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一常家庄园游记 |
[游记]五一常家庄园游记 |
2008-06-10 sohu.com |
搜狐博客 > 速度魔鬼的家 > 日志 > 日记 2008-05-03 | 五一常家庄园游记 标签:常家庄园 自架游 五一这天我开的我家的蛋蛋车,由于车况不好不能去太远的地方,最后和朋友们决定去榆次常家庄园玩一天!榆次常家,以财取天下之抱负,逐利四海之气概,制茗于武夷山,扎庄于恰克图,拓开万里茶路,经销蒙俄北欧,绵延二百余年,遂成富甲海内之晋商巨贾,中国对俄贸易之第一世家,当然具体的大家到百度一查就知道,我就不多说了。早上8:00出发走了两个半小时才到(车不好不敢快一路最多60迈,还有不知道路所以走了点冤枉路),到了以后那里票价60元/人,没有导游证只能原价购买了,来到入口就让我们有点震撼,这那里像是一户人家呀,就想一座城池,就这个门楼就够威武雄壮的,赶快留影! 进入里面是一个长长的街道,两侧都是些古朴的房屋,当然都是当时的建筑风格,靠右侧最前面是常家的祠堂,也就是供奉祖先牌位,祭奠先灵的地方!,一共几层院套,最里面就是常家先祖的牌位,当然他们常家正真兴家的也就是那么几代人,他们把茶生意做到了国外,在祠堂的后面也就是正街右侧往后整个是常家的花园,还有一个塔楼,上面可以将常家花园一览无疑。真的很漂亮,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照片为证! 这里基本可以看到常家庄园后花园的全貌了,就是可惜看不 在街的后面主要是常家人的居室了,当然常家房屋的木雕石雕都是非常讲究的,常家大院的木雕,主要是宅第中的窗户木雕、门框、屏风、家具和隔扇木雕等,图案千变万化,造型手法各异,木质多种多样,恰似木雕展览,使游人眼花缘乱。可惜木质不易保存,破坏十分严重。常家大院是儒商建筑的代表,室内布置十分讲究,处处反映出书香门第的稳重古朴、匀称适宜。室内的琴棋书画、文房四宝、奇花异卉、山水盆景,有别于其他晋商宅院。作为儒商宅院,有其独到之处,让人耳目一新。 常氏家族内也不乏书画名家,所以在后面是专门陈列常氏家族内几个名家的手笔,和他们收集来的名人字帖碑文,当然我是不动书法,不过看他们的字有种大器之感,听那里的导游说十二世常炳的柳体、常佶的双钩、常怿的行楷,十三世常维豫的楷书、常立屏的行草、常立德的颜体、常立爱的榜书、常立方的楷篆行隶,十四世的常赞春、常旭春兄弟不仅同年中举,而且,还都是名扬省内外的名笔。常氏遗墨帖,精选了常立方、常赞春、常旭春等人的作品,砖雕制成,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差点被红卫兵当四旧给毁了,是当时的老红军用泥将字糊住才幸免遇难,看看这些真是感到万幸呀。 这里就是听雨楼了,前面这个是梦笔石,两边全是名人字贴 在听雨楼里全是常家收集来的名人字碑,导游说听雨楼法帖收集了上起唐代,下至清中叶50余大书法家的作品(包括题跋),其中有颜真卿、贺知章、欧阳洵、等等,他们的书法珍品,许多已不传于世了,如贺知章的《千字文》、郭子仪的《后出师表》、张照的《康熙帝南巡诗抄》均为奇珍。常氏的《听雨楼法帖》和《石芸轩法帖》不仅是常家珍藏的双绝名牌,而且还堪称中华碑帖中的奇葩、珍宝。与听雨楼相对的是御笔亭,收集有从夏禹到清宣统在内的42位帝王及唐武则天、清慈禧两位实质上的女帝王之笔迹,故称“四十四帝后帖”可惜没有能把所有皇帝的字都拍上,只能大家自己去看看了。
|
转自:http://sudumogui.blog.sohu.com/86270470.html4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