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银链缀翡翠:苍山九龙潭

[游记]银链缀翡翠:苍山九龙潭

2008-06-27    sina.com.cn

《神邑山图》上说它“凌映桐柏,绝顶瞰沧海,以其苍苍接汉”,故名苍山。顶峰海拨1113.4米,是天台境内最高峰。九龙坑水就从这里发源:向右蜿蜒东流,在岩下——金竹崔公路的群英桥下汇入苍宝乡的榧溪;向左流经欢岙乡石研,注入欢溪。

龙潭坑两岸青山壁立,随山曲折的坑水不时从高处下跌,冲山坑谷。天长日久,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深壑,流泉、瀑布,就像一道道白色的帘幕,悬挂在明镜般的碧潭上面。天台山小八景之一“九龙潭”,就是指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十多公里长的坑涧中最有名的九口深潭。

第一潭,人称“缄丝潭”,潭面约有八米见方,四周圆转,好象一个庭院。由于位于峡谷之中,草木茂盛,古藤缠络,中午时分看不到太阳,突出的悬崖,又象伸颈相搏的猛兽。加上瀑泉下泻汩汩作响,使这口龙潭显得更幽谧而凄清,增添了几分神秘。旧时旱天,乡民到此“取水”,把捉到的鱼虾当作“龙”迎请回去。如果碰上天降甘霖,就以为神龙显圣,用三牲重礼酬谢,甚至报请皇封。宋朝就曾敕封这口潭的“龙王”为“灵泽孚济侯”,至今牌位犹在。因此,第一潭也叫“灵泽潭”。可惜此潭已被人为地湮塞,只留下一角浅水。

从第一潭翻上山岗,走下溪涧,两旁翠壁青黑相间。水石尽处,有一口潭,里窄外宽,形如簸米的畚斗,俗名“畚斗潭”,这就是第二潭。再沿着涧侧小路往里走,峡谷中藏匿着一口长方形的水潭,中段略窄,那就是第三潭,根据它的形状,农民给它取名
“猪腰潭”,读书人则取名为“明瓦潭”。

第四潭叫“捣臼潭”。这是因为它三面峭壁,中间凹陷如臼,潭边矗立着一块长方形巨石,像一根杵棒。潭水溶青湛绿,深不见底。它的上面是四口略小的碧潭,呈阶梯状排列。它的下面还有一口长方形的深潭。一折一折的瀑布把六口潭联缀在一起。从远处俯瞰,酷肖银项链贯串着六颗硕大的绿宝石,光彩耀眼,煞是好看。

清代江苏文学家、旅行家潘耒在游记中写道:苍山九龙潭“有的深藏,如同瓮井;有的明亮,就象庭院;有的如悬挂的蜂房,有的象盘旋的螺角”。第五潭,当地农民称它“蜂桶潭”,是九口龙潭中最雄伟的一口。十来米高的危崖,壁立潭面,中间略凹,象一堵微曲的屏风。绿水从崖上的二处水潭流来,跌落在园径十米的潭面上,水波腾涌,沸沸扬扬,又如惊鸿飞雪声色俱厉。风雷激荡,令人咋舌不已。

再往上走,道路更加险仄。第六潭,俗称“浴桶潭”。第七潭叫“牛草桶”,又叫“棺材塘”。第八潭被湖苔泥草壅塞
,叫“草糊潭”。第九潭叫“水井潭”,在欢迎岙乡石研村东3.5公里的九龙岭上,旁边竖立着“苍山峰经九龙王之神位”。已接近古代为祭祀“九龙”而建造的“九龙寺”故址了。

关于苍山九龙潭,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美而动人的故事传说。其中一则是关于九龙潭的来历:

相传东海龙王有九位王子,个个心地善良。看到自己每次布云行雨都要造成船翻人亡的后果,感到十分不安。经过商量决定:每个人忍痛拔下八片龙鳞,化作莲花瓣,合成一朵大莲花,让渔船避风躲雨,以拯救无辜的群众。王母娘娘见了莲花非常喜爱,借口九龙违反天条,命令天兵天将把莲花抢到天空,把九龙打入天牢,还派出仙女红、碧桃去看管。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4c35801008q02.html61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