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皇城相府 |
[游记]皇城相府 |
2007-07-24 sina.com.cn |
皇城相府 笔直畅通的高速公路,总是给人一种冷漠生硬的感觉。幸好下了高速,还需在乡间小道上蜿蜒十多分钟,在一派木篱鸡啼的乡村气息中略将心情调整,带着一份幽远而浅淡的感觉,在这个也无风雨也无睛的夏日之晨,独自融入皇城相府之中。 山坳之中,那枕山临水、雉堞林立的建筑群,正是清康熙帝国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适逢淡季,游人无多,信步行走在这厚重的青砖路上,视线流转之处,那些层楼叠院、精雕细琢,牌坊碑刻、御赐匾额、甚至勾栏处的一个小小装饰,墙头上的一片青瓦,无处不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和时光的蹉跎。 站在康熙帝御赐的对联前,品读“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韵味,在这春茂秋实的背后,正是陈廷敬一生为官的写照:二十岁中进士,少年得志。一生仕途顺畅,从初任会试同考官到文渊阁大学士,曾经28次升调官职,历任吏、户、礼、刑、工五部尚书。73岁善终离世,帝谥文贞。且名相之门人才辈出,创“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盛况。 传说陈廷敬在京作官时,母亲一直希望到京领略一下京华风茂,但陈怕母亲年事已高,沿途颠簸,便模仿皇城修建了这座皇城相府。不料有人向康熙皇帝奏本,说陈廷敬在家修皇城,意欲谋反。陈廷敬得知后,连夜派人回家将城墙全部涂成黄色,朝廷派员到后,见是“黄城”而非“皇城”,回禀皇帝,才免了一场大祸。 徜徉在一代名相构建的世界里,曾经的黄色已了无痕迹,唯有深灰色的砖瓦城墙似将历史凝固。在苍茫淡漠的色彩之中,却仍然能够感觉到陈相之气息强劲的扑面而来:这深宅大院磅礴大度的气势,是他位极人臣的高度和宽忍稳健的性情;这依形而建、层叠周密的结构,是他久居官场,居安思危的慎密内心;这楹联碑匾,经阁书房,是他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与循循嘱咐;而这楼台碧波,花木扶疏的后园,正是他内心深处“多少繁华梦,消沉向此中”的归隐之处。 不经意间,转入细细长长的一条小巷,小巷内简净至极,除了一方长长窄窄的天空,从两侧到地面,只有青砖层叠。巷内空无一人,轻轻的走过,似乎担心被幽深小巷回响起的脚步声惊醒三个世纪前的梦。在这条路上,也许曾走过踌躇满志的名门少年,走过虔诚拜见的远方来客,走过谨慎穿行的侍女下人,走过流金错彩的过往岁月...... 随着小巷的伸展,一重门,打开一方天地。一进院,展现一个世界。庭院深深深几许,曾经的那些惊心动魄的猜忌相疑,跌落谷底的奋力挣扎,甚至难以示人的腥风血雨,都将狰狞面目隐没于明君肱臣、虎父骄子、一帆风顺的背后,并且在历史的冲洗下,如烟消云散般消逝了所有的过往,只留下这一座气势宏伟的深宅大院。 当微风轻轻拂动我的裙裾,不知何时,天空中飘起了细雨。烟雨迷离之中,皇城相府曾经的鼎盛更加静穆无语。寂静的空气中,几声犬吠鸡啼隐约于雨滴声中,似乎与近在咫尺的过往辉煌毫无关系。滔滔的历史长河,无情的洗涮着人间铅华,唯一洗不去的,也许只有这永远平淡朴实的生活,生生不息…… 石牌坊: 大气的院落: 幽深的小巷 后花园 狮头象尾,代表着"出师入相"的含义. 精美的石刻栩栩如生 后园风情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74cbf0010009jg3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