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西行(4)之五台山

[游记]山西行(4)之五台山

2008-04-03    ctrip.com

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行(4)之五台山

(上)

五台山之行

上山:

经过昨天的休整,今天起个大早,做好了登山的准备。走出旅社大门,天已经有些放晴,估计不会有什么雨。五台山的山风吹在身上有清凉的感觉,对于那些纤弱的MM来说甚至有些冷,她们裹紧了身上的风衣,不时还因为冷风的缘故,喷嚏不止。在其他地方还暑热灼人的7月里,这里不愧为避暑胜地,所以五台山也被称为清凉山。

大家在山下简单用了早餐,旅游景点的镇民也实在不厚道,在“东北土家菜馆”对面的一个小店,买小碗豆浆每碗2元,豆浆浓度很够,等要一大汤碗时,问题就出现了:不过装了8碗,要价30元,而且还兑了一半水,气人的是兑了水也懒得搅拌一下,水还浮在了豆浆上,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挑战外地人的“耐心和毅力”。

车往五台上方向走,见路上车多人多,一早已经开始堵车。正疑惑,导游告诉我们今天赶巧了正是初一。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五台山就象过节一样热闹,昨天晚上午夜过后就已经有人上山了,争在五台山上的“五爷庙”(供财神)烧第一柱香。而这能烧上第一柱香的人都是“达官贵人”,他们都是与庙里的主持有来往,庙里有专门的通道供他们出入,普通人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的。而庙里也同样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呵呵!看来佛爷也嫌贫爱富啊!看来导游说的并不是没有根据,上山的路已经开始堵车,大大小小的车堵了长长一条长龙。我们一行人干脆下车,步行穿梭在车阵里,沿途看到不少如奔弛、林肯、宝马等名车也无奈的呆在长龙中,无法施展它“日行千里”身手。各款名车载着主人来自山西的各个地方,甚至有不少挂“京”字,挂“豫”、“鲁”也不少。看来,对于穷人来说,富人对现实的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差,他们更需要一种心理安慰。

远远看见“五爷庙”上空被一团烟雾笼罩,空气弥漫着香烛燃烧的味道,都是那些善男信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众多的佛教名山中五台山的名气已经在外,对于众多的善男信女来说,那里就是他们寻求心灵安慰的一片净土。山上众多的寺庙历经千百年的风雨,永远对远道而来信众敞开大门,接受他们的香火,聆听他们的诉说,给他们指点迷津,给他们赐福…….,显不显灵无法考证,重要的是信徒的诚心让人感动。这时庙里传来一阵鼓乐声,打听之下,原来是千禧集团祈福还愿摆的戏场,演的是地方戏曲——晋剧。台上演员卖力的演出,台下观众热烈的捧场。在这里。中国的传统得到了完好的传承,让人仿佛回到过去鲁迅“社戏”的时光。

“走马观花”:

山上寺庙如显通寺、塔院寺等名刹很有名气,尤其得到清代皇帝的垂青,到处留存着他们的御笔。受现代文明的冲击,寺院里的僧人也变得现代,手上时尚的手机,隐藏在传统僧袍下摩登的名牌运动鞋。寺院里游人如织,热闹喧哗,早已经没有了佛家清修的禅意。给人的感觉是乱哄哄的。人流如潮与康熙爷御笔“五台胜境”所称颂的意境格格不入,令人感慨万千,不变的也许只有那殿宇上的青瓦和脚下历经风雨沧桑的石片了。

因为游人实在是太多,所以大家也只是随着人流走马观花匆匆看了一下这些寺院。幸运的是我们的导游是个向佛之人,在别人照本宣科的向游客介绍显通寺、塔院寺等寺院的历史,难懂的佛家法事等方面,他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这些世俗之人讲解这些知识,甚至还穿插了一些佛家的小故事。让大家多少对这里寺院的历史及所属的教派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塔院寺门口,我们看到几个膀大腰圆,肥头大耳的僧人戴着“值班”的袖章站在门口,点票验票。其中有个游人被后面的游人挤着站不稳,估计还没有验到他的票,他就已经被挤进来了,立马被提溜推出去还被“武僧”指着骂,他带队的导游也只能陪着笑脸小声的解释。听导游介绍,因为善男信女捐助得功德太多,这一线的寺院是五台山上最富有的。而寺院里的僧人也感染了现代世俗之人各种的陋习,不再有平和宽厚待人之心。时常因为一点小事有寺院里的僧人和游客发生争执,甚至动手。过后,我们的导游跟大家闲聊时说,今天那个导游已经算是幸运的了,上次在塔院寺也是因为票的问题,导游和僧人论理,还被揙了一顿。看着眼前的种种,实在惋惜,开放在给寺院带来丰厚的收入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佛家修行理念。那些青灯伴佛的年代离他们已经很遥远了。而在广崇寺里的一段小插曲,也让大家对于现代佛家的修行产生了怀疑。其实,这个现象在国内大多寺院里都存在,那就是把游客诓到禅房,以给游客讲经说法为幌子,半强行要求游客购买所谓开过光的玉石、佛像等东西。因为我之前曾在苏州报恩寺遭遇过,所以一下就识别他们的计量,根本连禅房都不进去,任凭那些人瞎掰,也不搭理他们。我提醒同行的朋友,可是同行的人,他们一定要看看这些人是怎么能从他们口袋拿出钱来买这些东西。但结果还是有不少人心甘情愿的掏出钱来买了或捐了功德,可是而后又似乎觉得不值得。我看这些所谓的和尚不是念经的,而是读心理学的高材生。其实遇到上述情况,最好就是不要随这些居士到禅房,尤其是散客。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105260716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