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苍山与洱海,佛教之齐鲁" |
[游记]"苍山与洱海,佛教之齐鲁" |
2008-05-2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苍山与洱海,佛教之齐鲁” 大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西南陆上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是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世界各地的文化交融,造就了美丽神奇的大理,孕育了大理这方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的乐土。 从南诏国至今的一千余年里,佛教文化在大理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和发展,成为大理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在大理的历史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大理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大理古有妙香佛国之称,是我国西南地区佛教传入较早,佛法十分兴盛的地区。 “叶榆三百六十寺,寺寺半夜皆鸣钟”、“伽蓝殿阁三千堂,般若宫室八百处”,都是古代大理佛教兴盛的生动写照。南诏中期,佛教即被定为国教。大理国历时三百多年,二十二位国君中共有九位禅位为僧,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大理国时期的佛教,不仅在民间广为传播,而且与政体紧密结合。大理国“用僧为相”,从僧侣中“设科选士”,治理国家。可以说,这是一种近乎政教合一的制度。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盛极一时。此后虽经朝历代,大理佛教仍昌盛不衰,清代学者吴伟业甚至认为“苍山与洱海,佛教之齐鲁。”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造像艺术和建塔艺术蓬勃发展,造像、建塔活动长达五、六百年。大理地区的佛教名刹,如崇圣寺、感通寺、无为寺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中,崇圣寺三塔出土的“雨铜观音”等六百余件佛像及写本佛经等文物,是研究云南佛教文化的珍贵资料。此外,崇圣寺三塔及宏圣寺塔在佛教建筑艺术方面,都极具研究价值。 |
转自:http://yxg8715.blog.163.com/blog/static/54363872007929742309573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