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游随感(二)晋之行——榆次老城 |
[游记]旅游随感(二)晋之行——榆次老城 |
2007-07-21 chinacampus.org |
[旅游随感](二)晋之行——榆次老城 第二站,[回]老家了。记得前辈是这么告诉我的:太行以西曰山西,太行以东曰山东。山西,山却不多,以平原为主。但荒野也不少,可见,山西,不是个经济发达的地方。但这些并不影响它深厚的历史文化。 榆次位于山西中部,是晋中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北依罕山,南傍潇水,东连太行,西临汾河,山川秀丽,人文荟萃。 榆次老城以城隍庙为中心,从清虚阁至北大街牌楼,南北长约1 200米,形成一条主轴线,左右商铺、民居建筑对称排列,从东面入老城俞家街正门,依次是东花园、城隍庙、西花园、桑芸故居、思凤楼、县衙、大戏楼、市楼、文庙、凤鸣书院、瓮城、遗园、清虚阁、大乘寺,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与园林面积60万平方米。建筑斗拱交错、重檐飞翘,组成了庙、市、街、景合一的特有的明、清风格宏伟景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老城门口 估计民间艺术节刚举办完,所以人不多,红灯笼还挂着。从这里似乎看不出老城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偶是觉得她的[前奏]太长了,大概是为了宣传,故意向外延伸了不少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刚进门的大致样子,不怎么样。都说了,[前奏]太长,精彩在后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明清商业街 又称[南北街],因是南北方向的而得名。以前,爷爷家就在南大街上,还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印象中,南大街居民居多,北大街历史文物居多。不过,街并不长,而且去菜场,好象还要穿过北大街,顺路也就看了看历史文物。当时年纪太小,也记不清是什么了。记得门口立着碑,上面写着什么[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那时里边还不能进去,我看着也没看出什么历史名堂。还以为是现代的仿古建筑,也没当回事。 前年,在老城完全开放之前,又去了一回。大部分居民都已经被政府勒令迁走,现代建筑也都被推掉了许多。古是古了,但感觉没了人情味儿。还是喜欢开发前的老城。 我和妈妈在爷爷原来的住址那又留了影。房子已经没了,只剩爷爷当年种的一棵柳树,因为很争气,长的太好了,政府没舍得推掉。 明清商业街,店铺鳞次栉比,建筑古朴典雅,是一条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和充满历史厚度的步行商业街。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体,保留了古代商家“前店后坊”或“前铺后户”的经营格局和特色,建筑高仅两层,多为砖木结构,木雕、金字招牌、朱阁重檐,古朴典雅,华丽高洁。老街的店铺字号,文化色彩甚浓,体现了当年晋商的特点,其中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字号有“北谦亨”,“大隆号”,“祥记公司”等,其商品制作、陈列,经营,至今古风犹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是南大街和北大街的分界,不知道称为什么好,戏楼?小时候,从里边穿过,可惜就是没上去。楼里有唱戏的,有下棋的,还有卖小吃的,做小买卖的,热闹非凡。特有返古的感觉。可惜,现在都没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县衙门,老城一个极具历史价值的地方 榆次县衙,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县级衙署,有“三晋第一衙”之称,位于北大街东侧,占地20 000 平方米,始建于宋朝,5堂26个院落,整体布局、规模、形制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地方衙署“坐北朝南、左文(吏)右武(兵)、前朝后寝”的传统礼制思想。内有思凤楼、寅宾馆、牢神庙、县丞院、衙神庙和马王殿等院落建筑,整个县衙经历代修葺,石雕、砖雕和木雕等艺术品刻工精细、刀法娴熟、生动古朴,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县衙得以奇迹般地保存,成为封建社会县级衙门珍贵的历史活标本,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同时,它又是一座宝贵的文史资料库,其中大量的楹联,流传甚广,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两个地方我都叫不上名字了,大概是为了宣传,把老城周围的一些景观也纳入了吧。 总的说来,老城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古味儿十足。许多人到这里旅行,说是探询什么晋商文化?我觉得倒是有点过了。 喜欢老城没被开发时的模样,更自然,好怀念。而且如果现在未被开发,我回去的时候,可以更仔细地端详了。 PS:恨自己怎么不早生几年! |
转自:http://bbs.chinacampus.org/dispbbs.asp?boardid=45&id=6180340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