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榆次老城:说土地道衙神 |
[游记]榆次老城:说土地道衙神 |
2008-02-04 cbulo.com |
走进榆次县衙门,在衙门和仪门之间的第一进院中,东西厢房的两边都有随墙门楼通向两侧的院子。就是东南侧的那个小门,门楣上的匾额为“润泽存长”。这个院落中,南边为土地祠,北边为衙神庙,是县衙建筑群神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润泽存长”的意思是滋润德泽长存人间,是世人对神的赞美。走进这个院落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一棵古老而粗大的树干弯曲下垂、枝叶已经不很多的老槐树 ,其次是院中放置的两只巨大的铁香炉。 这个院落的建筑北房五间带一间抱厦,南房五间不带抱厦。从这院南房、北房的建筑规模可看出这个院落以北为上。北房抱厦檐前悬挂着一块大匾匾上字题为“衙神庙”,衙神即署衙之神。传统中国是一个泛神的国度,署衙有署衙之神,也是必然的事。 衙神庙内对门的神台上的神塑是衙神庙所供的主神衙神,衙神是历史人物———皋陶。皋陶是虞舜时期的最高法官,他可以说是中国刑法的初创者,就是他制定了中国的最初刑法。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皋陶造狱,法律存也”。 古代典籍《白虎通·圣人》中讲皋陶“决狱明白,察于人情”,意思是说断案明白,有人情味。据说皋陶把牢狱中的残暴之事办得有情有理有法:有人做错了事,犯了斩首之刑,皋陶只让人用黑布把他的头包起来;有人犯了斩手之刑,皋陶只让人用布把他的手缠起来,让犯人自己忏悔所犯下的错。皋陶任法官时使“天下无虐刑”。后世在衙署中设立衙神庙,纪念这位法律的始祖。衙神庙的抱厦,其实是神庙的献殿,是祭奠时摆放供品的地方。 衙神庙内主神皋陶两侧的配祀者左侧是副手文康,右侧是他的儿子伯夷,神台下是两位待命的武士。 讲过了衙神,我们再来南边看看社神祠中供奉的社神,“社”字可拆为“示”和“土”,看来社即祭奠土地神的神庙。社神祠的神台上的神塑是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两侧是两个侍女。 古书上讲,社者土地神,能生五谷。朝廷在京都设有社稷坛祭奠土地,而百姓家设土地神龛祭奠土地神。祭奠土地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道教中,土地神还是掌管阴间的最小的神,是城隍神的下级。 社神祠的楹联为“土府神明赐一方丰稔,中心德泽保四境平安”。 在古代中国传统五行理论中,金、木、水、火、土和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配合,中心为土。楹联中中心和土府就是这样来的。稔,是粮食成熟一次。赐一方丰稔是祈求土地神恩赐地方年年丰收。保四境平安是土地神的又一神职。 乘车:太原游客可从火车站乘901公交车到榆次老城终点站下车即到
|
转自:http://www.cbulo.com/viewthread-1873146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