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魅力大理之蝴蝶泉 |
[游记]魅力大理之蝴蝶泉 |
2008-06-27 sina.com.cn |
蝴蝶泉 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记述说:“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峡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这是怎么一番美景:如蝶树花,五彩蝴蝶,清澈泉水,在阳光下,展示天下奇观蝴蝶会。随着反映白族生活的影片《五朵金花》的传播,蝴蝶泉这一奇异的景观更是名闻遐迩,斐声海外。 蝴蝶泉原名无底潭,距大理市周城北1公里,滇藏公路西侧,苍山云弄峰下。进入公园,缓步上坡,两旁翠竹直立,在微风下“哗哗”做响,仿佛在欢迎游人到来。行约半里,有一个古朴的石坊,上面刻着“蝴蝶泉”字,在一片树阴下,迎面有一块高约3米的大理石石碑,碑呈棱形,正面右侧有郭沫若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左侧刻有郭沫若咏蝴蝶泉诗的手迹;碑的背面,刻着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记。沿林荫小道缓步而行,只见古树林立,浓荫蔽天,一方清泉嵌于其间,底铺青石,宽约两三丈,有大理石栏杆,这就是“蝴蝶泉”。 走近泉边,在泉池西北角的池边有一棵苍劲的合欢古树,枝叶婆娑,树阴遮天蔽日,这就是蝴蝶树,那株可发花如碟的古树。我好兴奋,左瞧右瞧,看它树干虬劲有力横跨泉上。人们说:每当春末夏初,古树开花,状如彩蝶,且散发出诱蝶的清香味,还有一茨蓬,枝叶茂密、开白花、发清香味,花枝缠在横斜泉面的树干垂至水面,因而成千上万的蝴蝶蜂拥而来相会,这些蝴蝶大的如掌,小的如蜂,它们或翩舞于色彩斑斓的山茶、杜鹃等花草间,或嬉戏于花枝招展的游人头顶。更有那数不清的彩蝶,沿着合欢树上下垂的茨蓬花枝结成长串,像一串串彩带,随风飘荡,这是怎样一种震人心魄的美啊?可惜来得不是时候。 美好的事情总是与悲剧连在一起的。这就是蝴蝶泉由来的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中在苍山云弄峰下有一对男女青年,男的叫霞郎,女的叫雯姑,他俩在三月三的朝山会上相逢,一见钟情,并深深相爱,常在泉边约会对歌。因雯姑的美貌被霸主虞王看中,就派人把雯姑抢入宫中。霞郎知道后,冒着生命危险,潜入宫内救出了雯姑,虞王发现后紧追不舍,他俩跑到无底潭边,已无路可逃,双双跳入泉中,殉情而死,最后化为一对蝴蝶,形影不离地在泉上翩翩起舞,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无数蝴蝶,在水潭上空嬉戏盘旋。此后人们就把无底潭叫做蝴蝶泉了。听了这让人窒息的故事,感叹良久:又是一曲凄美的化蝶乐章,真弄不明白为什么美的事情总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1962年,郭沫若来游,听当地同志介绍阿雯阿霞的爱情传说,即兴写下了长达76行的(蝴蝶泉)诗,开始是:“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千万数。首尾连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五彩缤纷胜似花,随风飘摇朝复暮。蝶会游人多好奇,以物击之散还聚。”在叙述了这对青年的爱情悲剧后,写道:“四方蝴蝶尽飞来,首尾联作千秋舞。从此年年蝶会开,四月十五年一度。奇哉此景天下孤,奇哉此事堪作赋。低首自息来太迟,期以明春不再误。”尽管这是一个传说,人们将农历四月十五日霞郎和雯姑跳泉化蝶之日定为“蝴蝶会”期,届时,白族男女青年身着盛装,集于蝴蝶泉边,唱歌跳舞,仿佛与蝴蝶比美,更是歌颂霞郎和雯姑美好的爱情。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8a6ac010008ua.html4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