是隐藏在石窟中,在所有的佛像中,最高大的莫过于第5窟中的大佛,高达17米,最小的便是几个6窟中的小佛,全身只有十几厘米。一千多年过去了,佛身上的色彩依然鲜亮,服装华丽,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服装情况。无论是哪一尊佛像,都是慈祥的佛像,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大佛的眼睛微闭,无论你从哪个方向看佛,都会感觉到佛的眼睛慈祥的看着你。我不禁感叹于人力的伟大,是啊,只要微闭眼睛,保持一个微笑的姿势,在世界眼里你将是永远美丽的。 在石窟中雕塑佛像是件不容易的事,据介绍是先从山的顶部开始雕塑佛像的头部,然后向两边扩洞,再雕刻胸部,随着佛体的下移再扩张洞体,由于地质结构的原因,有的塑像腿部明显和上身不协调,那是因为地下地质构成材料造成的,可见云岗石窟的建造是非常不易的。 石窟的内壁刻满了佛教故事,从释迦牟尼的诞生,到其四处传教及最后在菩提树下坐化,都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游览石窟,你就好像经受了一次佛教文化的洗礼,使游客深深感悟到佛性的强大和供奉者的虔诚,感受到人类智慧的伟大和建筑艺术的精湛。 云岗石窟已有千年的历史,很多佛像都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风化。第1窟到第20窟基本上都是皇家建造的,宏伟又华丽,有的在清代还重新上色整理过。第20窟以后的佛像,几乎不再完整,许多佛像已看不出脸上的表情,甚至看不出身影,只看到一个个石窟排列着,傲立在风中,依然如故。 这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云岗石窟凝聚着多少代人的生生世世的开凿和汗水啊!我为云岗的美丽而陶醉,为云岗的伟大而震撼,为佛性的超然而惊叹,为艺术的伟大而忘我,为云岗的风化而心痛。 佛说,相见是缘,相别亦缘。我要离开云岗了,回望那矗立在山岗间的宏伟建筑群,我感慨万端。我无法进入佛境的深邃和高远。我只能通过时光在石窟壁画前的倒流,深深感悟到佛性的强大和供奉者的虔诚,感受到人类智慧的伟大和建筑艺术的精湛。这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代人的生生世世的开凿和汗水啊! 我为佛性的超然而惊叹,为艺术的伟大而忘我,为云岗的美丽而陶醉,为云岗的伟大而震撼。 结束语:匆忙七日,我结束了这次驰骋在三晋大地上的文化之旅,这次饕餮盛宴,仿佛是我对博大精深三晋文化的一次恶补,也许在有生的日子里,我还会故地重游,但我绝对会终生难忘这次三晋之行。但愿我下次重游三晋,使我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古老的三晋文化大放异彩的新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